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劳晓森: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札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劳晓森: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札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劳晓森: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札记
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札记
(首发)
劳晓森
粗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1],草此札记二则,供读者参考。
一、并
《节》简5—6谓:“天气始并,地气始臧(藏),斩杀毄(击)伐,毋有天央(殃)。”整理者认爲:
“并”,疑当作“升”。《礼记·月令》云,孟冬之月“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简文此时爲立冬,当云“天气始升”,与下“地气始臧(藏)”对文。[2]
按整理者疑“并”爲“升”之误,不必,“并”当如字读。“并”或“併”有“合併”、“兼併”之义,引申即有“积聚”义,如《孙子兵法·九地》“谨养而勿劳,併气积力。”“併”与“积”对文,含义相近。又如《后汉书·张衡传》“鱼矜鳞而并淩兮,鸟登木而失条。”李贤注:“并犹聚也。”王筠《说文句读》谓“併”字“一曰聚也”。“并”或“併”引申又有“蓄藏”义,如《管子·轻重丁》:“大夫多并其财而不出,腐朽五穀而不散。”马非百已指出“并与屏同,藏也”。[3]因此,上引简文“并”与“藏”正可对文。典籍中亦有“并”、“藏”对文的例子,如《管子·国蓄》:“然而民有饥饿不食者,何也?穀有所藏也。……然而人事不及、用不足者,何也?利有所并藏也。”[4]王念孙案:
“利有所并藏也”,“藏”字涉上文“穀有所藏”而衍。并与屏同,屏即藏也。上言“穀有所藏”,此言“利有所并”,互文耳。《汉书·食货志》引此正作“利有所并也”。《轻重甲篇》云:“有饿馁于衢闾者何也?穀有所藏也。”又云:“民有卖子者何也?财有所并也。”则“并”下本无‘藏’字明矣。”[5]
马非百案:
《盐铁论·错币篇》大夫云:“交币通施,民事不及,物有所併也。计本量委,民有饥者,穀有所藏也。”亦是“併”“藏”两字分用。王说得之。[6]
王、马二氏之说甚是。
类似的既有“积聚”义又有“蓄藏”义的词还有“藴”,如《说文·艸部》:“蕰,积也。”《左传·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毋蕰年,毋壅利。”杜预注:“蕰积年穀,而不分灾。”“蕰”同“藴”。《庄子·齐物论》:“而以是相藴。”郭象注:“藴,积也。”《广雅·释诂三》:“藴,聚也。”《后汉书·周荣传》:“藴匵古今。”李贤注:“藴,藏也。”《左传·昭公十年》:“藴利生孽,姑使无藴乎。”杜预注:“藴,畜也。”《诗经·大雅·云汉》:“藴隆虫虫”朱熹集传:“藴,蓄也。”在典籍中,“怨”亦有这种含义,但多被视爲“藴”的假借,如《荀子·哀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如此则可谓贤人矣。”杨倞注:“怨,读爲藴,言虽富有天下而无藴蓄私财也。”又有“郁”字,亦有聚集、积蓄之类的意思,如《汉书·杨雄传》:“翍桂椒而郁栘杨。”颜师古注:“郁,聚也。”《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诗经·秦风·晨风》:“郁彼北林。”毛传:“郁,积也。”《汉书·路温舒传》:“忠良切言皆郁于胸。”颜师古注:“郁,积也。”
此外,从文义上看,简文的“天气始并,地气始臧(藏)”与《礼记·月令》的“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实际上并不矛盾:天气上腾的结果就是积聚合併,地气下降的结果也就是收存蕴藏。因此,上引简文之“并”不必校改爲“升”。
二、是〓
《雨书》简15有如下文句:
七月朔张。四日角,雨,辱(溽)暑,七日至。暑不至,是〓兄未。
其中,“是〓”整理者读爲“是是”。[7]按杨锡全先生通过对简帛文献中相同或类似文句的比较研究,指出“是〓”即“是谓”之省写。[8]此处的“是〓”亦当读爲“是谓”。
《雨书》又有如下文句:
【·三】月朔胃。三日毕,雨。不雨,是胃(谓)加光,日月死,民旅行。(简6)
二旬五日奎,雨,是胃(谓)大康,唯岁之恙,岁乃达〈逆〉暑。(简9)[9]
其文例与上引简15文句的文例相近(尤其简6),其中的“是胃(谓)”正可与“是〓”对应。这正是《雨书》中“是〓”即“是谓”的内证。关于相同词组是否使用“〓”号,《雨书》中也有两种情况并存的例子,如“蛰虫”,简4、简11写作合文“蛰〓”,而简20即直接写作“蛰虫”二字,可资对照。[10]
[1]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下文简称爲“《北大伍》”。
[2]《北大伍》,40页。
[3] 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中华书局1979年,656页。
[4]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1266页。
[5] 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502—503页。
[6] 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中华书局1979年,232—233页。
[7] 《北大伍》,60、81页。
[8] 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11月3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958。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补证一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12月2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04。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兼论係词“是”来源问题》,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12月26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28。另参看杨锡全《出土简帛文献中的“是〓”句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杨先生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补证一则》一文中说:“通过对出土简帛文献的整体性考察,发现‘是谓’句、‘谓’字句大多出现于实用性文献(如日书、诏条、法律文献等)中,原因在于这样的实用性文献由于面向大众,经常需要对其中的一些概念、术语或现象作出解释、说明或补充,从而爲一般读者所理解,‘是谓’、‘谓’字正是作爲表解释、补充说明的‘术语’(暂且称作‘术语’,可以讨论)被使用。”而《雨书》也正是当时的实用性文献。
[9] 《北大伍》,80页。
[10] 附带一提的是,《雨书》简4、简11图释“蛰〓”,释文注释部分皆径写作“蛰虫”。按此处爲合文,“蛰”下所从是“虫”而不是“虫”,故文释此处似宜写作“蛰虫(虫)”。简20即有不写作合文的“蛰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