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


(中国文化遗産研究院)

四 “为甄庑”
里耶秦简8-780 为一“作徒簿”之残文,牍文为:
三人负土:轸、乾人、央刍;
二人取城椯柱为甄庑:贺、何;
三人病:骨、駠、成;(第一栏)
一人徒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第二栏)
《里耶秦简校释》(以下简称“校释”)云:
城下一字,原释文释为“椯”。“城囗柱”,盖在“为甄庑”时用作燃料。“庑,疑即‘甒’,罂罋之属。《墨子·备穴》:‘为大庑一,藏穴具其中。’孙诒让闲诂引苏时学注:‘庑,古文甒。见《仪 礼》注。《方言》云:罂,周魏之间谓之甒。’”如然,甄似指製作陶器。《文选·张华〈女史箴〉》:“既 陶既甄。”李善注引如淳曰:“陶人作瓦器谓之甄。”
按,原释文作“椯”者,《校释》改为“囗”,甚是。此字右侧显然不从耑。但《校释》谓“城囗柱”,为“为甄庑”时用作燃料的说法,恐怕也靠不住。我们认为,“庑”字不能解作“甒”,而应按其本义解释。《说文·广部》:“庑,堂周屋也。”(据段改本)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屋于堂之四周者。……《蜀都赋》:‘千庑万屋。’刘注:‘庌也。’”《说文》:“庌,庑也。从广,牙声。《周礼》曰:夏庌马。”段注云:“《夏官·圉师》注曰:故书庌为讶。郑司农云:当为庌。玄谓庌,庑也。庑所以庇马凉也。’”孙诒让《周礼正义》云:“《释名·释宫室》云:‘大屋曰庑。庑,幠也。幠,覆也。并冀人谓之庌。庌,正也,屋之正大者也。’《檀弓》注云:‘夏屋,今之门庑也,其形旁广而卑。’又《汉书·董仲舒传》晋灼注云:‘廊,堂边庑也。’则庌庑之形盖长广而卑,与廊同。夏时暑热,故为长广之屋,以庇马使凉。”《汉书·窦婴传》:“所赐金,陈廊庑下。”颜注:“廊,堂下周屋也。庑,门屋也。”《汉书·循吏传·召信臣》:“覆以屋庑。”颜注:“庑,周室也。”《楚辞·九歌·湘夫人》:“建芳馨兮庑门。”蒋骥注:“庑,廊也。”
诸説甚多而不能一致。我们认为,“庑”应当是环绕堂屋的房屋,但此种房屋或较为简单,不像堂屋那么正式,故以“廊庑”连属,或只有房顶没有墙壁,但足以遮蔽风雨。笔者曾在四川基层工作十年之久,在製作陶器以及烧窑的工地上(特别是火窑入口前),常可看到此类仅有屋顶而没有墙壁的“廊庑”。盖陶器的坯子、包括砖瓦罐盆等各种陶器的土坯,做好后需慢慢晾乾,但南方多雨,陶器未乾时,遇到雨天,就要将陶器坯子“陈廊庑下”,避免其被淋坏,这应当就是古代“甄庑”之孑遗。
至于8-780的“柱”上一字,从残画看,我们觉得有点象“桷”。桷,《说文·木部》:“榱也,椽方曰桷。”桷,即榱,即椽。倘此说能够成立,则牍文所说“二人取城桷柱为甄庑”的意思是,是指派贺与何去拆取城上的椽柱,充当为陶器作坊搭建遮雨廊庑的材料。
《校释》之所以释“城囗柱”为燃料,大概是受到8-1707文字的影响,该牍云:
二人枯传甄庑□:贺、何;
贺、何与8-780牍二作徒同名,应当就是相同的两个人。此牍文有“枯传”二字,《校释》或理解为枯木,似乎可以充做“燃料”,惟难有确凿的证据。而前文称“取城囗柱”,好像不大可能用柱来做燃料。此处“贺”前一字写作“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从木从,字不识,不知其义。但既然字从木作,或者也有作为搭建“甄庑”材料的可能。
在《里耶秦简》(壹)中,“贺”与“何”二人出现过多次,以“贺”为例,一次是安排他去学习做陶器,一次是他生病了。8-1146云:
其一学甄:贺;
四人负土:臧、成、駠、骨;
8-1259云: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一人稟人:廉;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一人求翰羽:强;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二人病:贺、滑;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
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一人徒养:央刍;(正面)
我们相信,这几处的“贺”,都是同一个人。
(编者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77.html

以上是关于读《里耶秦简(壹)》笔记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