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里耶秦简》笔记(二)

读《里耶秦简》笔记(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里耶秦简》笔记(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读《里耶秦简》笔记(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二 日垂入
《里耶秦简》8-660 背面释文为:
九月丁亥日囗入,乡守蜀以来瘳
按,“日”下一字应为“垂”。“日垂入”,当为一日之时称之一。敦煌悬泉汉简有一枚记“三十二时称”的木牍:
十月十二月: (第一栏)
平旦日出、二干至蚤食、食时至食坐、日未中至日中、日失至蚤餔 (第二栏)
餔时到餔坐、下餔至夕时、日未入至日入、昏时至定昏、夜食至人定 (第三栏)
几少半至夜少半、夜过少半至夜几半、夜半至过半、夜大半至大晨、鸡前鸣至中鸣、后鸣至几旦 (第四栏)(V92DXT1222②:19)
其中有“日未入”一名,当即此简之所谓“日垂入”。垂,将及、将近。《广韵·支韵》:“几也。”(《宋本广韵》,页22,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集韵·寘韵》:“将及也。”(上海古籍出版社,页467)“日垂入”是日将入而未入之时。“日垂入”与“日未入”表逹方式不同而义同,而与下文引到的“日且入”、“日将入”,则表逹之方式与意义全同。
关于“日未入”,张德芳先生《悬泉汉简中若干“时称”问题的考察》一文[1]有详尽的考证。他指出,“日未入”在日之将入而未入之前。“日入”是太阳落入地平线,在视线中完全消失为止,而“日未入”则是对太阳降落前一刻的观察描述。在悬泉简和金关简有这种记时法。悬泉汉简的例子是:
入东书第二箧。十月壬午,日未入,临泉卒轩受毋穷卒时。
(V92DXT1311③:33)
金关汉简的例子是:
橐他莫当隧卒仁即行,日未入半时。 (73EJT23:824)
张德芳先生的文章还指出,在悬泉汉简和居延汉简中还有“日且入”的说法。悬泉汉简的例子是:
西书……绥弥丞覆封,诣敦煌太府,闰月壬子日且入是受
(II90DXT0215②:196)
居延新简的例子是:
状辞曰:上造、居延累山里,年卌八岁,姓周氏,为甲渠候官令史,以主领吏,备寇虏为职。迺今月十一日辛巳日且入时,胡虏入木中隧塞天田。攻木中隧。…… (居延新简EPT68:93-97)
德芳大文也指出文献中亦有其例,如《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汉书·李寻传》“日出后,为近臣乱政,日中,为大臣欺诬;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等。
实则文献中亦有“日未入”之文例,如:《三国志·方技传·管辂》裴注引《辂别传》:
须臾,果有艮风鸣鸟。日未入,东南有山云楼起。黄昏之后,雷声动天。 (中华版,826页)
《晋书·天文志》:
穆帝永和八年六月辛巳,日未入,有流星大如三斗魁,从辰巳上,东南行。 (中华版,页398)
又,文献另有“日将入”的说法,亦见于《汉书·李寻传》前引文一节,这一节全文如下,所涉关于时段的名称应当都是当时的“时称”:
夫日者,衆阳之长,辉光所烛,万里同晷,人君之表也。故日将旦,清风发,群阴伏,君以临朝,不牵于色。日初出,炎以阳,君登朝,佞不行,忠直进,不蔽障。日中辉光,君德盛明,大臣奉公。日将入,专以壹,君就房,有常节。君不修道,则日失其度,晻昧亡光。各有云为。其于东方作,日初出时,……日出后,为近臣乱政;日中,为大臣欺诬;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
补记:本条笔记写完后,收到武大简帛研究中心陈伟教授寄赐的大着《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2]诚感激之至,乃漏夜拜读学习。对出土的秦汉文书类简牍进行标点、注释乃至今译,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已经做出了表率。我一直鼓吹应当将包括居延、敦煌出土简牍都进行相似的工作。但是或许是由于时间的关係,或许还有其他种种原因,能够这様做的整理组非常少。此次武大简帛中心与里耶秦简的原整理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春龙先生合作,在刊行释文本的同时推出校释本,他们的效率和成就,真是令人振奋和钦佩!
关于8-660简,我注意到,陈伟教授的团队已经补出了该简的“垂”字。但是,他们的“校释”有点问题,校释说:
垂(原释文未释),将近。《东观汉记·韦豹传》:“今岁垂尽当辟,御史意在相荐。”《春秋穀梁传》庄公七年:“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诘咎》云:“人毋(无)故而忧也,为桃更(梗)而敃之,以癸日日入投之道,遽曰:‘某免于忧矣。’”日垂入,应与“日入”类似。(页195)
按,此说非是。应说“日垂入”即“日未入”、“日且入”、“日将入”。说见上。
(编者按:[2]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78.html

以上是关于读《里耶秦简》笔记(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