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帅不可恃,清政府还有一条路可以试探,就是进行外交努力,争取西方国家的帮助。初看起来这还是有希望的,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使中国的辽东半岛失而复得。当三国公使将这一结果告诉总理衙门的庆亲王等官员时,“亲王大臣们感到乐不可支,他们表示感恩不尽,情义非常动人”。但好运只是到此为止,日本采取“对三国完全让步,对中国一步不让”的决策,继续压迫中国及早换约,西方国家也是这样劝告。随之中国的外交努力转向保台,这一行动是一些大臣自行策划,主要筹划者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他想的办法是把台湾抵押给美国或英国,一来杜绝日本割台,二来可获得一大笔借款。抵押的酬劳是给予外国在台湾修路、开矿或是商务的利益。但他通过外交使节在国外的交涉却是毫无成效,还遭到嘲弄。英国将这个设想比喻为“好像是向一家已破产的、被抵押给另一个人的地产业提供贷款”。情急之下,张之洞甚而提出可以给列强更实际的好处,“大国虽不图钱财,断无不图土地之理”,为此还开出不小的价码:“朝廷若肯以回疆数城让俄,以后藏让英,以云南极边地让法,三国同助,则不唯台湾可保,倭约竟可全废,断无战事。”这种挖肉补疮的想法既不可行,也很荒唐。
在踌躇无计之时,光绪茶饭不思,“以和约事徘徊不能决,天颜憔悴”,痛苦到了极点。雪上加霜的是此时在津沽一带连日暴雨,引发海啸,水高六七丈,为百年来所未有。当时还是一名清兵的冯玉祥回忆:“飓风袭来,立刻发生海啸,大风大雨,翻江倒海。海浪拼命地往陆地上奔腾倾注,低洼的地方都成泽国。”天灾对清军营地造成了严重破坏,成了压垮清廷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光绪在得知发生海啸的当天,决定批准《马关条约》。在换约后发布的朱谕中,他将“天心示警,海啸成灾,沿海防营都被冲没,战守更难措手”列为批准条约的理由之一。5月2日,光绪“绕殿急步约时许,乃顿足流涕,奋笔书之”,在和约上签字。次日,清廷在和约上盖上国玺,条约在换约后生效。
客观而言,李鸿章在当时中国的官员中是最懂洋务的。在他出使日本的随员中,伍廷芳、马建忠等都是留学国外、精通外交的人才。他还雇了美国人科士达为谈判的法律顾问。而且他也极力与日本代表磋磨争辩,做了很大的努力,也有明显的成效,如减少了赔款,缩小了割地等。但他在外交上的基调是软弱的,目的是要速成和约。在他遭日本暴徒刺杀时,不敢以此为契机停止谈判,只是被动地接受日方在停战问题上作出有限让步。另外是密码被日本破译竟不知,使得中国使团无密可保,在外交交涉中总是处于下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春帆楼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隐痛之地。17年后的1911年,梁启超曾去春帆楼凭吊,百感交集中赋诗一首:“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