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七)零劄三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上博(七)零劄三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七)零劄三则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1.百姓之为绪
《武王践阼》简15:
使民不逆而顺成,百姓之为A,丹书之言有之。
其中A字作:
上博(七)零劄三则
左从“糸”,右半稍有残泐,整理者以为“呈”;复旦读书会释字为“经”而又加问号表示存疑[1]。按此字右半与“呈”、“巠”等形差异明显,两释皆不可信从。拙见以为此字实从“者”。可以比较以下字形:
B1:
上博(七)零劄三则(《武王践阼》简15“箸”) B2:
上博(七)零劄三则(《君人者何必安哉》甲本简8“者”)
C1:
上博(七)零劄三则(《孔子诗论》简1“者”)C1:
上博(七)零劄三则(《彭祖》简2“箸”)
A字上半与B类“者”旁上半相同,下半则与C类“者”旁下半同形。A字“者”旁下半的写法可视为B2类写法的省变[2]。由此可知,A可定为“绪”[3]。
有学者已指出,丹书之言与铭均押韵[4]。此句“成”为耕部字,与鱼部的“绪”韵部不合。但比照前文师尚父所宣部分,此处“丹书之言”实应到“而敬者万世”而止,此句不应视为“丹书之言”的一部分,而是“太公望”告诫武王的话。正因为如此,文末才会重複“丹书之言有之”,这是在强调,只有遵循“丹书之言”,才可“使民不逆而顺成,百姓之为绪”,从而达致“百世不失”。“民不逆而顺成”与“百姓之为绪”皆为“使”的宾语。
“使”,论者多读为“吏”,然“吏民”与“百姓”对举,于义不合。《国语·周语中》:“官不易方,而财不匮竭;求无不至,动无不济;百姓兆民夫人奉利而归诸上,是利之内也。”《大戴礼记·保傅》:“此五义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缉于下矣。”简文“百姓”指百官,“民”指黎民。
“绪”在简文中当解为“序”。《庄子·山木》:“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陆德明《释文》:“绪,次绪也。”“百姓之为绪”即百官各安其次序,绪不乱则顺,可与前一句的“顺成”对应。
2.一言而藜不苞
《凡物流形》甲本简20→29:
一言而D不E,一言而有衆,【20】[衆]一言而万民之利,一言而为天地旨。
首句又见于乙本简14,甲、乙两本D字分别作:
上博(七)零劄三则(甲本)
上博(七)零劄三则(乙本)
#整理者释为“禾”,论者多从之。然楚简“禾”或从“禾”之字屡见,从无作此形者,试比较同篇甲本简29“利”字的写法即可明了:
上博(七)零劄三则
将简29接排于简20之后,是复旦读书会的意见[5],文义甚连贯,当可信从。D与“利”字所从禾旁形体迥异,而甲、乙两本一致的写法又基本排除了传写讹误的可能,然则释D为“禾”不可信。细审简影,D字左右两画与中间竖笔可作如下拆分:
上博(七)零劄三则:
上博(七)零劄三则
上博(七)零劄三则
上博(七)零劄三则:
上博(七)零劄三则
上博(七)零劄三则
中间竖笔的上部均明显向右偏侧,拙见以为,此字当是《说文》释为“木之曲头,止不能上也”的“
上博(七)零劄三则”字。
E字甲、乙两本分别作:
上博(七)零劄三则(甲本)
上博(七)零劄三则(乙本)
整理者释为“侌(阴)”,论者则多以为字从“身”、“侌”声,读为“穷”。按,此字左半确是从“身”,但右半释为“侌”则可商,“侌”字也是楚简常见字,多写作:
上博(七)零劄三则(郭店《太一生水》简2)
上博(七)零劄三则(包山134)
字亦见于本篇甲、乙本,分别作:
上博(七)零劄三则(甲本简2)
上博(七)零劄三则(乙本简1)
与之略同。“侌”与E字区别明显:“侌”所从“今”旁中间应有两点,E字右半则并无这关键两点[6],甲本字形“勹”旁内的笔划并非两点,而是与其下的弯画连属的闭合小圈;E字右部的下半也与“云”旁通常的写法差异很大,其中又以乙本字形更为清晰。
E字右半与睡虎地秦简“包”字形近:
上博(七)零劄三则(《法律答问》简61)
虽然秦、楚两系文字形体多有差异,但毕竟是同出一源,并非毫无可比性。颇疑E实从身、包声,可隶定为“
上博(七)零劄三则”。
寻绎上下文意,“
上博(七)零劄三则”当读为“藜”,“
上博(七)零劄三则”当读为“苞”。
“
上博(七)零劄三则”为见母脂部字,“藜”为来母脂部字,二字韵同而声可通。“
上博(七)零劄三则”与“稽”同音,“稽”从“旨”得声,“藜”从“黎”得声,古书从旨、从黎之字有通假之例:《尚书》“西伯戡黎”,《尚书大传》作“西伯
上博(七)零劄三则耆”,《史记·周本纪》“黎”作“耆”,《史记·殷本纪》“黎”作“饥”。《史记·殷本纪》“饥国”,《集解》引徐广曰:“饥又作耆。”《周本纪》作“耆”,《正义》:“即黎国也。邹诞生云:‘本或作黎。’《尚书》云:‘西伯既戡黎。’是也。”[7]藜是一种野草,其叶可食,为粗劣菜蔬。
“
上博(七)零劄三则”、“苞”皆从“包”得声,故可通假,简文中意为丛生、茂密。《诗·大雅·行苇》:“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笺:“苞,茂也。”《诗·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朱熹集传:“苞,丛生而固也。”
古书常“藜藿”、“藜莠”连言: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堂下生藜藿,门外生荆棘。”
《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于是桓公乃止。”
《汉书·郊祀志上》:“嘉禾不生,而蓬、蒿、藜、莠茂。”
藜藿等丛生、丰茂,则嘉穀不生,常意指民生凋敝,天下不治。有时还与时序反常相提并论:
《礼记·月令》:“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
藜藿不丛生,即天下治平,人民得以安居饱暖,更有进者,便是后文之“有衆”、“万民之利”、“为天地旨”。简文于此层层递进,以强调“一言”的重要。
“苞”为幽部字,“衆”为冬部字,幽、冬对转为韵。后句“利”、“旨”则以质、脂合韵。
3.丧道以告吴
《吴命》简3:
两君之弗顺,敢不丧道以告,吴请成于楚。
此句整理者原在丧、吴下断句,文义不通,此从鲁家亮先生改读[8]。此句“丧”字写作:
上博(七)零劄三则
依字形可隶定为“芒”,但实际上是楚简“丧”字作“
上博(七)零劄三则”一类写法的个别讹误,《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简2“丧”字作
上博(七)零劄三则,上半所从与此写法一致,故字不应读为“亡”。值得一提的是,楚简所谓的“
上博(七)零劄三则”字多次出现,皆表“丧亡”义,真正写作从“艸”并用其本义的“芒”字只有信阳楚简一例,故将
上博(七)零劄三则隶定为“
上博(七)零劄三则”,视之为“芒”字异写并不符合情理。上博《周易》与传世本“丧”字对应的字作“
上博(七)零劄三则”(简32),可谓铁证。
“丧道”一词,见于《礼记·檀弓下》:“孔子谓爲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丧道”谓丧礼之义,简文中亦用此意。外交辞令上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先秦典籍所载比比皆是。吴、楚两国交恶,吴人以丧自称,正符合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外交辞令的表述习惯。
(编者按:[1]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武王践阼>校读》,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76,2008-12-30。
[2]可参大丙:《<吴命>篇“暑日”补说》,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22,2009-1-5。
[3]此处一简之内“绪”、“箸”二字所从“者”旁写法不同,论者或以为异,然类似情况楚简并不少见。
[4]陈志向:《<上博(七)·武王践阼>韵读》, 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38, 2009-1-8。
[5]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编释文》,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81, 2008-12-31。
[6]上博《柬大王泊旱》简14“
上博(七)零劄三则”字、郭店《唐虞之道》简27“
上博(七)零劄三则”字皆从“勹”,与此相同。
[7]参高亨《古字通假会典》,517、538页,齐鲁书社1989年。
[8]鲁家亮:《<吴命>札记二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27(09/01/01)。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399.html
以上是关于上博(七)零劄三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