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易经-释“叚(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叚(假)”


(烟台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
清华简《保训》第8号简云:“昔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微)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中于河。”《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隶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作“叚”,即“假”[1]。视其字形,从石从刂(楚简“石”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刀”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当隶作“矵”。该字为“砌”的俗字,但此处不当读作“砌”。对该字的释读,歧见迭出,众说纷纭,是《保训》的一个争论焦点。以下试胪列诸说:
(1)读作“叚(假)”。从《释文》之说。李均明先生谓此字当由从“石”、从“刀”、从“又”的“叚”字简化而成,金文所见此字之“爪”形已演变为“刀”形,而“石”旁已省下面之“口”形,简文当释“叚”[2]。李零先生指出“叚”,古文字的写法是从石从刀,或加又于刀下,象持刀磨于砺石;《说文解字·石部》有“碬”字,训为“厉(砺)石”,这个字就是“碬”的本字[3]。徐伯鸿先生亦认为该字系“碬”[4]。徐在国先生引何琳仪先生对“叚”的阐释,指出上博三《周易》简54“王叚于庙”之“叚”字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可证何先生说之确。简文“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即“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之省形,释为“叚”,读为“假”,训借[5]。
(2)读作“刏”。陈伟先生认为该字似当释为“刏”,在《保训》此处应可读为“乞”,“乞”有求请之义,与“假(借)”义近[6]。林志鹏先生从之,认为惟可如字读(与“祈”通),训为杀牲衅鼓之仪式;简文“中”则指军旅所用建鼓,“祈中于河”即在“河”衅鼓誓师,后“微无害(害训为患),归中于河”,则为战胜后至河的报祭(衅鼓而藏之)[7]。
(3)读作“切”。姜广辉先生谓该字读为“切”,古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语,切磋琢磨是古代玉石加工的方法,引申而为反覆讨论问题,“昔微矵中于河”,意思是上甲微曾向河伯讨教,并同他反覆商讨最佳的复仇方案[8]。
(4)读作“格”。李锐先生指出这裏上甲微的“假中于河”,很可能当读为“格中于河”,“假”与“格”相通,格之义为度量、推究,也就是说上甲微由河(或在河附近地区)体会到了“中”的道理[9]。
(5)读作“加”。廖名春先生以为“假”当读为“加”。《论语·述而》:“加我数年。”《史记·孔子世家》“加”作“假”。《左传·桓公元年经》:“郑伯以璧假许田。”《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假”作“加”。简文“加”训为施[10]。
(6)读作“砌”。武家璧先生谓“矵”见《龙龛手鑒》、《四声篇海》、《正字通》等,谓“砌”之俗字。《说文》“砌,阶甃也。”“砌中”即以甃石垒砌成台阶状的“中”坛。坛中央可能立有定方向用的表杆,是谓“立中”或者“立极”。上甲微“砌中于河”就是在河滨或河伯之地堆石垒砌了一座“中”坛。“砌”有堆聚之义,故“砌中”亦可解释为筑坛聚众[11]。喜贞先生谓“矵”即“砌”,从“七”的声,“七”“利”“戾”质部,转韵通“立”。“矵中”即“立中”,在此有“号召”、“游说”之意[12]。
(7)读作“托”。赵平安先生谓“矵”在郭店简《语丛四》和上博简《容成氏》中作偏旁使用,从石声,可读为托,寄放之意[13]。
(8)读作“咢”。杨坤先生谓竹书“矵”字,当由各、咢声求之;简文“矵”当读为哗讼之“咢”,其字或作“谔”,故训多释为“直言”[14]。
(9)读作“质”。孟蓬生先生认为“假”字可能可以读为“质”,训为“抵押”[15]。范常喜先生从之,并作了详实的论述[16]。
以上诸说精义纷披,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许多思路。笔者窃以为对该字的释读当从古文字的谱系角度出发,查其演变规律,定其前世今生。笔者认为,该字隶作“矵”,读作“叚(假)”。“叚(假)”字,在此前刊布的上博简《周易》第54号简中已见,简文云:“王叚于庙。”“叚”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17]。何琳仪先生在《战国古文字典》中亦涉及“叚”字,何先生谓金文所见“叚”字从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石声,“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为两手相付之意,春秋金文所从的“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往往讹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形[18]。甚是。试看几例金文[19]:
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曾伯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簠) 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曾伯陭壶) 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克钟) 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禹鼎)
金文的“叚”字,象两手持石相付之形,皆用作假借之意[20]。诚如何先生所说,从石字从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曾伯陭壶、禹鼎等器铭文之“叚”,所从尚是“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克钟该部分已讹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此正是战国竹书“叚”字从石从刀的来曆,“刀”乃“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之讹。《说文》所引“叚”字古文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并引谭长说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尚可见右侧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之形,实与金文一脉相承。而周王叚戈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古玺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云梦龙岗秦简“假”字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云梦睡虎地秦简“叚”字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小篆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皆已承续“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之讹,然从又(《说文》即归“叚”于“又”)之形尚赓续金文,清华简《保训》及上博简《吴命》所见该字不从又,而上博简《周易》则从又,清华简《保训》及上博简《吴命》所见字形实际上正是上博简《周易》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之省形。“以下试就“叚(假)”字的字形演变作简单的归纳:
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曾伯陭壶)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说文》所引谭长说)→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曾伯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簠)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上博简《周易》)→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清华简《保训》)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上博简《吴命》)
由上所示,叚(假)”字的演变规律甚明,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乃“叚(假)”字之省形,自可成立。我们回过头看徐在国先生的观点,无疑是成立的。李学勤先生于《清华简〈保训〉释读补正》一文言“叚”字由于在其他清华简中找到“假路”于某地的文句而得证实[21],更给该字的释读增添了一颗砝码。《说文》云:“叚,借也。”此言上甲微向“河”借“中”,“中”之初义为旗帜,代指军队,可与古本《竹书纪年》上甲微向河伯“假师”对读,容另文详述。从字形的演变以及文意的疏通上看,该字读作“叚(假)”殆无疑义。虽则该字所从“刀”系讹误,然仍当隶作“矵”。相对而言,其他说法多未从字形演变的角度出发,而多追求通假,未免失之迂曲。战国古文字的通假现象虽然习见,但仍应当基于对字形的理解以及文字演变的宏观角度。
既然可以确认该字为“叚(假)”,我们再来看上博简《吴命》的该字。《吴命》第7简云:
古(故)甬(用)吏(使)丌(其)三臣,毋敢又(有)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避)速之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旗),敢告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日。[22]
整理者曹锦炎先生将该字隶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认为从刀,司声,当读为“视”;“司”、“视”古音相近,可以通假;“视日”见于包山楚简、《史记·陈涉世家》,《史记》中“视日”指“日者”之官,主占侯时日,以卜凶吉;而从《吴命》与包山楚简看,“视日”乃是对主事者的一种尊称。[23]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对释文重新作了校读,认为曹锦炎先生释作“避”的字当隶定爲“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今作“迟”,“迟速”文献屡见;而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字当隶定爲“斫”,疑“斫”是个从“斤”得声的字,此处可能读爲“视”,“视日”古书屡见,又见于上博四《柬大王泊旱》,然“视”与“斫”声母有一定距离,是否真如此读,不能肯定;另“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字,读作“期”。[24]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迟速之期”的解释优于原释文,可参见《左传》昭公十三年云:“既闻命矣,敬共以往,迟速唯君。”“迟”字见于此前的楚简,无疑义。而隶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作“斫”,仍有未安。此外,何有祖先生认同读作“视”[25];张崇礼先生读作“度”,认为“度日”犹言预定日期[26],后张先生对自己的观点有所修正,认为所释“度”字无误,或可读为“当日”,即“值日”,与“视日”义近[27]。
论者对《吴命》该字的理解同样分歧较大,其中读作“视”者为多。楚简(包括包山简)的“视”多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尤其是作“视日”的时候,用法较为固定。而从“视日”的涵义看,窃以为此处读作“视”未谛。李零先生指出:“楚简中的‘视日’是负责有关事务的当职官员,有点像齐国铜器和陶器上的‘某某立事岁’,是称某官莅政为‘立(莅)事’。”[28]而《史记》中“视日”指“日者”之官,暂且不管楚简的“视日”官职是大是小,总之是指人。季旭升先生指出,从“告”字的常见用法来看,“告”当动词用,其后有受词或补语时,其类型有三:
甲、告(于)人:如《左传》哀公十六年:“使下臣肸敢告执事。”《仪礼·士昏礼》:“某氏来妇敢告于皇姑某氏。”
乙、告事: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纥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吊。”
丙、告于地:《左传》僖公十六年:“王以戎难告于齐。”[29]
在《吴命》此处,丙类基本可以排除,我们固然也可以将“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日”理解作甲类的人,可以联系到《左传》的“敢告执事”。当然,要解决问题,不但要使释字圆满,还要使文意妥当。上文业已通过对《保训》该字的分析指出该字为“叚(假)”,我们不妨以“假日”的角度理解文意[30]。先秦文献中的“假”字,除了作“借”义外,还可读作“瑕”(过也),或作为语词。[31]金文多见“不叚”、“无叚”等语,皆读作“瑕”。《诗经·豳风·狼跋》云:“德音不瑕。”《诗经·大雅·思齐》云:“烈假不瑕。”或作语词。金文又见“弗叚”,传世文献作“不遐”。《诗经·大雅·抑》云:“不遐有愆。”即“不有愆”。此外,“叚(假)”尚可读作“嘉”、“嘏”、“遐”、“格”、“加”、“驾”、“瘕”、“贺”、“何”、“殷”等[32]。此处《吴命》的“假日”仍当理解作“借”。《离骚》云:“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颜师古《匡谬正俗》云:“此言遭遇幽厄,中心愁闷,假延日月,苟为娱乐耳。今俗犹言借日度时。”是为《离骚》之“假日”。我们再回到《吴命》。季旭升先生指出三使者说“毋敢有迟速之期”,语带威胁,所谓“迟速”,其实是偏义複词,意在“速”,其意思是肯定的,而不是等待对方的答覆[33]。这裏语气不容商量,“毋敢有迟速之期”,请立即开战。《吴命》下文第9简云:“自曙日以往必五六日,皆敝邑之期也。”是为对方的回应,语气亦颇坚定。二者皆围绕时间而言,而“毋敢有迟速之期”后接“敢告假日”,正是强调刻不容缓,能够很好地衔接文意,是可以验证上文将该字释作“叚(假)”的说法。我们再不妨引证与《保训》体裁相类的《逸周书》。《逸周书·文酌解》云:“三尼:一除戎咎丑,二申亲考疏,三假时权要。”黄怀信先生谓“假时权要”句意未明,“假”疑当作“遐”,远也,“时”,疑当作“势”,权势,二字并以音误[34]。潘振云:“假,因也。时,谓登庸之时。”丁宗洛云:“假是权要,似是因时制宜意。”[35]这裏的“假时”或可与《吴命》之“假日”合观。笔者认为,《吴命》的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与清华简《保训》的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一样,都释作“叚(假)”。

此外,在此前的楚简中亦出现与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相关的字,从贝。胪列如次:
包山楚简158:毕得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为右吏,于莫嚣之军,死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当。[36]
按:整理者释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作“厕”。
包山楚简161: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仿司马娄臣。[37]
按:整理者释该字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
郭店简《语丛四》25—27:一家事乃有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三雄一雌,三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一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一王母保三殹儿。[38]
按:裘锡圭先生释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疑读作“祏”,引《说文》:“宗庙主也”[39];李零先生读为“则”,指折算的办法[40];林素清先生读作石[41];张崇礼先生赞同裘锡圭先生后来的看法,读作“度”[42]。可谓歧义纷呈。
上博简《容成氏》39:汤闻之,于是乎慎戒登贤,德惠而不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三十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而能之。[43]
按:整理者释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待考。
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14:好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美以为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44]
按:陈剑先生直接隶作“矵”[45],准此,则视其同于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字。
《楚系简帛文字编》将包山简的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上博简《容成氏》的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隶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将郭店简《语丛四》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隶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又将包山简的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隶作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并不统一[46]。笔者窃以为以上诸字当看作一字,至少是相近的字,皆从石、从刀,从贝。其中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字上部多了一横,实际上,在金文的“叚”字中亦常多出一横,如曾伯陭壶所见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并不妨碍对字形的理解。徐在国先生认为均应隶定为“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为从贝,叚声,怀疑是“贾”字异体。上古音“贾”、“叚”均为见纽鱼部,《说文》:“椵,读若贾。”亦可为证。上博简《容成氏》“德惠而不贾”,谓德泽恩惠而不售。郭店简《语丛四》“一家事乃有贾”,“贾”疑读为“故”。包山楚简158的“贾”为人名。包山楚简161的“贾仿”似为地名或机构名。[47]“贾”、“叚”音近,徐在国先生的看法是值得重视的,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该字从贝从叚,通作何字,需要做到协调以上辞例。然论者对上述辞例的理解亦是多歧,龃龉难通。上博简《周易》第42号简云:“王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假)于庙。”“易经-释“叚(假)”
易经-释“叚(假)””通作“假”。[48]“假”亦与“恪”相通。此外,“假”与“贺”、“嘉”通,“贺”、“嘉”亦相通[49],笔者窃以为这个从贝从叚的字可读作“贺”或“嘉”。然否,尚待进一步的验证。
附记:在2010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18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顾史考先生提交了《“矵”字读法试解》一文,笔者此前一时无法知见。撰就以上内容之后,笔者购到《古文字研究》第28辑,得睹该文。顾史考先生指出,平心而论,将释作“叚”之省写较为有理,认同徐在国先生的看法。继而《语丛四》所见字或可视为“贺”字之异构;《容成氏》所见字亦当为“贺”,读如“货”;《孔子见季桓子》所见字当读为“加”,用作“加美”;《吴命》所见字或读为“暇”,用作“暇日”(见顾史考:《“矵”字读法试解》,《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96—503页。)可谓与笔者上述暗合,爰补一笔。
(编者按:[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文物》2009年第6期。
[2]李均明:《说清华简“假中于河”》,《中国文物报》2009年7月17日。
[3]李零:《读清华简〈保训〉释文》,《中国文物报》2009年8月21日。
[4]徐伯鸿:《说“微矵中于河”句中的“矵”字》,xbh1947@126的博客,http://blog.163.com/xbh1947@126/blog/static/73027094200992662748734/,2009年7月6日。
[5]徐在国:《说楚简“叚”兼及相关字》,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3,2009年7月15日。
[6]陈伟:《“刏”字试说》,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26,2009年4月15日。
[7]林志鹏:《清华大学所藏楚竹书〈保训〉管窥——兼论儒家“中”之内涵》,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34,2009年4月21日。
[8]姜广辉:《〈保训〉十疑》,《光明日报》2009年5月4日。
[9]李锐:《上甲微之“中”再论》,孔子2000网“清华大学简帛研究”专栏,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045,2009年6月24日。
[10]廖名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初读再续》,孔子2000网“清华大学简帛研究”专栏,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031,2009年6月21日。
[11]武家璧:《上甲微的“砌中”与“归中”——读清华简〈宝训〉(之二)》,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47,2009年5月7日。
[12]喜贞:《楚简释读练习——〈保训〉》,简帛研究网,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2009/xizhen002.htm,2009年6月28日。
[13]赵平安《〈保训〉的性质和结构》,《光明日报》2009年4月13日;赵平安:《关于〈保训〉“中”的几点意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829,2009年6月25日。
[14]杨坤:《〈保训〉上甲微“矵中于河”平议》,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4,2009年7月15日。
[15]参见刘国忠、陈颖飞:《清华简〈保训〉座谈会纪要》,《光明日报》2009年6月29日。
[16]范常喜:《战国楚简“矵”字述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298,2010年11月2日。
[17]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18]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上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47页。
[19]参见戴家祥主编:《金文大字典》,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315页;容庚编着,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2页。
[20]戴家祥主编:《金文大字典》,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316页。
[21]李学勤:《清华简〈保训〉释读补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22]曹锦炎先生释文,参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页。
[23]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20页。
[24]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吴命〉校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77,2008年12月30日。
[25]何有祖:《〈吴命〉小劄》,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31,2009年1月2日。
[26]张崇礼《释〈吴命〉的“度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54,2009年1月14日。
[27]参见《释〈吴命〉的“度日”》的跟帖。
[28]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86页。
[29]参见季旭升:《也谈〈容成氏〉简39的“德惠而不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81,2009年1月26日。
[30]徐在国先生此前业已指出,与笔者观点相合,参见徐在国:《说楚简“叚”兼及相关字》,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3,2009年7月15日。
[31]钟旭元、许伟建编着:《上古汉语词典》,海天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32]参见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版;白于蓝编着:《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许伟建:《上古汉语通假字字典》,海天出版社1989年版。
[33]季旭升:《也谈〈容成氏〉简39的“德惠而不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81,2009年1月26日。
[34]黄怀信撰着:《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35]皆参见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36]参见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
[37]参见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
[38]参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218页。
[39]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40]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页。
[41]林素清:《郭店竹简〈语丛四〉笺释》,《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页。
[42]张崇礼:《郭店楚简〈语丛四〉解诂一则》,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44,2007年4月7日。
[43]参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
[44]参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5]陈剑:《〈上博(六)·孔子见季桓子〉重编新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383,2008年3月22日。
[46]参见滕壬生编:《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7]徐在国:《说楚简“叚”兼及相关字》,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3,2009年7月15日。
[48]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49]参见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669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027.html

以上是关于易经-释“叚(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