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赵家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敦煌本《文选注》为今天的文选学、训诂学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敦煌本《文选注》的释读,特别是对其俗字、疑难疑义的字词的准确释读与考辨,将有助于学术界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料进行专题研究。这里仅就敦煌本《文选注》中几则疑难疑义字词试作考辨,以补学者对敦煌本《文选注》释读的不足。
关键词 :敦煌本 《文选注》 字词 考辨
敦煌本《文选注》包括两部分,一为日本东京细川氏永青文库藏一轴敦煌本《文选注》写卷,该文库1965年4月影印出版,并附有神田喜一郎的《解说》。该卷存236行,仅有注文内容,没有《文选》原文,据内容可知乃为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檄吴将部曲文》、钟会《檄蜀文》和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之注文。另为天津艺术博物馆藏一轴与永青文库所藏非常相似的敦煌本《文选注》写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中收录。该卷存220行,也仅有注文内容,没有《文选》原文,据内容可知乃为赵景真《与嵇茂齐书》、丘希范《与陈伯之书》、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刘子骏《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孔德璋《北山移文》之注文。据学者考订这两卷敦煌本《文选注》是同一写卷内容相连的两个片断,为唐钞本。此敦煌本《文选注》所据之《文选》是一个与今传世《文选》各种版本系统不同的一个本子,某些地方保存了萧选的本来原貌。此注与今存李善注、五臣注及日本平安朝写本集注皆有不同。注文所征引,有的是今已失传而又不见于他引的唐前典籍。其语词训释,都可以在唐以前的训诂学专着或古书旧注中找到依据,有的注释可补各注本的不足,为今天的文选学研究,训诂学的研究和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可贵的资料。今笔者据影印本,录文参照了罗国威《敦煌本<文选注>笺证》 (以下简称为《笺证》巴蜀书社,2000),对敦煌本《文选注》中几则疑难疑义字词试作考辨。
一 喻—踰—蹹—蹋
(1)后司马文王见之,云“喻太山令东覆”之语,乃追还,与嵇康俱煞来市[1]。(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本《文选注》写卷,(以下简称为津艺),“6-7”指 第 6至7行。下同。)
(2)“蹴仑” 、“踰山”,俱谓在朝,言我意恶,欲除去之,我安得佐助国家,平涤恢廓也。(津艺:27-28)
按:例(1) “云‘喻太山令东覆’之语”,《笺证》认为“云”为“有”之讹,非是。上文说“在路作此书寄康”,此处用云当为摘录书信之文,故用“云”字。《笺证》认为“喻”和“来”分别为“蹋”和 “东”,甚是。“来”与“东”的繁体“东”形近, 然“喻”与“蹋”字形相距较远,很难致误。《文选·赵景真<与嵇茂齐书>》及干宝《晋纪》皆有“蹴崑仑使西倒,蹋太山令东覆”语。而敦煌本《文选注》简引作“蹴仑”、“踰山”,见例(2)。“喻”为“踰”的音借字,佛典中也见二者相借。梁僧旻、宝唱等集《经律异相》卷十四:“诸梵志曰:‘佛之道化宁喻于师乎?’”(中华大藏经本),“喻”,高丽藏、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永乐南藏、径山藏、清藏、大正藏作“踰”;又卷五:“琉璃城,坚固难喻,志明意定,永无忧患,何德到此神妙?”“喻”,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永乐南藏、径山藏、清藏作“踰”;又卷十二:“女见光明踰于日月,心知非恒。”“踰”,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径山藏作“喻”。“踰”又是“蹹”的讹体,而“蹹”即“蹋”、“踏”之异体。 《说文·足部》:“蹋,践也。”段玉裁注:“俗作踏。”《集韵》入声二十七“合”韵:“踏、蹹、蹋,践也。或作蹹、蹋。”又入声二十八“盍”韵:“蹋、蹹、躢,敌盍切,《说文》:‘践也’。或作蹹、躢。”《龙龛手镜·足部》:“蹋、蹹,徒合反,践也,履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纠蓼叫奡蹋以艐路兮,蔑蒙踊跃腾而狂趡。”司马贞《索隐》引《三仓》云:“踏,着地。”《搜神记》卷二十:“此是毒螫物,不可长,我当蹹杀之。”可见“踏”、“蹋”、“蹹”、“躢”,均为一字之异体。且不少从 “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之字,或体均从“翕”,如《集韵》“榻”之或体为“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搨” 之或体为“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褟” 之或体为“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之或体为 “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等。日本青莲院藏《系观世音应验记》“释道冏道人”条:“道冏亦俱在冰上,进退必死。本既精进,因念观世音。于是觉脚下如踰柱物,得以不陷。”又“梁声”条:“向大半河遭败,去岸殊远,一沉一浮,饮水垂死。忽然觉脚得踰地,便已在岸上。”又“超达道人”条:“超达知行不免,因伏住草中,骑来踰草,并历边不见。”又“栾苟”条:“须臾,见一人倚在江中央,水裁至腰。苟知是神人,即投水就之。体自不没,脚如踰地。” [2]诸例中的“踰”,方一新先生认为是“逾”的异体,并推定四例中的“踰”都是踩、踏之义或即由“踰”的“越过、跨越”义引申而来[3]。董志翘先生在《试论<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在中古汉语研究方面的语料价值》一文中已经作了辨正,从故训材料、俗字构形及写本特点考察后,指出抄本中四例并非“踰”字,实乃“蹹”之讹写。而“蹹”即“蹋 ”之异体[4]。论证较为严密,可为确论。不过在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本《文选注》》中也有“蹹”的俗讹体“踰”字,更有甚者俗讹体“踰”还被误写成音借的“喻”,其致误的途径是“蹋——异体——蹹——俗写形讹——踰——在形讹的基础上又据讹字音借——喻”。敦煌写本的用例更进一步佐证董说至确。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柔)伐

后天监二年,魏以为之悉梁之土地江山易攻讨处,遂令将兵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伐梁。(津艺:38-39)
按:《笺证》据《魏丘哲妻鲜于仲儿墓志》认为“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乃“柔” 之别体,甚是。浙敦027《大智度论》:“十三者毛上向青色柔软右旋。”“柔”写体作“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形近。然《笺证》录文改“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为“以” 字,则大谬。“柔伐”当为“蹂伐”,“柔”为“蹂”的本字。“蹂”有“侵伐”义,《新唐书· 李嗣业传》:“贼酋李归仁拥精骑薄战。王师注矢逐之,走未及营,贼大出,掩追骑,还蹂王师,于是乱不能阵。” 宋王偁《东都事略·马知节传》:“继恩恶知抗直不附己,遣守彭州,付以羸兵三百蹂贼。”“蹂伐”同义连用。蹂与践同义,“蹂践”引申也有“侵伐”义,宋苏轼《答李琮书》:“更番出兵,以蹂践乞弟族帐,使春不得耕,秋不得获。”《金史·术甲臣嘉传》:“有诏蹂践宋境上,毋深入。”“蹂伐”又可作“践伐”,《吕氏春秋·古乐》:“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高诱注:“践伐,前往讨伐也。”
三 懊惚
张绣降曹公,公纳其母,绣懊惚遂反,掩煞太祖长子昂及一姓。后曹公计刘表破,绣来降,太祖不罪之,封以为候。(津艺:48-50)
按:“懊惚”一词,《笺证》未注。“懊惚”当为“懊恼”,这里表示恼恨的意思。“惚”本是恍惚之正字,但它也为写本文献中“恼”字的俗讹体。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五“苦恼”条:“奴倒反,《说文》:痛恨也。经文作‘惚’ ,非也。非经义,下愚之情妄书不成字。”颜元孙《干禄字书》上声:“惚、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释为“ 上俗下正”。明孙沐《干禄字书·跋》云:“右《干禄字书》,再以鲁公石刻校之,多所更定。… …上声有‘惚’字,在十九皓韵中,同为‘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字。字书 ‘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字别无此体,即恍惚之‘惚’也,音忽。”认为是传刻致误。张涌泉先生在《敦煌俗字研究》中指出:俗书多有以“惚”为“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为恼之异体。《集韵》以“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为“恼” 字或体,是也)俗字者。颜元孙据当时写本用字的实况辨别正俗,故以“惚”为“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恼)之俗字;而孙氏不见敦煌遗书,不明写本用字的真相,因疑“惚”为后人传刻之误[5]。《艺文类聚》卷七十六《内典》上“内典”条引梁武帝《如炎诗》曰:“热缘热惚逼,渴爱渴心生。”“热惚”即为“热恼”。《慧琳音义》有类似的情形。该书卷二“匘膜”条:“上乃倒反。《说文》作脑,头中髓,从肉,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声。有作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或作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并非也。”又卷四“髓匘”条:“下能老反。《文字集略》云:‘头中实也。’此字讹谬甚多,或从三止,或从月,或从忽,或从山,皆非也。”敦煌卷子S.388《正名要录》:“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即 “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正“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俗。S.161《礼忏文》:“(前缺)曰髓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支节手足。”“髓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即为“髓脑”。“脑”作“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或云“从忽”)正犹“恼” (或作“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作“惚 ”也。“懊恼”本义为“烦恼”,《百喻经·雇借瓦师喻》:“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是故懊恼。” 唐韩偓《六言》之二:“惆怅空教梦见,懊恼多成酒悲。”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似这般大雪呵,街上黎民也懊恼。”又倒文作“恼懊”,《敦煌曲子词·阿曹婆词之三》:“空闺恆独寝,君王塞北亦应知,恼懊无知呈肝胆,留心会合待明时。”因烦恼而引起心理上的怨恨和恼怒,元无名氏《四换头》:“佳人薄命,懊恼东君忒世情。”又作“敖恼”。明无名氏 《桃符记》第四折:“成精作怪二桃符,今日箇敖恼的上仙发怒。”《汉语大词典》在“懊恼”条下没有列“恼恨 ”义项,当据补。《元语言词典》“懊恼”条下列有“恼恨”义项,是。其实唐代已有此义项了,《唐五代语言词典》未列,也当据补。
四 平怀
移书让太常,移,易也,以我此情移易彼情曰移。此情相彼,亦同此平怀。即州县移同,此县向彼曰移,县诣州曰谍上,解上等。(津艺: 110-112)
按:《笺证》据意改“平怀”为“本怀” ,甚误。在书仪中彼此年龄官爵相当者则称为“平怀”。“平怀”一词习见于敦煌书仪,P.3637《新定书仪镜·通例第二》:“凡惟(倾)仰、驰系、旷奉、辞奉、安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奉问等语,皆是平怀施小重,自叙亦可推免。凡倾仰、枉问、白书、勤仰、谘叙、翘企、所履、清适、休宜、敬重、敬厚等语皆平怀 。……凡书末,尊行皆告,……平怀云咨。……凡尊长通称吾,小重平怀皆称名,平怀已上通用谨字。凡题书,父母云几前,尊长云座前,小重云前或云谨通,平怀云谨咨,小重云呈简,卑幼云省,子孙云发。”例中六个“平怀”皆指同辈。在宋代书仪中常用作“平交”。司马光《书仪》卷一“私书”《上尊官时候启状》下注云:“裴文有四海吉书,分五等,以父之执友、疏属、尊亲、受业师为极尊;年纪高于己或职掌稍高及姊夫妻兄之属为稍尊;齿爵相敌者为平怀;年小于己官卑于己及妻弟妹夫为稍卑;先曾服事及弟子之类为及卑。今… …以齿爵极远者为尊官,与极卑不甚相远者为稍卑,改平怀为平交。”[6]敦煌书仪也有用“平交”的,P.3449 《刺史书仪》:“奉门状回书平交:伏蒙恩私,特垂检访,少事出入,有阙祗印(迎)。” [7]又佛典中也常见“平怀”一词,表示平等、地位相当之人。汪绍峰《初唐佛典词汇研究》“平怀”条有论说。[8]今再补一二例。《宋高僧传》卷一七:“四方后进巡礼相见,皆用平怀之礼。”(50/818a,所引佛典均用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册数和页数, a,b,c分别表示上中下栏。下同。)《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然于床上礼拜,诸国所无。或敷毡席,亦不见有。欲敬反慢,岂成道理?至如床上席上,平怀尚不致恭,况礼尊师大师,此事若为安可?”(54/223a)
又爵位相当的平怀之间的书信称为“平状 ”,体现对等之礼。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衣冠故事,多无着令,但相承为例。如学士舍人蹑履见丞相,往还用平状,扣阶乘马之类,皆用故事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事始· 勿破他故事》:“故事,知制诰见宰相,止用平状。”可知在宋代学士舍人与丞相、知制诰与宰相皆爵位相当。“此县向彼曰移”正说明移书是平怀之间的书信或文帖。(P.3718《曹盈达写真赞并序》:“虽乃宠厚荣深,不失谦恭之操。处于平怀贵侣,常抱伯桃之谋。”)
五 理 投
巫蛊,谓武帝在甘泉宫,江充诈遣理桐木人五投听太子宫,而上武帝言太子宫有巫蛊气,遂掘之,得桐木,太子怨之,遂将兵围以充。(津艺:153-156)
按:《笺证》认为:“‘理’当为‘埋’ 之讹,‘投听’二字今改作‘于’,俟考。”笔者核对影印卷“理”字不误,左边构件作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0717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991.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赵家栋: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