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李亦安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苍颉篇》[1]是目前公布的字数最多的《苍颉篇》版本,可以爲我们重新编联、排列残简、碎简较多的阜阳汉简《苍颉篇》[2]提供极大的帮助。在《北大壹》附录《北大藏汉简〈苍颉篇〉与其他出土简本对照表》[3](下文简称爲“《对照表》”)中,整理者已将北大汉简《苍颉篇》与阜阳汉简等出土《苍颉篇》相同或类似文句加以罗列对比,相关简文的编联、排列自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不过,《北大壹》罗列阜阳汉简《苍颉篇》文本时,亦出现将可与北大简对照的简文列入该书附录《未见于北大简本之〈苍颉篇〉简文集录》[4](下文简称爲“《未见集录》”)中的情况,笔者曾指出阜阳汉简《苍颉篇》简C053当从《北大壹》的《未见集录》移至《对照表》,[5]下面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权作对《对照表》的补充,同时对部分简文的释读进行讨论。希望可以对阜阳汉简《苍颉篇》的重新整理尤其是编联、排序提供一些帮助。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 C067
阜阳汉简《苍颉篇》C067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整理者释文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按据图版,所谓“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所缺并非右旁,而是左旁,此字可隶定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北大汉简《苍颉篇》简59有“星晨纪纲”一句,“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应即“纪纲”之残。《北大壹》原将C067置于《未见集录》(见169页),若拙说不误,此简当移至《对照表》163页“双古堆简本”栏C026之前,与“星晨纪纲”对应。
二、 C061
阜阳汉简《苍颉篇》简C61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整理者释文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栾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又,北大汉简《苍颉篇》简37有如下文句:
羽扇聂誉。𣖼梗栘棘,条篲栾㯉。 百一十二
笔者认为,C061“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栾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四字对应的就是北大简的“条篲栾㯉”。其中,“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二字分别作如下形体: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简“篲”、“㯉”二字分别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对比可知,“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应即“篲”字,而“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与“㯉”的写法也十分接近,只是其收笔上提而已。
《北大壹》将C061列入《未见集录》(169页),恐非,此简当移至《对照表》159页“双古堆简本”栏C092与C060之间,与“条篲栾㯉”对应。
三、 C079
阜阳汉简《苍颉篇》简C079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整理者释文爲“憼(敬)惕署”。其中,“憼”字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按如果上部爲“敬”,其左旁没有“口”形,而据竹简宽度,“敬”之“攵”旁则无法书写,[6]此字当另行考察。
北大汉简《苍颉篇》简14有如下文句:
瞗煦窅阁,泠竁遏包。穗䅌苫㛍,挟贮施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狄署赋賨
其中,“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字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对比之后,笔者认爲所谓“憼”应当是从“衣”作,只是由于上端破损,“衣”上部之“亠”已残去,该字疑即“𧘨”,其中部笔画亦与“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之中部左侧基本相符。北大简整理者已指出“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同“𧘨”,即《说文》之“䘟”。[7]
“惕”爲透母锡部字、“狄”爲定母锡部字,声近韵同,可以通假,典籍中亦多见“易”声字与“狄”声字通假之例。[8]
综上所述,笔者认爲“憼(敬)惕署”对应的就是“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狄署”。《北大壹》将C079列入《未见集录》(169页),如果拙说不误,此简当移至《对照表》157页“双古堆简本”栏C071与103之间,与“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狄署”对应。此外,根据上引北大简简文,C071“□㛍挟”与C079或可遥缀,C071下端与C079上端约间隔一个字的距离;至少二简可以编联。
四、 C088
阜阳汉简《苍颉篇》简C088(按此简对应《图版选》C87)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整理者释文爲“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又,北大汉简《苍颉篇》简16有如下文句:
猜常衮土,橘𧄎葽苞。尘埃票风,嫯鬕㝰扰。嫳䵌娆嫸
笔者认爲“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对应的就是“㝰扰嫳”。可对比前者之“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和后者之“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对比可知,前者所从之“旁”,当改释爲“臱”。由于C088上部和该字左侧残缺,难以判断是否上从“宀”。不过从此简右部边缘来看,该字可能并不从“宀”。无论如何,此二字表示的是同一个词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北大壹》将C088列入《未见集录》(169页),恐非,此简当移至《对照表》157页“双古堆简本”栏C103与C039之间,与北大汉简简16对应。
五、 C105
阜阳汉简《苍颉篇》有如下文句:
疧疕秃瘻 齮龁痍伤 殴伐疻痏 䏐胅(C025)
儿盲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C105)
水泉子汉简七言本《苍颉篇》亦有类似文句:
䏐胅瞢盲乐府师,执囚束暂4[9]
二者可以对读。其中,C105的所谓“儿”字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yihai先生指出此字与水泉子汉简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即llaogui先生所释之“瞢”)对读,前者是后者的误写。按二字字形确实颇有不同,作“儿”又与文义不符,确实存在误写的可能。不过,此字究竟是什么字难以确定,暂且存疑待考。C105的“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字,yihai先生已据水泉子汉简《苍颉篇》指出当是“执”字之残,[10]今从之。“□”字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对比水泉子汉《苍颉篇》,此字亦当爲“囚”字。
北大汉简《苍颉篇》简51有如下文句:
齮龁痍伤。殴伐疻痏,䏐胅瞢[11]盲。执囚束缚,论讯既详。
亦可与前引文句对读。据此,阜阳汉简《苍颉篇》C025当可与C105编联,二者甚至存在拼缀的可能。由于没有笔画相连,而且因C105上端残缺无法确定其首字之上是否爲简端,此处暂不作进一步的拼缀。《北大壹》将C105列入《未见集录》(169页),恐非,此简当移至《对照表》161页“双古堆简本”栏C025之后,与“瞢盲执囚”对应。
六、 C112
阜阳汉简《苍颉篇》简C112“□米𪍠”,其中所谓“米”字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大约残缺一半。从上部来看,字形与“米”不合,字当从“艸”作。又,北大汉简《苍颉篇》亦有“𪍠”字,见于简15,其所在文句爲:
狧[12]骜騀謷。赣害辍感,甄䍍燔窑。秅秭[13]麻荅,𪍠糱鞠□
其中“荅”字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对比此字,上引所谓“米”字恐亦当改释爲“荅”。《北大壹》将C0112列入《未见集录》(169页),如果拙说不误,此简当移至《对照表》157页“双古堆简本”栏C103与上文已经移至此页的C088之间,与“荅,𪍠”对应。此外,根据上引北大简简文,C103“C103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C112或可遥缀,其间约间隔一个字的距离;至少二简可以编联。
此外,阜阳汉简《苍颉篇》简C123“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似可与北大汉简《苍颉篇》简71之缑纠絣”相对应,若此说不误,则C123当从《未见集录》(169页),移至《对照表》163页“双古堆简本”栏C090之后,与缑纠絣”对应。



[1]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下文简称爲“《北大壹》”。
[2] 下引阜阳汉简释文均见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苍颉篇〉》,《文物》1983年2期,24—34页;图版皆据《中国简牍集成二编·图版选下》,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年,295-313页。不再一一出注。
[3] 《北大壹》,153—163页。
[4] 《北大壹》,164—169页。
[5] 拙文《据北大汉简拼缀阜阳汉简《苍颉篇》(续四)》。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5年11月13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1。拙说见第1楼跟帖。
[6] 参看佐野光一编《木简字典》,雄山阁昭和六十年(1985年),352页。
[7] 《北大壹》,84页。
[8] 参看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467—469页。
[9] 张存良、吴荭《水泉子汉简初识》,《文物》2009年第1期,88-91页。“䏐”,原作□,张存良先生释“䏢”(见张存良《水泉子汉简七言本〈苍颉篇〉蠡测》,《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2010年,60—75页。又见于简帛网,2010年1月2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13),此从胡平生先生释“䏐”(见胡平生《读水泉子汉简七言本〈苍颉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0年1月2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64。后收入胡平生《胡平生简牍文物论稿》,中西书局2012年,42—51页)。“瞢”字,原释“膏”,此从llaogui先生释;“胅”原释“肤”,“盲”原释“肓”,“束”原释“东”,此均从yihai先生释,均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程少轩执笔)《读水泉子简〈苍颉篇〉札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11月11日)跟帖。
[10] 上引yihai先生说,均见前引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程少轩执笔)《读水泉子简〈苍颉篇〉札记》跟帖。
[11] “瞢”,整理者释文作“睛”,此从jileijilei先生释,见其《北大汉简〈苍颉篇〉释文商榷》一帖,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论坛讨论区“学术讨论”版,2015年11月14日。http://www.gwz.fudan.edu.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33。
[12] 整理者释爲“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认爲字同“狧”(《北大壹》,84页)。按此字作
北大-李亦安:阜阳汉简《苍颉篇》编排札记,左旁所从是典型的“犬”旁,字可径释爲“狧”。
[13] “秭”,整理者释文作“秿”,此从jileijilei先生释,见其《北大汉简〈苍颉篇〉释文商榷》一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