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师垂典则范示群伦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启功-师垂典则范示群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师垂典则范示群伦
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我校资深教授启功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噩耗传来,悲风四起,整个北京师范大学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连日来,师生络绎不绝地到设在英东学术会堂的灵堂,献上一瓣心香,表达无限哀思,深切缅怀敬爱的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是中国当代着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物鉴定家、书画家和诗人。先生题写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我校育人的指导思想,也是我校莘莘学子的奋斗目标。学行并重,师范乃尊,先生正是这方面难以企及的楷模。
从1933年进入辅仁附中,1935年进入辅仁大学美术系,先生从事教育事业72年,从事高等教育70年,是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两朝元老。先生有很多社会兼职,但先生认为那些都是自己的副业,自己的主业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先生一生热爱教师职业,耐心细致地“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随时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直到晚年,先生仍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各种讲座,先生学识渊博,态度谦和,语言风趣,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1982年,先生创立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点,1984年该专业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博士点。20多年来,先生培养了大批学有专长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显着成绩,很多人已成为教授、编审、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生总是心系学生,1991年将义卖自己书画作品所得的163万余元人民币捐献给学校,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以此报答陈垣书屋号“励耘” 先生的师恩,并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陈垣先生爱国重教.辛勤耕耘、严谨治学、奖掖后学的精神。此外,先生还为希望工程捐款,把所获得的终身成就奖数万元捐献给学校励耘实验班。由于在教育事业上成就卓着,1998年、1999年和2001年,先生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师德标兵”和“北京市职业道德明星”,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先生诲人不倦、高风亮节的师德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骄傲,也是中国教育界的骄傲。
先生幼承家学,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后又受教于陈垣先生,深得考辨之学的要领及严谨的治学精神。先生聪颖过人,才华出众,记忆力惊人,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且过目不忘。数十年中,先生对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历史学、宗教学等,都有广泛的涉猎与研究。先生学问博大精深,堪称一代国学大师。20世纪50年代,先生编撰注释本《红楼梦》,至今仍是红学研究的必读书目。60年代撰着的《古代字体论稿》,将文字研究和书法研究结合在一起,是文字学的重要论着,多次再版。60年代撰着的《诗文声律论稿》,别出心裁,以简驭繁,是研究汉语诗文声律的独诣之作。先生反对简单照搬来源于西方的语法体系能够揭示汉语自身的特征,曾花近十年时间探讨汉语的独特现象,并将自己的深入思考记录在80年代出版的《汉语现象论丛》一书中。而累时多年的《启功丛稿》,更是集先生学术之大成,体现出一位集古代文学研究家、书法家和文物鉴定家于一身的学者所独具的学术视野。先生的学术研究,在扎实严谨的论证中,处处显示出独辟蹊径的聪明才智,常能发人所未发,道人所未道。
先生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独具慧眼的文物鉴定家,尤其对古代书画、碑帖的考订,见识卓异,造诣精深,几十年间先生所经眼鉴定的书画文物数以万计。在长期的书画鉴定中,先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书画鉴定“看风格”、“看纸墨”、“看旁证”等重要见解,还从实践中总结出“挟贵”、“挟长”等七条禁忌,佳惠学林。先生是一位学者型和艺术家型相结合的鉴定家,以学问考订见长,常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例如,对旧题为唐“张旭草书古诗帖”真实年代的考辨,对陆机《平复帖》的全文通释与考定,便是最好的例证。除书画外,先生还对出土文物及古代书籍进行鉴定,近两年还参与了震惊文物界的《出师颂》、《淳化阁帖》的收购与鉴定工作。几十年来,先生为保护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贡献,堪称不可多得的国宝级人才。
作为一代大书法家,先生的书法作品,结体内紧外放,笔画遒劲俊雅,章法布局严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准,形成一家之风,被人们誉为“启体”,风靡天下,成为中国当代书法文化的瑰宝。先生的书法作品,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渊雅而具古韵,隽永而兼洒脱,饶有书卷气息和诗歌韵味。先生从不把自己的书法视为牟利的奇货,曾欣然为普通工人题字,为普通市民题字,为年轻学生乃至小朋友题字,堪称人民的书法家。先生还深入研究汉字字体及书法创作理论,曾出版了《书法概论》、《古代字体论稿》、《论书绝句》等着作。先生对汉字字体演变的论述,对临碑应“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强调,对汉字结构“黄金律”的发现,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书法的练习和创作。先生从小受祖父的熏陶,酷爱绘画,先后拜贾羲民先生﹑吴镜汀先生为师学画,是一位成名已久的画家。先生的画作构图严谨,手法生动,色彩鲜明,韵味悠长,境界开阔,尤擅长山水竹石,极富传统文人画的意趣。先生为第一届教师节绘制的大幅松石图,已成为我校的镇校之宝。为表彰先生在书画方面的卓越成就,2000年文化部为先生颁发了“兰亭终身成就奖”,2002年又颁发了“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
先生是一位独具风格的当代旧体诗人,诗作学力深厚坚实,意境深远含蓄,格律严谨工整,语言典雅丰赡,深具古典风韵。保存在《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中的大量诗篇,推陈出新,自创一格,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先生对历史人生的许多高见,都是在风格独特的诗词中表达出来的。先生具有艺术家和诗人的气质,因此先生的学术文章也充满意趣,是辞章、义理、考据完美结合的典范。
先生还是一位享有崇高声誉的着名的爱国者、社会活动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赢得社会各界的敬重和爱戴。先生对祖国、对人民抱有一颗热诚的赤子之心,极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多年来,先生在政协积极建言献策,在各种外交场合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尊严,宣传介绍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先生曾多次应邀赴日本、新加坡、韩国参观访问,举办书画展和进行学术交流。还赴美国、英国、法国出席学术会议、鉴定古书画、考察博物馆,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启功先生与人为善,注重情谊。先生对母亲至孝,对妻子至爱,对师长至敬,对朋友至诚,对晚辈、学生关爱至切。先生道德高尚,为人方正,温文尔雅,内刚外柔。“直如矢,道所履;平如砥,心所企”,这首砚铭正是先生做人的原则。先生另有砚铭云 “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先生取“坚净”二字作为书斋的名称,这也正是先生道德操守的生动写照。先生性格洒脱,心胸超旷,每遇人生坎坷,总能以乐观的精神、旷达的心胸加以化解。先生言谈风趣,应对机敏,出语幽默。人们与先生交谈如沐春风,无不为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倾倒。
师垂典则,范示群伦。先生九十三年的丰富人生,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内涵丰厚的学术着作和精美绝伦的书画作品,而且是高洁的人格和无私的美德。先生的逝世,不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大损失,也是中国文化事业、教育事业和艺术事业的一大损失。先生的学与行将永远激励我们北京师范大学的全体师生,继承先生的遗志,光大学术,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弘扬中华文化。
昊天不吊,大雅云亡!学林憯悴,痛丧良师!
启功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启功先生永垂不朽!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05年7月13日第3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846.html
以上是关于启功-师垂典则范示群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