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首发)
新蔡简所记娱神行为有一种是“×钟乐之”,比如:
(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各大牢,馈,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举祷子西君、文夫人各特牛,馈,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定占之曰:吉。是月之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00+零:13)
(2).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竞坪王大牢,馈,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迻夏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09)
(3).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大牢,馈,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甲三:261)
(4).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馈,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145)
(5).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瘥。以其故说之。迻盬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之说,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昭王大牢,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郑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12、199-3)
(6).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零:8)
(7).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乙三:63)
(8).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璧,以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祷大牢,馈,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百之,赣。盬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占之曰:吉,既告,且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136)
(9).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其故说之,举祷于昭王、献惠王各大牢,馈,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乙一:29、30)
与上揭简文(1)——(4)“钟”前一字形体相似的字还见于下面一条简文:
(10).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及江、滩、沮、漳,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至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是日就祷楚先老童、祝[融]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68)
与上揭简文(5)、(6)“钟”前一字形体相似的字还见于下面两条简文:
(1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择日于八月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景平王,以逾至文君。占之:吉。既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之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01)
(12)、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擇日於八月之中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339)
我们要讨论的就是简文(1)—(9)“钟”前一字、(10)“至”前一字和(11)“祭”前一字。这些字按其形体大致可以分为三型:
Ⅰ型:
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68) 2.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00)
3.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零:13) 4.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09)
5.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61) 6.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145)
Ⅱ型:
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12、199-3) 2.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01)
3.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339) 4.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零:8)
5.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乙三:63)
Ⅲ型:
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136) 2.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乙一:29、30)
先来考察一下学者们对这些字的看法。早在新蔡简全部发表以前,陈伟先生就对已经公布的十几条简文做过研究。他把Ⅲ-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释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前,字原从“辶”,“舟”上所从的“止”形写得有些走形。从“辶”之“前”见于包山第185、193号简。前钟,已见于信阳1号楚墓竹简2-018(作“前”)与天星观楚墓竹简(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其中天星观简云:“与祷巫猎霝酒,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1]文例与此相同,可以印证对“前”字的释读。李家浩先生指出:信阳简和天星观简中的“前钟”应读为“栈钟”,“栈”有“编”义,栈钟即编钟。新蔡简的“前(从辶)钟”亦应如此理解。[2]
新蔡简全部发表以后,何琳仪先生把Ⅲ-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改释为《说文》中从“肉”、“延”声的“脠”字,并且说:
“脠钟”,疑读“县(悬)钟”。《仪礼·乡饮酒礼》疏“诸侯之卿大夫,半天子之卿大夫,西县钟,东县磬。”[3]
徐在国先生认为上引陈伟先生的观点不可从,他说:
由于陈先生只看到《文物》2002年8期发表的几枚新蔡楚简,加上有信阳、天星观简为证,所以释B为“前”。综观A(引按:即上揭Ⅰ型)、B(引按:即Ⅱ-1、2、4和Ⅲ型)、C(引按:即Ⅱ-5)所有的形体,将B释为“前”不可从。
A原书隶定作“廴+止”,B隶定作“月+廴+止”,可从。C原书也隶定作“月+廴+止”,不可从。《说文》有“廴+止”字,又有“延”字。实际上“廴+止”、“延”一字分化,后“延”行而“廴+止”废。为书写方便,我们径将A释为“延”。B释为“脠”。《说文》“脠,生肉酱也。从肉,延声。”C上部略残,但仍看出是“延”字,下部不从“肉”,而是从“tian”,应是加注的声符。上古音“延”为喻纽元部字。“tian”《说文》有三种读音,其中一种读为“誓”。“誓”上古音为禅纽月部字。月、元对转。C应为“延”字繁体。
A、B、C均应该读为“栈”。上古音“延”、“脠”与“栈”均为元部字。李家浩先生曾将信阳2—018简中的“前钟”与天星观楚墓竹简中的“鎆钟”均读为“栈钟”,义为编钟2。其说可从。
甲三268 :“﨤(及)江、滩(汉)、沮(氵+疋)、漳,延至于(氵+衣目米)。”“延”字训及。《战国策·齐策三》:“倍楚之割而延齐。”高诱注:“延,及也。”
甲三201“脠祭竟平王”之“脠”,祭名。[4]
杨华先生说:
简文中多次提到祭祷时用钟乐娱神,所用的钟是“延钟”。此字有两种写法(引按:即Ⅲ-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和Ⅱ-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或从月辶止,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如:(引按:下引甲三:136和甲三:212、199-3简文,略)相同的写法还见于乙三:63、零:8、零:13等简(引案:即Ⅱ-5“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Ⅱ-4“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Ⅰ-3“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前”字上古从止从舟,作歬。陈伟先生已经指出……(引者:即上引陈伟先生文,略)这是十分精辟的见解。在新蔡简中,“前钟”之“前”,有时候或省去月部,从辶止,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如……[5]
上引几位先生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又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先讨论字形。陈伟先生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形中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当作一个构形单位,释为“前”,并且说这个“前”“‘舟’上所从的‘止’形写得有些走形”。其实字形很清楚,下面所从不是“舟”,而是楚文字中典型的“月”;而且上面的“止”也是楚文字的典型写法,并没有走形。杨华先生既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释为“延”,却又同意陈伟先生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释为“前”的意见,同一个字怎么能既是“延”又是“前”呢?既说“‘前’字上古从止从舟”,又说“‘前钟’之‘前’,有时候或省去月部”。“前”字既是从“舟”,怎么又能从“月”而“或省去”呢?“前”本从“舟”,“舟”、“月”形近,大概陈先生和杨先生都是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所从的“月”看成是“舟”旁的讹变了,只是表述稍欠明晰。诚然,楚系文字有时会把“前”字所从的“舟”旁讹写为“月”,如上引陈伟、徐在国先生文中提到的信阳楚简所记乐人之器的“前钟”,“前”字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下部所从就是楚系文字“月”的典型写法。所以陈、杨二先生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形中的“月”和“止”放在一起看作“前”不能说没有道理。问题是这里的“月”、“止”之间有一条波浪线,这一笔却不好解释。因为就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全部古文字材料来看,不论是单字还是偏旁,“前”所从“舟”旁(或讹变后的“肉”旁、“月”旁),和上面的“止”旁之间都没有其它笔画。所以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释为“前”,从而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释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在字形上是有问题的。对照上揭Ⅰ型、Ⅱ型和Ⅲ型各字的形体,比勘各字在简文中的用法,不难发现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中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看作一个构形单位,比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看作一个构形单位更合理。
何琳仪、徐在国先生把上揭Ⅱ型、Ⅲ型各字看作从“延”是对的,说详下文,可是把这些字看作从“肉”就有问题了。“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几个字所从分明都是“月”,不是“肉”。即便说“肉”、“月”形近易讹,可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字存在有从“肉”的异体。事实上新蔡简中“月”字和“肉”旁都非常多见,“肉”旁并无一例讹写为“月”的。在这种情况下,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几个字分析为从“肉”作显然是缺乏根据的。
徐在国先生把Ⅰ型释为“延”,把Ⅱ型、Ⅲ型看作从“延”,并且说“‘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一字分化,后‘延’行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废”,这些意见都是可信的。在徐先生之前,已有多位学者指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古本一字。如容庚先生在四版《金文编》所收康侯簋“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下注云:“与‘延’为一字。”[6]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中说:“‘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本同字,后世始分化。”[7]姚孝遂先生在《甲骨文字诂林》2290号“延”字的“按语”中说:“古‘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当本同字,与‘辵’、‘徙’有别,许慎《说文解字》实误。”[8]何琳仪先生在《战国古文字典》“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条说:“许慎误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为二字,且讹‘彳’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兹据古文字材料合并‘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为一字。”[9]黄锡全、张世超、孙凌安、金国泰、马如森、何琳仪、张玉金等先生分别在各自的著作中描述过“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字的发展脉络。[10]由于材料所限,上引这些先生所论皆不及楚简,所以有必要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从甲骨文、金文到新蔡简的形体演变在这里概括地说明一下。先看甲骨文。“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字最早写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从“彳”,从“止”,“彳”旁竖笔直下,并无弯折。如时代属于一、二期的典宾类卜辞“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合集》12758)。三、四期卜辞开始出现“彳”旁竖笔下端向“止”旁下部倾斜的写法,如“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合集》29280)。到了商代晚期,“彳”旁竖笔下端就已经完全伸展到“止”旁下部了,如黄类卜辞有“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合集》38185)。而到了商末周初的周原甲骨文,就已经出现和楚简“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几乎完全相同的写法了,如“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11]“彳”旁竖笔下端向“止”旁下面斜引而去,长度与“止”旁最右端相当,甚或过之,正符合《说文》对“廴”旁的描述——“从彳引之”,从而完成了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到“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的演变。再看金文。商代金文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子父辛尊,《集成》11-5836),周初金文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作父辛角,《集成》14-9099),西周早期金文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麦方鼎,《集成》5-2706)。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到“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的形体演变与甲骨文如出一辙。春秋金文“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或又在“彳”旁上缀加一个短撇,如王孙遗巤钟铭文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集成》1-261-2)。[12]
西周晚期的多友鼎铭文有“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
……丁酉,武公在献宫,乃命向父召多友。乃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于献宫。……(《集成》5-2835)
“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学者或释为“徙”,[13]不可信。李学勤先生释为“延”,并引《尔雅·释诂》“延,进也”以释之,[14]非常正确。这个“延”字的用法与《尚书·顾命》“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的“延”相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只是在“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下面加了一个义符“止”,是“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的繁体,可以隶定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同时字形中“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的写法也有所改变:从“彳”旁上短撇向“止”旁下面斜引一笔,而原来从下短撇引出的那一笔则恢复了常态。
新蔡简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或“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旁就是从上揭甲骨文和金文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演变来的。我们可以把上揭Ⅰ型、Ⅱ型和Ⅲ型中的各种“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或“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旁分为三式加以讨论:
A式:
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68)
2、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0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所从)
3、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12、199-3“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所从)
B式:
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零:8“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所从)
2、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136“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所从)
3、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乙一:29、30“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所从)
C式:
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00)
2、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零:13)
3、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09)
4、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261)
5、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145)
Ⅱ-4“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乙三:63)字形上部残缺,属于上揭A式、C式的可能性都存在,暂不列入。
上揭A式显然就是直接承袭商末周初甲骨文、金文“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形体而来的。B-2、B-3就是“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的繁体“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是承袭多友鼎铭文“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的写法而来的,只是把“彳”旁向“止”下斜引一笔的起点写得更靠近下短撇了。B-1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则是在“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的基础上又省去了“止”旁,不过“彳”旁向“止”下斜引的一笔仍从上短撇引出,写法比B-2、B-3更接近多友鼎铭文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C式则可能是从上引王孙遗巤钟铭文“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这种形体演变而来的,具体来说就是从“彳”旁上面第二个短撇向“止”下又引出一条跟上、下两笔平行的斜线。从多友鼎铭文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可以看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本来就可以从“彳”旁上面的短撇向“止”旁下部引出一条斜线。C-5则又是在C-1、2、3、4四种形体基础上省去“彳”旁最上面一短撇而形成的。
所以,Ⅰ型就是“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Ⅱ-1和Ⅱ-2从“月”,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可以隶定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Ⅲ型从“月”,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可以隶定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Ⅱ-3 是“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省去了“止”旁,一样可以隶定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形中的“月”该怎么解释呢?存在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形中的“月”是分别在“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上加注的声旁。“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即“延”字,“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是“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的繁体,所以都可以按照“延”字读音进行讨论。上古音“月”属疑母月部,“延”属余母元部。论声母,古代疑母与余母有通用的情况。例如:战国兵器三年修余令戈的“修余”,即“修鱼”,[15]“余”属余母,“鱼”属疑母。《周易·困》上六爻辞“于臲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马王堆汉墓帛本作“于贰掾”,[16]“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属疑母,“掾”属余母。论韵部,元、月二部阳入对转,关系密切。杨树达先生曾著《古音对转疏证》一文,于元、月二部之对转举证甚夥(文中称为“寒部”、“曷部”,即元部和月部)。其中有“见于韵文通协者”,这是押韵的例子;有“曷部读音字从寒部声类”、“寒部读音字从曷部声类”、“曷部声类之字或从寒部声类”,这是互为声旁的例子;有“曷部字或作寒部字”、“寒部字或作曷部字”,这是异文的例子;有“曷部字读若寒部字”、“寒部字读若曷部字”,这是读音的例子。[17]“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或“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以“月”为其声旁,属于其中的“寒部读音字从曷部声类者”,即寒(元)部读音的字以曷(月)部读音的字为其声符。
下面讲另一种可能性。可以注意到,“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的“月”旁都是写在“止”旁下面,“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的“月”旁也都是写在上下两个“止”旁中间。上文说过,楚系文字有时会把“前”字写成从“止”从“月”。猜想之所以在“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或“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上缀加一个“月”,也可能是为了让这个“月”和它上面的“止”组成一个“前”形,来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或“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表音。这种把表意字的一部分改造成声旁的现象在古文字中是很常见的,不烦举例。“延”是余母元部字,“前”是从母元部字。两者韵部相同,声母前者属舌头音,后者属齿头音,发音部位也很相近。古代余母与精系可以相通。例如“允”属余母,而从“允”得声的“俊”属精母。“衍”与“羡”通,[18]“衍”属余母,“羡”属邪母。春秋时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称为“季子”,因封于延陵,《礼记·檀弓》又称为“延陵季子”。“延陵季子”这个名号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弟子问》1、2号简都写作“前陵季子”,[19]这是“前”与“延”声近相通的直接证据。所以书写者在“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或“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上缀加一个“月”以使字形中包含一个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读音相近的“前”,是完全有可能的。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说“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的字形中包含了“前”的形体,并不能说这两个字就是从“前”旁作的。上文中笔者不同意陈伟先生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或“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释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就是因为这两个字形中除去“辵”的部分,即“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或“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都只能说包含了“前”形而已,就其整体看却与真正的“前”旁明显不同。更何况楚简中本来就有“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如陈伟先生引到的包山185号、193号简,分别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20]都是从典型“辵”旁和“前”旁,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或“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明显不同。所以我认为不应该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释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而应该分析为从“月”,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隶定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同样道理,我们没有把Ⅱ型中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释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也是因为这两个字并不是由真正的“彳”旁和“前”旁构成的,而是由典型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旁和“月”旁构成的,所以我们把它们隶定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徐在国先生认为Ⅱ-4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下面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是加注的声旁。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先从形体上来看。《说文》说“弼”字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楚文字中“弼”字作“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包山简35号[2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楚帛书[22]),所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旁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下部的确比较相似,差别只是后者省去了前者“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旁最上面一短横(此横本来就是饰笔),并把上横和下面的“∧”写得断开了(即分别写成了“- -”和“八”)。再从字音上来说。《说文》说“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一曰读若‘誓’”。“延”是余母元部字,“誓”是禅母月部字,声母都是舌音,韵部阳入对转,音近相通。古文献中“延”字与“誓”字正好有异文关系,如《礼记·射仪》“使子路持弓矢出延射”,郑玄注:“‘延’或为‘誓’。” “延”既与“誓”相通,当然可以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相通。“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是“簟”的初文,“簟”字从“覃”得声。《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毛传:“覃,延也。”朱骏声认为这里是假“覃”为“延”,[23]其说可信。“延”既与“覃”相通,当然可以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相通。总之,“延”字或以“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为其声旁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此则可暂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隶定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下面把上文所述“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从甲骨文、金文到新蔡简的字形演变用图表示出来,以清眉目: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上面讨论了“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几个字的字形,下面讨论这几个字在简文中的用法。既然“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古本一字,为了方便讨论,下文中把这几个字分别改写为“延”、“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
何琳仪先生把简文(8)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释为“悬钟”,是个动词性词组。天星观简有“举祷巫猪霝酒,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24]与简文(8)辞例相类。而信阳楚简所记乐人之器有“前钟”,“前钟”与天星观简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显然是指同一种钟。[25]这说明新蔡简里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也应该是一种钟名,把“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释为悬挂之“悬”当然是不对的。《诗·周南·关雎》“钟鼓乐之”,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乐之”句式相同,也可以说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当是名词性词组。上揭简文中的“延钟”、“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陈伟、徐在国先生认为与信阳楚简的“前钟”、天星观楚简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一样,都应该如李家浩先生所论读为“栈钟”,其说可从。“前钟”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读为“栈钟”的道理李家浩先生已经详细阐释过了。[26]“延”、“前”音近可通,上文也已经举证说明,所以新蔡简的“延钟”、“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和“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钟”没有问题都可以读为“栈钟”。据李家浩先生研究,栈钟是一种较小的编钟。新蔡葛陵楚墓的棺室出土一件小钮钟,通高10.6厘米,钮高2.4厘米,口沿为5.7×4.2厘米,舞面为4.8×4.0厘米。[27]这件小钮钟可能就属于简文所说“栈钟”。
简文(10):“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及江、汉、沮、漳,延至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延”字徐在国先生认为训“及”,不确。“至”已经有“及”义,“延”再训“及”似嫌重复。“延至于某地”这样的说法很早就已经出现,如下揭无名类卜辞:
王其延至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亡烖。(《合集》28342)。
叀桑田省,延至于之,亡烖。(《合集》28991)
这里的“延”字表示的都是“延续”、“继续”的意思,[28]新蔡简“延至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的“延”字也应该相同。“及江、汉、沮、漳”前面的简文残去,应该是说某种行为涉及到江、汉、沮、漳四水,“延至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就是说延续这种行为以及于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水。从上下文来看,残掉的简文所记行为应该跟对楚地河流的祭祷有关。
简文(11)“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择日于八月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景平王,以逾至文君”之“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徐在国先生说是祭名,可信。这一点通过比勘下揭简文可以看得很清楚:
“擇日於八月之中賽禱”(甲三:303)
“擇日於是期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禱司命、司彔佩玉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甲三:4)
“擇日就[祷]”(零:318)
显然简文(11)、(12)中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表示的也是一种祷祠行为。“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的具体内容徐先生没有进行阐述,我在这里提出两个线索,以供大家讨论。
一、殷墟卜辞中的“延”字有时可以表示一种类似祭祷的行为[29]:
乙未卜,召来,于大乙延。(《屯南》1116)
乙未卜,召方来,于父丁延。(《屯南》1116)
试与下揭卜辞进行比较:
乙酉卜,召方来,告于父丁。(《合集》33015、33016)
己丑卜,大贞:于五示告:丁、祖乙、祖丁、羌甲、祖辛。(《合集》22911)
《屯南》1116与《合集》33015、33016都是卜骨,字体都属于历组二类,都有“召方”与“父丁”,应该是为同一件事而卜。“召方来,于父丁延”与“召方来,告于父丁”辞例相类,“于父丁延”意即“延于父丁”,可见这里的“延”是一种类似于“告”的祭祷行为。另外,“于父丁延”与《合集》22911“于五示告”句式相同,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召方是商的敌人,向祖先神灵报告召方来袭,是为了祈求祖先神灵在抵御召方的战斗中能给商降下福宜。而新蔡简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是因为平夜君生病而向祖先神灵进行祈祷,以求除去祸祟,让平夜君早日康复。两者都是因为有凶害之事降临而向祖先神灵进行的祈祷行为,性质类似。新蔡简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也许和卜辞中表示祭祷行为的“延”有某种渊源关系。
二、《周礼·春官》大祝所辨“九祭”中有“衍祭”:
大祝……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三曰炮祭,四曰周祭,五曰振祭,六曰擩祭,七曰绝祭,八曰缭祭,九曰共祭。
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衍祭羡之道中,如今祭殇,无所主命。”孙诒让云:“衍羡声近通用。……祭羡之道中者,谓祭于墓道中。……汉时祭殇皆于墓道之间,广祭殇鬼,无所主命,故先郑引以为况。”[30]“衍”与“延”都是余母元部字,音近可通。如此处所说的“衍祭”,郑玄注云:“衍字当为延,……声之误也。”又《春官·男巫》“掌望祀望衍”,郑玄注亦云:“衍读为延,声之误也。”又《诗·唐风·椒聊》“蔓衍盈升”,《文选·景福殿赋》“是准是仪”下李善注引作“蔓延盈升”。皆其证。新蔡简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也许和《春官》大祝所掌的“衍祭”有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古来学者对大祝所掌“九祭”的解释存在很大分歧。郑玄注引郑司农说把衍祭、炮祭、周祭解释为对鬼神的祭祀,而把振祭、擩祭、绝祭、缭祭解释为生人饮食之祭,未言及命祭、共祭。郑玄注则认为九祭讲的都是生人饮食之祭,与祭鬼神无涉。贾公彦《周礼注疏》、孙诒让《周礼正义》都赞成郑玄的说法。按,郑玄改变旧说,并没有说明根据。据先秦文献记载来看,对鬼神的祭祀祷祠是祝官的主要职掌。以《左传》中的“祝”字为例,地名除外,其它凡可考见职司者近四十例,而与祭祷鬼神无关者仅两例而已。即以《周礼》所记而言,大祝所掌“六祝”、“六祈”都是祭祷鬼神之事,而所掌“九祭”却都是饮食之事,无关乎鬼神祭祷,这未免让人难以相信。另外上引《春官·男巫》“掌望祀望衍”下,郑玄注引杜子春云:“望衍,谓望祭也。”孙诒让云:“注‘杜子春云,望衍谓望祭也’者,谓即《大祝》九祭之二曰衍祭也。彼注引杜说,无衍祭之义,或当同先郑祭殇之训矣。”[31]可见杜子春也认为衍祭是指祭祀鬼神之事。杜子春与郑司农都早于郑玄,而持论相同,应该是有根据的。古人本有墓祭之俗,[32]郑司农对“衍祭”的解释未必可废。
上面两条线索,从记载时代上说,新蔡简与《周礼》更为接近,“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与“衍祭”字面上对应得似乎也更直接一些。不过《周礼》对“衍祭”语焉不详,“衍祭”性质不明。说新蔡简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与“衍祭”有关,毕竟证据不足。从行为性质上说,新蔡简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祭”与甲骨文中表示祭祷行为的“延”更为接近。不过卜辞时代与新蔡简时代相距较远,如果找不出更多的“中间环节”把二者联系起来,只根据性质类似和读音相近就说它们“遥相呼应”,也未免冒险。所以笔者目前还无力给出一个明确的倾向性意见,只是把两个线索都摆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助益。
(编者按:[1]原文注释——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1002页“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字条,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按:滕壬生原书“獵”作“豬”。
[2]陈伟:《新蔡楚简零释》,《华学》第六辑第97页,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
[3]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上)》,简帛研究网,2003/12/7。又《新蔡竹简选释》,《安徽大学学报》第28卷第3期第7页,2004年5月。
[4]徐在国:《新蔡葛陵楚简札记(二)》,简帛研究网,2003/12/17。
[5]杨华:《新蔡简所见楚地祭祷礼仪二则》,丁四新主编:《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二)》第256—25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6]容庚:《金文编》第119页,中华书局,1985年7月。
[7]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第180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5月。
[8]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三册第2234页,中华书局,1996年5月。
[9]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下册第1029页,中华书局,1998年9月。
[10]黄锡全:《汗简注释》第12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张世超、孙凌安、金国泰、马如森:《金文形义通解》第416页,(日本)中文出版社,1996年3月。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下册第1029页。张玉金:《卜辞中的“
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为“延”字说》,载《甲骨卜辞语法研究》第212—214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又载《20世纪甲骨语言学》第428—430页,学林出版社,2003年2月。
[11]曹瑋:《周原甲骨文》148页FQ3,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12]此器旧名“王孙遗者钟”,参看李家浩:《楚国蔿氏铜器铭文研究》,未刊稿。
[13]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三册第284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14]李学勤:《论多友鼎的时代及意义》,载《新出青铜器研究》第128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15]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国别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第92—93页,齐鲁书社,1982年6月。
[1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年3期6页。傅举有、陈松长编:《马王堆汉墓文物》112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17]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增订本)》第115—124页,中华书局,1983年7月。
[18]参看高亨:《古字通假会典》第188页“衍”字声系,齐鲁书社,1989年7月。
[19]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第99—1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0]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图版八三、八六,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21]同20,图版十七。
[22]饶宗颐、曾宪通:《楚帛书》图版第15页,香港中华书局,1985年9月。
[2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第105页上,中华书局,1984年6月。
[24]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1002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25]李家浩:《信阳楚简“乐人之器”研究》,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第三辑第1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26]同25,第2页。
[2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蔡葛陵楚墓》第50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28]参看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第55—56页,学林出版社,2001年9月。
[29]参看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第181页;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三册2234页。
[30]孙诒让:《周礼正义》第八册第2000页,中华书局,1987年12月。
[31]同30,第2072页。
[32]参看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上册第300—302页“墓祭”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5000.html
以上是关于新蔡-新蔡简“延”字及从“延”之字辨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