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吕蒙正为相的经历介绍

吕蒙正-吕蒙正为相的经历介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吕蒙正-吕蒙正为相的经历介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吕蒙正为相的经历介绍

吕蒙正为相

吕蒙正是北宋初期的着名宰相,担任了太宗、真宗两代皇帝,是两朝元老。吕蒙正为相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先后担任了三次宰相,这一情况在宋朝除了他只有之前的赵普,就是帮助赵匡胤以宋代后周的开国功臣,还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

吕蒙正-吕蒙正为相的经历介绍

吕蒙正画像

吕蒙正为相前,有整整十二年是在担任各级官职,从底层官员做上来的并非一朝蒙受恩宠就平步青云之辈。他在33岁时参加科举高中状元,从此不入官场,最早的官职只是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将作监丞是从六品下,掌管了皇宫建筑、刺绣、器具等的制造,而通判也就是地方行政长官的一个副官,管理各种事项和监督长官。

因为吕蒙正自身有德有坚持,所以得到了皇帝以及赵普等人的赞许和认可,在李昉被罢免宰相后升任为宰相。不过没过多久,吕蒙正因为母亲去世而去守丧,所以就解除了宰相职务。不过三年的守丧时间还未满,他就被朝廷重新起用成为宰相。

后来,宋沆上奏疏违逆皇上旨意,因为是吕蒙正妻子的族人,所以他也受到了牵连,宰相之位被罢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李昉重新为相。不过后来李昉又再次被罢免,所以吕蒙正第三次担任宰相,同时礼部尚书的职位仍然继续。

而等到宋太宗驾崩,真宗继位后仍然沿用吕蒙正为相,还给他加封,之后他还成为了太子太师,封爵徐国公。

吕蒙正建噎瓜亭

“吕蒙正建噎瓜亭”的典故据说是出自北宋邵伯温所作的《邵氏闻见录》一书,作者生活的年代比吕蒙正只晚上一百年左右,所以记载的故事可信性还比较高。“噎瓜亭”的确就是一个亭子,“噎瓜”是它的名字。

吕蒙正-吕蒙正为相的经历介绍

吕蒙正戏剧照片

原文很短,只有七十几个子。“吕蒙正于龙门时,一日行易水上,见卖瓜者,意欲得之,然无钱可买。其人偶遗一枚于地,公取而食之。后作相,买洛阳城东南,下临伊水,起亭以“噎瓜”为名,不忘贫贱也。”

“吕蒙正建噎瓜亭”的故事发生在他还未高中状元前,那时候的吕蒙正非常贫困。故事说,吕蒙正当时正在洛阳龙门,应该是读书求学。有一天他在易水河边走过,看到有个商贩在卖瓜,他很想买一个瓜来吃吃,然而他贫穷得连买一个瓜的钱都没有。恰好,那个商贩偶人把一个瓜遗落在地上,吕蒙正见到了就捡起来吃了。后来他官至宰相,就在洛阳城的东南买了一块地,在临近伊水的地方,建造一个亭子,以“噎瓜亭”,来警示自己不要忘记当年贫贱时候。

人说不能忘本,就是指富贵了发达了不要忘记过去贫穷为此奋斗时候的精神和品质,也可以说是指要知恩图报。就故事来看,吕蒙正建造这个噎瓜亭就是要警示自己不要忘本,至于有没有像韩信千金谢一饭那样对那个瓜贩报恩就不得而知。也正是吕蒙正一直保持自己的本质,“富贵不能淫”,所以才能三次为相,官居高位。

吕蒙正劝世文

所谓吕蒙正劝世文,其实就是他的《破窑赋》,又名《寒窑赋》或者《劝世章》。把这篇赋称为吕蒙正劝世文是因为他在文末写了一句“吾敬为此劝世文也”。

吕蒙正-吕蒙正为相的经历介绍

吕蒙正《寒窑赋》雕刻

这篇文章有两个版本,文字不尽相同,但内容相似,主题也一致。其中一个版本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开篇,说蜈蚣有上百只脚,却还不如没有脚的蛇走得快;雄鸡翅膀很大,但不像乌鸦那样能飞;马虽然可以行千里,但没有骑着驾它就不会自己到目的地。所以同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如果没有运气和机遇就一样不能实现。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27870.html

以上是关于吕蒙正-吕蒙正为相的经历介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