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兄弟随后就落户在了旅顺口的夏家村,娶妻生子,男耕女织,到老含饴弄孙。如果按照这样的生活轨迹来看,也许周家兄弟的“闯关东”之路过于平淡。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周氏兄弟的冒险天性,在他们的孙子周成文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公元1776年,周成文带着妻子曲氏,来到了周家崴子。那时的周家崴子,甚至算不上一个村落,只有一家蔡姓居民住在那里。于是,周成文就与妻子在这里定居下来,开荒、种地、生孩子。一直到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周成文有了5个儿子和10多个孙子,一个大户人家就这样形成了。
周纯官保存了一份当年的分家书,上面写道:“周成文,因家口甚多,居住不便,情愿各人分居,周光中分到二间草房……嘉庆十四年十月廿二日”。当年周成文仅用短短两百多字,就把一个大家族分开了。然而,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次分家,居然造就了周家崴子村的百年辉煌。
周成文的孩子们分别开始创建自己的家族。于是,这里渐渐繁荣起来,不断有新的生命诞生,不断有新的土地被开垦,同时也不断有人再次加入其中。
从周家兄弟“闯关东”到旅顺,到周纯官这一代,周家已经繁衍了12代人。1971年,村里拆除坟地,把周家的坟茔全部拆掉了,年轻的周纯官忽然有了一种担忧:“把我们老周家的坟茔拆了,子孙们今后到哪里找祖宗呢?”
从那天起,看着祖上留下的“分家书”,周纯官寻根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我要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来自哪里,更重要的是我要了解和继承老祖宗的性格、精神。”
周纯官开始了寻根之旅。在日记里,他详细记录了当年走过的寻根路线:曲阜、蓬莱、青岛……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询问当地的人们——“这里是否有登州府门楼村?”结果令他失望,没有任何线索。
1984年,已经是万元户的周纯官,依然没有放弃寻根,“那时,叫我‘烧包’的,说我傻的,什么都有”,但周纯官不在乎。1989年,他终于找到了一位叫周可玉的山东人,看到了一份保存多年的族谱。他激动地翻开那本发黄的册子,在上面找到了一行让他激动万分的字迹——“康熙五十四年,周德纯周德新兄弟,渡海北上,定居旅顺双岛夏家村。”
血性汉子客死他乡
1940年春,山东滨县。由于大部分土地都是盐碱地,每年开春,这里总是赤地千里。这一年尤为严重,农民几乎是颗粒无收。当时,日本侵略者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扫荡,很多农民也不敢出门种地,怕被日本人抓走当劳工。
滨县农民殷殿起坐在家里发愁,种不上庄稼,呆在家里又无事可做,长此以往,日子恐怕是过不下去了。他和妻子俄秀兰一商量,“反正横竖都是死,不如去闯一闯关东,看能否找到条活路。”
抱着这样的想法,殷殿起挑着扁担,挑着自己三岁的儿子殷敬海,和妻子一起走上了“闯关东”的大路。
当年扁担筐里三岁的娃,现在已是七旬老者。殷敬海不愿回忆历史,他说哈尔滨的生活是他“一生的恐怖事件”。
“母亲曾告诉我,当时‘闯关东’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能遇到十多户和我们一样的难民。”殷敬海记忆最深刻的是,他的父亲几乎是光着脚丫走到东北的。“由于长时间的跋涉,父亲的鞋很快就破了,当时也没有条件补鞋修鞋,只好赤脚前进。饿了,就在附近的地里找点生玉米啃几口充饥;渴了,随便找个水洼喝水。”颠沛流离的“闯关东”之路,殷敬海一家整整走了一年。
“出了山海关,父亲坚持继续向前走,一直走进了哈尔滨。我们定居的地方,是在一片贫民窟中。”当初殷殿起“闯关东”,为的是图一口饭吃,可到了关外才知道,这里虽然有着肥沃的土壤,却每天都生活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下。“当时的东三省,已经成为日本人在中国的重工业生产基地,除了要防着被抓去当劳工,还要小心翼翼地遵守日本鬼子订下的各种苛刻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