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首都师範大学历史学院)

韩巍先生的《北大藏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初读》[1](下称《初读》)一文,在公布《鲁久次问数于陈起》释文的同时,还对简文的内容作了详细讨论。我们读了之后,对其中几处简文的释读稍有不同意见,现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1,道(导)头到足,百(体)各有笥(司)殹。【04-136】
《初读》将“道”读为“导”,但没有作出详细解释。我们认为简文中的“道”字当读作本字,用作介词,是“由”、“从”的意思。
传世文献中,“道”字用作介词的例子很多。如《史记·秦本纪》:“旋,(始皇)遂之琅邪,道上党入。”《索隐》:“道犹从也”[2]。《史记·高祖本纪》:“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集解》引韦昭曰:“道犹从”[3]。《汉书·东方朔传》:“君子道其常。”颜师古注:“道,由也”[4]。《汉书·淮南王传》:“诸使者道长安来。”颜师古注:“道,从也”[5]。在出土文献中,也可找到“道”字用作介词的例子。如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令毋敢遂(逐)夫父母及入赘,及道外取其子财。”整理小组注:“道,由”[6]。张家山汉简《奏谳书》:“诊毛北(背)笞紖瘢相质五(伍)也,道肩下到要(腰),稠不可数,其殿(臀)瘢大如指四所,其两股瘢大如指。”整理小组注:“道,由”[7]。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毛不能支治(笞)疾痛,即诬指讲,讲道咸阳来。”[8]“讲道咸阳来”,即讲从咸阳来。张家山汉简《奏谳书》:“婢曰:但(掸)钱千二百,操簦,道市归。”[9]“道市归”,是“从市归”的意思。
北大简的“道头到足”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的“道肩下到要(腰)”句式相同,两处“道”字的用法应当一致。“道头到足”,即从头到足的意思。这裏的“道”用作介词,不应读为“导”。
2, 规椐(矩)水绳,五音六律六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闲)皆存。【04-139】斲凿楅(斧)锯、水绳规椐(矩)之所折断,非数无以折之。【04-146】
“水绳”[10]一词,《初读》的解释是:“水即水準,用以取平,绳即垂绳,用以取直,它们和规矩都是工匠常用的工具。”作者在注释中,还援引《释名·释天》和《考工记》郑玄注进行论证。
我们认为,“水”与“準”可以通假,简文中的“水绳”可以直接读为“準绳”。《周礼·考工记·辀人》:“辀注则利準。”郑玄注:“故书‘準’作‘水’。”[11]孙诒让《周礼正义》引“徐养原曰:‘古音準与水同,可通用’”[12]。《考工记·㮚氏》:“权之然后準之。”郑玄注:“‘準’故书或作‘水’,杜子春云:当作‘水’”[13]。毕沅《释名疏证》:“‘水’不徒取‘準’义,可直用以为‘準’字”[14]。《广雅·释言》:“水,準也。”王念孙《疏证》:“水与準,古同声而通用”[15]。《汉语大词典》释“準绳”为“测定物体平直的工具。準,测平面的水準器;绳,量直度的墨绳”。
传世文献中常见“规矩”与“準绳”并举,如《孟子·离娄》:“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準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16]《管子·宙合》:“世用器械,规矩準绳,称量数度,品有所成。”[17]简文中“规矩”也与“水绳”搭配使用,这裏的“水绳”应即传世文献中的“準绳”。
3,不循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18](昏)墨(黑),喿(澡)漱絜(洁)齿,治官府,非数无以智(知)之。【04-152】
《初读》认为:“‘循’义为依循遵从。‘暋’,当作‘昏’之异体,秦汉隶书‘昏’字上部多写作‘民’,‘墨’读为‘黑’,敦煌汉简有《力墨》残简,‘力墨’即黄帝之臣‘力牧’,在马王堆帛书《十大经》中写作‘力黑’。本句是说官吏不顾清晨天色尚黑,即起身洗漱,处理公务,其所依据的‘数’当指漏壶一类的计时工具。”
我们认为,简文中“墨”字当读作“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155背作:“墨(晦)日,利坏垣、彻屋、出寄者,毋歌。”[19]刘乐贤先生引《释名·释书契》:“墨,晦也,言似物晦黑也。”[20]上博简(五)《三德》第一简中“晦”字写作“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21],白于蓝先生释为“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并认为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字“左下所从可能就是‘墨刑’之‘墨’字之省”[22]。刘洪涛先生认为“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字从月从黑省声,黑、晦古音极密切,此字应即‘晦’字异体”[23]。马王堆帛书《式法·徙》中的“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字,范常喜先生改释为“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并指出“‘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与楚简《三德》中的‘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是一字之异体,均应是楚地文字中的‘晦’”[24]。
“墨”属明母职部,“晦”属晓母之部,职、之对转,二字可作通假。简文中的“暋墨”可读作“昏晦”。应劭《风俗通·穷通序》:“《易》称‘悬象着明,莫大乎于日月’,然时有昏晦。”[25]“昏晦”是指光线昏暗的意思,简文中“不循昏晦”是指官吏不以天色是否“昏晦”作为起床时间的依据。《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诗中的“视夜”是指通过观察天色是否“昏晦”来判别时间早晚。简文中则强调“不循昏晦”,以“数”来确定起床时间。
4,外之城攻(工),离(篱)凿豪(壕)【04-132】
“斩”字,《初读》未作解释。我们认为“斩”字当读为“堑”。《说文·土部》:“堑,阬也。”《墨子·备城门》:“为斩县梁。”孙诒让《闲诂》:“斩,堑之省。《吕氏春秋·权勋》云‘斩岸湮溪’。‘县梁’即于堑上为之,后云‘塞外堑去格七尺为县梁’即此。”[26]
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徭役》:“县葆禁苑、公马牛苑,兴徒以斩(堑)垣离散及补缮之,辄以效苑吏,苑吏循之”。整理者注:“堑,动词,挖掘起保护作用的壕沟。”[27]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津关令》:“相国、御史请缘关塞县道群盗、盗贼及亡人越关、垣离(篱)、格堑、封刊,出入界,吏卒追逐者得随出入服迹追捕。”整理小组:“格堑,用作边界的深沟”[28]。《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注:“杨建对原释文‘越关、垣离(篱)、格堑、封刊’改读为‘越关垣、离格(落)、堑、封刊’。堑,防御用的壕沟。”[29]
北大简中“斩离凿豪”,与睡虎地秦简“斩垣离散”及张家汉简中“垣离格堑”语义相近,“斩”字当读为“堑”。“斩离凿豪”中的“凿”字与“斩”字字义相关,《墨子·备蛾傅》:“斩城为基。”孙诒让《墨子闲诂》:“斩,‘堑’之省,或云‘錾’之省。《说文·金部》:‘錾,小凿也’”[30]。
附记:小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刘乐贤先生悉心指教,谨此表示感谢!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5年4月21日02:56。)
[1]韩巍:《北大藏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初读》,《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50页。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388页。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第2866页。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第2148页。
[6]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7]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8]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9]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10]“水绳”一词在汉魏之际仍见使用。《周髀算经》:“商高曰:‘平矩以正绳’,赵君卿注:‘以水绳之正,定平悬之体’”。程贞一、闻人军注:“正绳:以铅垂绳之正校定水平线。”这裏的“水绳”与简文中“水绳”,词义是否相同,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11]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092页。
[12]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226页。
[13]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疏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07页。
[14]毕沅:《释名疏证》,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
[15]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2年,第157页。
[16]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485页。
[1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 第235页。
[18]《初读》释文中作“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
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注释中作“暋”。因未见图版,不知孰是。
[19]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7页。
[20]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66页。
[21]参见晏昌贵:《<三德>四劄》(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72)
[22]白于蓝:《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62第页。
[23]程少轩:《读 北大简<周训>首简小劄》(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26)。
[24]范常喜:《据战国楚简释马王堆帛书<式法>中的两个字》,《周易研究》2015年第1期。
[25]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314页。
[26]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1年,第502页。
[2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主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释文注释 第47—48页。
[28]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29]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10页。
[30]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1年,第565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156.html

以上是关于北大-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补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