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舜的儿子商均最后结局是怎么死的?(2)

  第三,拥戴说。荀子、孟子等人,持否认禅让之说的观点。

  有人问荀子:“尧舜禅让的事,是真的吗?”

  荀子回答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所谓的禅让是肤浅的人们的传闻,粗俗的人们的解说,天子职位最高,权势最大,有谁肯让位呢?”

  有人问孟子:“尧把帝位给了舜,这件事是真的吗?”

  孟子说:“根本没有这回事,天子不可能把帝位让给他人。”

  那么舜是怎样获得天下的呢?荀子说,他们是靠本身的道德来赢得人心的:孟子认为,那是靠上天的赐予,和民众的拥护。

  在《孟子·万章篇》中有这样的记述:尧死之后,舜为了避开尧的儿子丹朱,便迁徙于南河之南,但是,天下的诸侯,都不去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打官司闹纠纷的,不到丹朱那里打官司或是寻找调解,却去找舜,人们编出歌谣来,不歌颂丹朱,却歌颂舜。由于人心所向,舜就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登了帝位。

  事实上,不管尧禅让与否,民众和诸侯一起拥戴,天下就是舜的了。

  到了禹的时候,舜的故事又在禹身上重演,禹也顺利地登上了帝位。

  这种没有阻扰的“拥戴”,与几千年后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第四,篡夺说。《史记》里有这样的记载:舜登上帝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改革:那些尧在位时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舜都给了他们相应的职位,历史上叫做“举十六相”,这显然是扶植亲信;尧重用的、信任的浑沌、穷奇、杌、饕餮,舜同时除掉了,历史上叫做“去四凶”,这无疑是排除异己,经人事重新安排之后,已被架空了的尧,其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括地书》引用《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说:“舜囚尧,……使(其子)不与父相见。”据说,尧被囚禁的地点是平阳,舜先把尧软禁起来,不准他同儿子、亲友见面,然后逼他让位。最后,舜还把尧的儿子流放到了丹水。因此《韩非子·说疑》篇里有这样的感叹:“古之所谓圣君明王,都不过是构党羽,聚巷族,逼上弑君,以求其利也。”有人问他原因,他清楚地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这些都是人臣弑君的典型例子。在此,一个“逼”字,就道出了尧舜禅让的真相。

  尧让位以后,大概是可以安享天年的。因为他毕竟是舜的岳父,但当舜交出权力之后,他就没有享受到优待政策了。

  根据史料记载,舜南巡途中,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山。他的妻子娥皇、女英得知这个消息后,来到湖南一带,过于伤心,悲痛之余抱着竹子,放声痛哭,眼泪滴到竹子上,留下了点点滴滴的斑痕,后代人叫做“斑竹”,或者“湘妃竹”。后来,她们两姊妹不愿苟活于人世,便相继投湘水自杀了。

  不过,这种说法却经不起推敲:

  第一,几千年前的苍梧之地,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既没有知名的经济、文化中心需要视察,也没有强邻劲敌需要防卫,早已交出了权力的舜,南巡就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舜建都蒲坂,就是现在的山西永济县,与苍梧相距数千里,根据当时的交通条件,即使是每天以七十里的速度径直行走,也需几年时间才有一个来回。然而,舜当时已经将近百岁的高龄,即使他有心视察,但身体条件不一定允许。

  第三,假设舜还是以高龄远行,为什么不带妻室儿女?既然决定不带家眷,娥皇、女英又为什么哭哭啼啼,赶到湘江,最后投水自尽?

  据此,台湾的柏杨先生得出的结论是:舜之所以高龄远行,有不得已的苦衷,要么是武装押送,不得不往;要么是追兵在后,盲目逃生。两者必居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