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机借力苏-27腾飞(2)

上世纪50年代,苏联按半价和成本价向中国出售了4000多架战斗机,提供了配套的航空工业设备,并派出专家协助建设,使中国能仿造出拥有先进技术的米格-17和米格-19。 19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但赫鲁晓夫为了在战略上重新争取中国,于1961年又提供了米格-21战斗机样品和技术资料。 1962年古巴发生导弹危机,赫鲁晓夫抱怨中国对其不表示支持,停止了对中国供应航空装备。 中国空军依靠苏援,战机性能曾一度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却存在着内在的脆弱性。苏联援华的底线是不涉及飞机设计领域,苏联一旦停止供应装备,中国航空工业科研基础薄弱的弱点便显现出来,国内作战飞机的发展进入了近20年的停滞期。 毛泽东晚年虽然提出要把尖端武器搞上去,却因极“左”的指导思想,无法提升航空业水平,60年代和70年代上马的十几种机型,都因技术不过关而下马。 结果,中国空军战斗力水平逐步降到世界十强之外,战机性能甚至落后于周边的台湾地区和印度,保卫国家安全的战略威慑力量主要靠“两弹”(导弹、核弹)和庞大且装备落后的陆军。 但在边海防斗争中,这一威慑却无太大作用。如南海周边国家抢占南沙群岛时,中国因歼击机作战半径不够而鞭长莫及,除谴责外难以采取实际行动来制止。 直至80年代前期,中国空军的主力作战飞机一直还是仿50年代苏联米格-19而制成的歼-6,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拉大到将近30年。空战中主要靠技术取胜,落后一代的战机与强手交锋,会出现“找不到、打不着”的情形,甚至只能成为敌机的靶子。当时,笔者就常听一些飞行员感叹:“现在我们装备的飞机,给美、苏的三代机当靶机都不够格!”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领导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差距。1979年1月18日,邓小平特别强调:“不管如何,今后作战,空军第一。陆军、海军、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否则,什么仗都打不下来。”在陆地游击战起家的众多中国领导人中,邓小平有这样的认识,可谓凤毛麟角。 当时,中苏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中国空军曾试图采购英国的“鹞式”和法国的“幻影-2000”战斗机,但因对方索价太高,加之北约的装备标准与中国的苏式标准不同,最终未能谈成。 1986年,中国启动了自主研制歼-10的工程。 同时,鉴于国内科技基础落后,中国又达成了同美国合作改造歼-8Ⅱ的“和平珍珠”计划。这一项目在美国启动后屡遭拖延,至1989年夏天又遭到单方面中止,中方已付出的3亿美元投入血本无归。 也就在1989年,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苏联军方主动提出,愿对华出售先进战机。这使中方再度把引进先进战机的希望,投向刚修好的昔日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