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


柞伯鼎“无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新释


《文物》2006年第5期公布了柞伯鼎铭文,后刘雨、严志斌主编的《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编》列为327号,吴镇烽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列为02488号。铭文发表后,曾引起学界关注,而对铭文中“用昏无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广伐南或(国)”中的“无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一词的释读讨论尤多。朱凤瀚(2006)隶“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作“及”,铭文连上文解释为“周公致力于周邦,而其勤勉无人可及”,后黄天树(2006)、李凯(2007)、周宝宏(2008)、袁俊杰(2008)、黄盛璋(2011)并从朱隶作“及”,《集录·二编》、《商周》释文亦隶作“及”。唯黄天树(2006)认为“无及”不是无人可及的意思,而与《应侯视工鼎》“唯南夷敢作非良,广伐南国”中的“非良”语意相同,有可能是“不好”之类的意思;周宝宏(2008)认为“无及”为昏邦首领之私名。李学勤(2007)隶作“殳”,读“殳”为“输”,认为“‘输’就是委输,指蛮夷对王朝承担贡纳。‘无输’就是不缴贡纳”。后鄢国盛(2007/2011)、季旭昇(2008)、张再兴(2013)并从李隶“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作“殳”,鄢国盛(2007/2011)、季旭昇(2008)并对“及”与“殳”的字形作了辨析。在对“无殳”一词的解释上,鄢、季、张的并不相同。鄢国盛(2007/2011)认为“无殳”极有可能是昏国首领之名号;季旭昇(2008)认为“无殳”为是昏的首领的私名;张再兴(2013)认为无即“舞”的本字,“殳”本兵器名,“舞殳”就是举兵,“表示起兵作乱”。可以说是众说纷纭,需要进一步探索。笔者仔细比勘各家说法,以为“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当隶作“及”,“无及”就是经典上常见的“无极”,亦即“罔极”。今从字形、语音及词义试做论证于下。
一 “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可隶作“及”
关于“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的隶定,鄢国盛、季旭昇曾有辨析。鄢国盛(2007/2011)通过甲骨文、金文字形比较,认为“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当隶作“殳”,季旭昇(2008)则认为“释为‘殳’是比较合理的,祇是也不能完全排除释作‘及’的可能”。
其实从字形来看,“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与“及”、“殳”近似,但又有一定差别。
鄢国盛(2007/2011)作为隶“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为“殳”的主要证据《十五年趞曹鼎》中的“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字,仔细观察,与“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亦有差别。“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的“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的长笔贯入“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中的上中两横笔,而“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字的“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并不贯入,并非如鄢文所说“鼎铭中的‘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字与‘殳’字字形完全相同”。
季旭昇认为“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有释作“及”的可能性,其依据是《毛公鼎》中“及”作“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其偏旁与此字形近,季释可能是承容庚(1985:189)《金文编》而来,董莲池(1995:100)曾疑此字为误释。其实《毛公鼎》另有“彶(及)”字,作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彳”旁漫漶不清,“及”旁则清晰可辨,与此字有异。不过季旭昇的看法虽然证据可商,但结论有一定的合理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金文中的“殳”、“及”和从“殳”、“及”的字。
殳字字形可分两组:
第一组: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殳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生簋》《集成》04010)、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十月敔簋》,《集成》04323)、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师訇簋》《集成》04342)。
第二组: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十五年趞曹鼎》《集成》02784)、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战国晚期,《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2期57页图1)、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曾侯꺞殳》,《集成》11567)、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十七年大良造庶长鞅殳镦》,《金文通鑒》18546)、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十九年大良造鞅殳镦》,近出1249)。[1]
第一组均是宋拓,历代传刻,字形有错讹,不足为据。第二组的“殳”字,其两构字部件,均不交叉。这是“殳”在字形上与“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的不同之处。金文中从“殳”之字,两构字部件多不交叉,但亦有交叉的,但是只与“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上横笔交叉,不与中横笔交叉,与“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仍有细微差别。[2]如: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段,《段簋》,《集成》04028)、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段,《段金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簋》,《集成》03587)、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𣪘,《段簋》,《集成》04028)、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𣪘,《段金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簋》,《集成》03587)、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殷,《保卣》,《集成》13165)、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殷,《小臣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簋》,《集成》04239)。
总体来看,“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与上举“段”、“𣪘”、“殷”等字所从的“殳”形近,可释为“殳”;从容庚(1985:189)所收“及”字字形来看,两个构字部件大多交叉,这是与“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的相近之处。不过字形上部大多与“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不近,然亦有相近者。如: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3](《杕氏壶》,《集成》09715)、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楚大师登钟乙》,《上海博物馆集刊》11期150页图3.2)、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秦公钟丙》,《集成》22064)。而《뽵比盨》(《集成》04466)“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彶)字所从之“及”亦与“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形近。
据此,将“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释作“及”从字形上看也是有合理性的。
二 “无及”应读作“无极”
“及”读作“极”,在语音上是有根据的。这两个字中古音俱属三等开口,“及”上古音群母缉部,“极”上古音群母职部,声母双声,根据王力的上古音系统,韵部有通转关係,上古音极其相近。我们现在把上古音研究中海内外影响最大的李方桂(1980)、王力(1985)给两字的拟音列表于下,然后再对两字语音进行分析。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

ɡjəp

ɡjək

王力《汉语语音史》[4]

ɡjəp

ɡjək

李、王对“及”、“极”拟音相同。从拟音来看,“及”和“极”声母相同,介音相同,主要元音相同,只有韵尾複音有区别,读音极其相近,二字是可以相通的。上古语料中,职部与缉部相通的例证并不少见,例如:
(一)押韵
1.《汉书·外戚列传》:“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寜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5]
韵脚字为“立”、“国”、“得”。其中“立”,缉部,“国”、“得”,职部。
2.《诗经·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6]
“栖”与“骙”相押,上古音脂部,“服”、“炽”、“急”、“国”相押,“服”、“炽”、“国”上古音职部,“急”上古音缉部,而“急”从“及”声,“及”亦当与职部字相通。[7]
(二)形声字
1.“濇”从“啬”声,“啬”,职部,“濇”《广韵》有“所力”、“色立”二切,上古音分别属于职部和缉部。
2.“立”上古音缉部,从“立”得声的“昱”、“翊”上古音职部,“粒”、“泣”、“笠”属于缉部。[8]
(三)通假字
文献中不见“及”与“极”直接相通的例证。《石鼓文·霝雨》“或阴或阳,极深갢(以)□,□于水一方。”《金文通鑒》(19820号)读“极”为“极”。“极”从“及”声,“及”自也能与“极”通借。
缉部的“急”可借职部的革。《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郑注:“革,急也。”[9]“革”与“急”语义上没有联繫,“革”应是“急”的借字。
“急”又可借职部的“棘”。《诗经·小雅·雨无正》:“维曰予仕,孔棘且殆。”郑笺:“棘,急也。”[10]
(四)异文
《诗经·小雅·六月》“我是用急。”《盐铁论·繇役》引作“我是用戒。”[11]
“急”,缉部,“戒”,职部。[12]
(五)同源词
王力(1982:250)以“亟”、“急”为同源词。“亟”属职部、“急”为缉部。
“及”读作“极”语音上是没有问题的。下面来谈谈“无及(极)”的意义。
“极”的本义为屋的正梁。《说文解字·木部》:“极,栋也。”[13]吴善述《说文广义校订》:“栋者,屋之正梁,居中至高,故谓之极。”[14]《庄子·则阳》:“ 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陆德明释文:“司马云:‘极,屋栋也。’”[15]
“极”引申有穷、尽、终的意义。《玉篇·木部》:“极,尽也。”[16]《广韵·职韵》:“极,穷也,终也”[17]《广雅·释诂四》:“极,已也。”[18]《诗经·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极。”郑笺:“极,已也。”[19]
“极”引申有中、中正的準则的意义。《广雅·释言》:“极,中也。”[20]清吴善述《说文广义校订》:“栋在屋之正中,故栋与极并有中义,因之凡在中者名极,君之中道曰皇极,天之中枢曰北极、南极、赤极、黄极。又因之有正义,正犹中也。”[21]《尚书·洪範》:“五曰建用皇极。”伪孔传:“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22]《诗经·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郑笺:“极,中也。商邑之礼俗翼翼然可则傚,乃四方之中正也。”[23]
“无极”在道家文献中,为其核心的哲学概念之一。《老子道德经·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複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得不忒,複归于无极。”[24]“无极”在先秦文献中其意义多为“无穷”、“无边”之义。《尔雅·释训》:“子子、孙孙,引无极也。”郭注:“世世昌盛长无穷。”[25]《左传·昭公十三年》:“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孔疏:“极,谓限极,无极,谓无已时。”[26]
“无极”又有邪僻不正之义。人的行为需要有一定的準则,不能漫无标準。所以《逸周书·命训》说:“正人莫如有极,道天莫如无极。道天有极则不威,不威则不昭,正人无极则不信,不信则不行。”[27]宋玉《九辩》:“众踥蹀而日进兮。”王逸注:“无极之徒,在帷幄也。”[28]“无极之徒”,即邪僻不正之徒。
“无极”的这个意义,在经典中多写作“罔极”。“无极”与“罔极”实同一词。“无”与“罔”上古音同为明母,“无”为鱼部,依王力(1985),拟音为mjuɑ,“罔”为阳部,拟音为mjuɑŋ,只有韵尾不同,是阴阳对转的关係;依李方桂(1980),则拟音为“无”,mjaɡ,“罔”, mjaŋ。只有韵尾辅音有浊塞音和鼻音的差异,实则二字语音极其相似。《尔雅·释言》:“罔,无也。”[29]《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30]“罔”即“无”也。《诗经·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罔极。”郑笺:“罔,无。极,中。无中,所行不得中正。”[31]《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毛传:“极,中也。”[32]贾谊《弔屈原文》:“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李善引张晏曰:“谗言罔极,罔极,言无中正。”[33]
文献中“罔极”与“无极”在“无穷、无尽、无边”义上亦同。刘向《九叹·愍命》:“征夫罔极,谁可语兮。”王逸注:“言己放逐远行,忧愁无极,众皆佞谀,不可与语忠信也。”[34]
据此,我们认为,传世文献中的“无极”与“罔极”实同一词,也就是《柞伯鼎》中的“无及”。现在我们来看看“无(及)极”在《柞伯鼎》中的意义。在《柞伯鼎》说“用昏无极,广伐南或(国)”。“昏”即下文中“左至于昏邑”、“既围昏”之“昏”,即昏国。“广伐”金文数见,皆“大伐”之义,即肆意侵伐,皆外族侵犯周之边疆。
1.《应侯簋》:“戎广伐南国。”(《商周》05311)
2.《应侯视工鼎》:“隹(唯)南尸(夷)丰敢乍(作)非良,广伐南国。”(《新收》1456)
3.《禹鼎》:亦唯噩(鄂)侯驭方,率南淮尸(夷)、东尸(夷)广伐南或(国)、东或(国),至于历内。(《集成》02833)
4.《不뒲簋》、《不뒲簋盖》:驭方、玁狁,广伐西俞。(《集成》04328、04239)
5.《史密簋》:“敆南尸(夷)肤虎会杞尸(夷)、舟尸(夷)雚不折,广伐东或(国)”(《新收》636)
《柞伯鼎》中“广伐南国”意为昏国侵伐周之南疆。“用昏无极,广伐南或(国)”意为因昏国邪僻不正,肆意侵伐我南疆,所以下文有“今女(汝)其率蔡侯左至于昏邑”之语,命令柞伯率军征讨昏国。



[1] 另《殳簋》(《集成》04136)中“殳”字两见,《庶长鞅殳镦》(《考古与文物》1996年5期26页图4)中“殳”字一见,但拓本漫漶不清,难以辨析。十七年大良造庶长鞅殳镦据《金文通鑒》,现收藏者为范炳南,《金文通鑒》中其铭文为摹本,“殳”字作“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疑有误摹。
[2] 参见容庚(1985:206-207,583-584)。
[3] 此字有残泐,但仔细观察,与“
上古音-杨怀源、孙银琼:柞伯鼎“无”新释”形近。
[4] 王力《汉语语音史》三等开口介音音标记作“”今据王力(1982)改作“j”。
[5]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3951页。
[6]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424页。
[7] 参见王力(2004:245)
[8] 参见董同龢(1948:57-58)。
[9]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1277页。
[10]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448页,阮校“予”为“于”。参见王力(1982:250-251)。
[11] 参见高亨(1989:383)。
[12] “戒”归“职”部,参见王力(1963:152)。
[13]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陈昌治刻本,1963年,120页。
[14] 参见丁福保(1988:16886)。
[15]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894-895页
[16] (梁)顾野王撰,(宋)陈彭年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61页。
[17] (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江苏教育出版社影印巾箱本,2008年,155页。
[18] (魏)张揖撰,(清)王念孙疏证,《广雅疏证》,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24页。
[19]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365页。
[20] (魏)张揖撰,(清)王念孙疏证,《广雅疏证》,134页。
[21] 参见丁福保(1988:16886)。
[22]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188页。
[23]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628页。
[24] 《二十二子·老子道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浙江书局初刊本,1986年,3页。
[25]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2590页。
[26]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2073页。
[27] 黄怀信等校注,《逸周书彙校集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6-27页。
[28] (周)屈原等着,(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重印修订本),中华书局,1983年,194页。
[29]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2581页。
[30]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244页。
[31]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548页。
[32]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325页。
[33] (梁)萧统编,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四部丛刊本,1999年,1098页。
[34] (周)屈原等着,(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重印修订本),3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