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民镇:“越公殹”考略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陈民镇:“越公殹”考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民镇:“越公殹”考略


“越公殹”考略
陈民镇
烟台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专门史专业中国古代文明方向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内容提要:清华简《繋年》第21章见及“越公殹”,正是越王翳,其爵位当爲伯爵。在金文中,能确定係越王翳的,有者旨不光、旨不光、不光、旨殹、旨医等称名。“翳”与“不光”或是一华夏语人名、一古越语人名的关係。曹锦炎先生认爲“诸稽”是越王的氏,尚存疑问。越王翳是越国由盛而衰的转捩点。越王翳曾灭缯国,并于三十三年将都城由琅琊迁至苏州。越国后期宫廷纷争不断,促成了越国的衰落。越王翳最终死于宫廷内乱,爲太子诸咎所弒。
关键词:清华简;《繋年》;越公殹;越王翳
李学勤先生在《清华简<繋年>及有关古史问题》一文中指出《繋年》第21章见及“越公殹”。[1]按“越公殹”卽越国世系中的越王翳,他是越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其史迹却鲜爲人知,关于其在金文中的对应问题亦存歧异,笔者不揣固陋,试就“越公殹”问题作一番考辨。囿于学力,小文定然存在不周之处,祈蒙方家教正!
一、越王翳的爵位
越王翳在《繋年》中被称作“越公”,係公爵。越国虽居东南一隅,似乎亦曾受周王室的册封。《说苑·奉使》载越国使臣诸发语:“彼越亦天子之封也。”另据《韩诗外传》卷八,越国使臣廉稽在楚王面前自称越国是“周室之列封”。《国语·越语下》载範蠡语:“昔吾先君,固周室之不成子也。”韦注云:“子,爵也。言越本蛮夷小国,于周室爵列不能成子也。周礼,诸子之国,封疆方二百里。”韦昭是从畛域範围的角度解释“不成子”的,如果从爵位的角度看,“不成子”的言下之意或谓越王係男爵。《史记正义》引《舆地志》云:“越侯传国三十余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春秋贬爲子,号爲于越。”准此,越王原是侯爵,在允常之时称王,而在春秋时被贬爲子爵。然在越王夫谭时便爲侯爵,恐不可信。尽管如此,越国在有周一代作爲周朝的一个封国当可成立。
《逸周书·王会》载周成王大会诸侯及四夷于成周时,“于越纳”。另《艺文类聚》卷七十一引《周书》云:“周成王时,于越献舟。”而据《尚书·顾命》,周成王病逝之后,举行丧礼时于宫室西序置“越玉五重”。《释文》引马融语:“越地所献玉也。”古人多定其误,刘起釪先生在《尚书校释译论》中辨明马融的说法才是正确的。[2]另据今本《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十四年,“于越来宾”。今本《竹书纪年》的可信度一直备受质疑,录而存疑。[3]可见,越国与周王室的交流至迟追溯到成王时期。
迨至勾践灭吴,越国在吴国霸业的基础上成就了新的霸业,一跃成爲当时煊赫的大国。《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载:“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爲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彼时越国盛极一时,爲当世霸主,周王命勾践爲伯。然《史记索隐》所引古本《竹书纪年》称越君作“于粤子”,则认爲越君係子爵。《史记索隐》就此问题解释道:“越在蛮夷,少康之后,地远国小,春秋之初未通上国,国史既微,略无世系,故《纪年》称爲‘于粤子’。据此文(笔者按:指上文所引《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文),句践平吴之后,周元王始命爲伯,后遂僭而称王也。”按越王勾践既然被册封爲伯,越王翳也理当承继爵位,世袭爲伯爵(战国时期国君多称“王”,越国早在允常时便称王,这一点需要与爵称相区别)。然清华简《繋年》称作“越公”,恐不确。虽然越国后来持续扩张,但就政治认可度而言,勾践应该是越国历史上的顶峰。在《繋年》同一章中,“齐侯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卽齐康公贷,“鲁侯侃”卽鲁穆公显,均存在差异。在先秦,“公”常常是尊称,可能与爵位无关。至于越公殹(越王翳),事实上当爲伯爵。
二、越王翳在金文中的称名与越国世系
在《繋年》中,越王翳的名号写作“殹”。按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册中“殹”字凡两见,其中《耆夜》简5作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金縢》简11作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4]《繋年》的书体也是带有明显楚文字色彩的,“越国殹”的“殹”写法亦当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册所见相类。“殹”与“翳”相通,并无问题。故《繋年》中的“越公殹”卽越王翳,殆无疑义。
不过越王翳在金文中的对应问题,却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迄今爲止发现的越国青铜器,可基本与越国世系相对应。然越国世系本身是一个歧异丛生的悬案,在古本《竹书纪年》、《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书中,记载着不同的世系。
据《竹书纪年》,越国的世系爲:
……勾践(菼执)—鹿郢—不寿(盲姑)—朱句—翳—诸咎—错枝—初无余(莽安)—无颛(菼蠋卯)—无彊
据《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国的世系爲:
无余……允常—勾践—鼫与—不寿—翁—翳—之侯—无彊
据《越绝书》,越国的世系爲:
无余……夫镡—允常—勾践—与夷—翁—不扬—无彊—之侯—尊—亲
据《吴越春秋》,越国的世系爲:
无余……无壬—无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夫镡—元常—勾践—兴夷—翁—不扬—无彊—玉—尊—亲
此外,陈梦家先生在《六国纪年》中将越国世系考订爲:
句践—鹿郢(与夷)—不寿—朱句—翳—诸咎粤滑—无余之—无颛—无彊[5]
以上诸说并非没有一致性,只是年代湮远,经过长时间的流转周折,遂生舛讹。另一方面,以上诸说的可信度并不等同。笔者认爲,在运用文献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其一,时间越早的参考价值越大,尤其是地下材料,因其原始性与共时性而更彰显价值;其二,原始材料优于综合性材料,如《史记》是综合性材料,史料价值相对较差;其三,史书的史料价值相对高于非史书,如《左传》、《国语》之于《诗经》。在记录越国世系的诸书中,古本《竹书纪年》的年代最早,也属于原始材料。事实上,古本《竹书纪年》所载越国世系的确是最完整的。《史记》属于综合性的材料,文献价值稍逊,但由于司马迁参考了许多谱牒资料,他的记载是相对可信的。《越绝书》[6]与《吴越春秋》[7]主要是东汉的材料,尤其是《吴越春秋》,近乎小说,不过由于是越地的土着文献,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然,我们还有金文的材料。王国维等先生运用甲骨卜辞的材料,验证、完善了文献所载殷商世系,无疑是很好的启示。越国的青铜器铭文与我们所要讨论的越国世系具有共时性,是不可多得的材料。同时,越国青铜器上的铭文係鸟篆书,缘饰繁複,爲释读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基本可以论定金文中的“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浅”卽越王勾践,[8]“者旨于睗”卽越王鼫与,[9]“不寿”卽越王不寿,“州句”卽越王朱句,“不光”卽越王翳,“者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
不过曹先生认爲“不光”与“翳”是字与名的关係,笔者则心存疑问。由于文献阙如,恐难论定,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不光”与“翳”是字与名的关係。在此笔者试提出一种假设,“翳”与“不光”或是一华夏语人名、一古越语人名的关係。一般认爲,古越语係胶着语,或称複音语。董楚平先生指出,吴越的地名、人名基本上以鱼韵字及其紧邻的侯韵字“发声”,[17]这是基于大量例证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发现,文献对越王名讳的记述,多有歧异,这主要是以华夏语记录越王名讳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差异。比如勾践之子鹿郢,便出现了鼫与、适郢、与夷、兴夷等数个译名,[18]金文则作“者旨于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越王不寿在文献中尚有“盲姑”之名,而金文既发现了“不寿”,[19]也发现了对应“盲姑”的“丌不古”。[20]与“不光”音近的“不扬”只出现于越地文献《越绝书》与《吴越春秋》,恐怕并非偶然。愚意以爲“不光”或者“不扬”是古越语的发音,而“翳”疑爲华夏风格的名字。“不光”与“翳”,是同义相训。此外,陈梦家先生认爲诸如“盲姑”之类的称号係越王死称,“不寿”之类係生称。[21]以此类推,“不光”与“翳”可能也是生称与死称的关係。不过既然在越王者旨不光剑上同时见及“者旨不光”与“旨殹”,这种推测基本可以排除。
此外,曹先生以“诸稽”爲越王的氏,笔者同样持怀疑态度。笔者以爲诸如“者旨于睗”,都是古越语的发音方式,缓读所致。“者(诸)”是鱼部字,诸如诸樊、诸暨、诸暨郢、诸枝、诸发、诸咎等以“诸”开头的人名、地名,以及金文中许多以“者”开头的人名,均是典型的古越语发音。但“者(诸)”与“句”、“姑”、“余”、“夫”、“无”等一样,只是古越语人名、地名发音的标志,“者旨”很难说就是越王的氏,更不能说明所有的“者”都是“者旨”的省称。尤其是吴王诸樊的名字首字也是“者(诸)”,很难说吴王也有同样的氏——这只能是古越语构名方式的一种常见现象。曹先生在《鸟虫书通考》中言及一件越王者旨矛,认爲只称氏而省略了名,验证了先生此前“者旨(诸稽)”是越王的氏的观点。[22]笔者倒认爲,“者旨”恐怕是“者旨于睗”的省称,而不是单列越王的氏。关于越王的姓、氏,曹锦炎先生认爲越王姓氏应属彭姓诸稽氏,[23]而据董楚平先生考证,勾践是姒姓邾氏。[24]由于文献阙如,越王的姓、氏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着录了此前从未刊布的“越王大子矛”,该书将释文定作:“于戉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王弋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之大子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自乍元用矛。”将“王弋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定作越王翳,将“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读作“诸咎”。[25]董楚平先则释作:“于戉□王旨□之大子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寿自乍元用矛。”以“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寿”爲“不寿”。[26]曹锦炎先生则释作:“于戉嗣王旨于之大子勹寿,自乍元用矛。”“勹(伏)寿”卽不寿。[27]施谢捷先生则释作:“于戉嗣王旨医之大子啚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自乍元用矛。”以“旨医”爲越王翳,以“啚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爲诸咎。[28]按:根据图拓,该其铭文除两个字存在疑问外,基本无疑义,录之如下:
于戉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之大子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寿自乍元用矛。
其中“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乃“寿”字初文,“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与第10字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问题较大。第6字《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与施谢捷先生均认爲与“医”有关,这种说法果若成立,将其定作越王翳理由是十分充分的。不过去掉鸟形缘饰,该字的左上部分很难说是“医”,倒更接近“隹”;该字右上部分是鸟篆书常见的缘饰构件,亦不当视作字的组成。曹锦炎先生释作“于”,从字形上看也是难以成立的,与鸟篆书所见“于”字不似。该字的具体隶定及释读姑付存疑。第10字疑窦亦多,《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将该字隶作“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在字形上,颇近番匊生壶所见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匊)。该字以下一个字读作“寿”是可以成立的,董楚平先生与曹锦炎先生读作“不寿”,存在合理性。曹锦炎先生还提出一个假设,卽该字本身就是“不”字。[30]剔除鸟形饰笔后该字作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该字与越王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存在一定相似度,不能遽定其非。越王不寿剑的“不”作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亦较接近。然直接判该字爲“不”,在字形上仍存在讨论空间。该器与越王者旨于睗矛字体极其类似,当係同一匠师同一时期的作品,[31]将该器定作越王者旨于睗时期的器物,还是可信的。笔者赞同董楚平先生与曹锦炎先生的看法,该器铭文所见分别是者旨于睗与不寿。准此,则越王大子矛当与越王翳无涉。
综上,在金文中,能确定係越王翳的,有者旨不光、旨不光、不光、旨殹、旨医等名。
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排定越国世系如下:
无余……[无壬—无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夫镡—允常(元常,[32]公元前?年~公元前497年)—勾践(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浅、句践、菼执,公元前496年~公元前465年)—鼫与(者旨于睗、鹿郢、适郢、[33]与夷、兴夷,公元前464年~公元前459年)—不寿(不寿、丌不古、盲姑,公元前458年~公元前449年)—朱句(州丩、州句、翁,公元前448年~公元前412年)—翳(者旨不光、旨不光、不光、旨殹、旨医、不扬,公元前411年~公元前376年)—诸咎(者
陈民镇:“越公殹”考略0832陈民镇:“越公殹”考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766.html

以上是关于陈民镇:“越公殹”考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