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读北大汉简札记(二)

北大-读北大汉简札记(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北大-读北大汉简札记(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读北大汉简札记(二)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四)《选粹》刊布较为完整的《占産子》图,爲了说明问题,我们将此前《文物》公布的同一幅《占産子》图一併置于下:【1】

北大-读北大汉简札记(二)”和曾侯乙简中的“
北大-读北大汉简札记(二)”等从“外”得声的字时,曾详细讨论了“外”与“闲”字的通假问题。【9】
按,单从音韵上来说,“外”读爲“肩”之说可以成立,我们此前也信从此説。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外”在“人字图”上所对应的部位是手臂,而不是肩部(当然此种说法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秦人没有标错“丑、巳”两个地支在“人字图”上的位置。从“人字图”上来看,左右两幅图标注在手臂上的地支井然有序,不大可能出现两幅图同时标错的情况。同时 ,孔家坡汉简的标注情况似乎也可以证明睡虎地秦简“人字图”没有错误),但这样一来,就使得“外”读爲“肩”之说有些站不住脚。
看来“外”字之义怎么和手臂联繫起来,须重新考虑。陈剑先生来信告诉笔者,他疑此处“外”所指部位当是人的臂(混言之即手臂),其就是“内外”之“外”义。我们觉得陈先生的意见可从。《释名》:“臂,裨也,在旁曰裨也。”苏舆曰:“臂、裨双声,古音同在一部。《説文》:‘臂,手上也。’又云:‘裨,接也,益也。’《广韵》:‘裨,附也,助也。’凡物相附助者多在旁,臂在身两旁,与手有相附助之形,故云然。《文选·爲袁绍檄豫州文》注:‘裨师,偏师也。’训裨爲偏,偏亦旁也。俗以裨益之裨作裨,以偏裨之裨别造爲禆字,而在旁为裨之义几晦矣。”【10】可见,古人强调手臂的位置是在身体的“两旁”,起“附助”作用。因上揭之图皆是正面蹲踞的人形,所以相对于人体中间躯干部份的内侧来说,手臂悬挂在人体两旁,当然即是“外”侧。
又北大汉简简文“直耳者圣”,其中的“圣”字,亦见于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一四二简正陆:“丙寅生子,武以圣。”睡虎地秦简整理者认爲与睡虎地秦简《爲吏之道》四五简贰的“为人下则圣”中的“圣”字用法一样 ,读爲“听”,表示听从命令义。王子今先生参考顾颉刚先生对古籍中“圣”字的解释 ,认爲“武以圣”的“圣”表聪明义 。【11】陈伟武先生也认爲“武以圣”的“圣”字表聪明义,且不必破读 。【12】按王、陈二位先生的意见可以读通北大汉简简文。但小文成文后,陈伟先生来信告诉笔者,“圣”的本义,可能只是聪(明是目的功能〕,占文说“直耳者圣”,应该是有讲究的。我们认爲陈伟先生的考虑是有道理的。晏昌贵先生就曾经很好地讨论了古代儒家“圣”与“圣人”的观念 。【13】如此,简文“直耳者圣” 中的“圣”字作“聪”解似乎更为準确。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因北大汉简还在整理当中,我们以上所表达的想法都还不成熟,希望将来北大汉简陆续公布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意见。
附记:本文得到陈伟、陈剑二位先生的指正,在此一併致以谢意。
注释:
【1】北大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文物》,2011年第6期,封页附图3。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释文第206页。
【3】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88、189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3页。
【5】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竹简》,中华书局,释文第121页。
【6】湖北省考古研究所、随州市考古队:《随州孔家坡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76、177页。
【7】晏昌贵:《香港藏汉简<日书>中的“人字”》,简帛研究网,2003年6月5日首发。
【8】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87页。
【9】陈 伟:《车舆名试说(二则)》,简帛网,2011年4月1日,原载《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书局,2010年。
【10】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第74页。
【11】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84-285页。
【12】陈伟武:《秦汉简牍考释拾遗》,载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27-431页。
【13】晏昌贵:《郭店儒家简中的“圣”与“圣人”的观念》,《江汉考古》,2000年第3期,第86-91页。
(编者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597.html

以上是关于北大-读北大汉简札记(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