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是一种现象,代表着汉人士大夫崛起,帮助清朝打灭太平天国。与曾国藩同时,甚至还稍早一点的江忠源、胡林翼、王鑫,以及曾国藩之后的左宗棠、李鸿章,甚至包括吴长庆、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等人,都是这个时代湘军现象的体现者。
曾国藩能够作为这一现象的代表,不仅因为当时他的官大,也不是仅仅因为他的道德学问好,主要是因为他对清朝的统治机器的弊病看得比较清楚,他麾下湘军的制度建设做得好,成为当时“新军”的模板。在总体的战略选择上,他也高人一招。
八旗兵的废弛,早在乾嘉之间,就已经比较明显了。清朝的旗兵制度,让旗人不工不农不商,专心当兵,自有钱粮可以养活家小。这样的铁杆庄稼制度,在承平日久的环境下,里面的人要想不成废人的确很难。
同时,尽管清廷入关之后实现了满汉分隔制度,但自皇帝开始,没有人能挡得住汉文化的魅力。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在满人入关之前,一部《三国演义》,就已经风靡了满洲各部,进关后汉文化的说唱文学,很快就征服了八旗子弟。而满人的上流社会,则被昆曲、诗词歌赋所倾倒。所以,尽管皇帝不停地强调满人要保持原来的部落骑射文化,但部落文化却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更何况,即使满人不会过日子(钱来得容易,没法会过日子),欠下一屁股债,最终皇帝都会替他们还。同理,就算八旗兵不善骑射,也受不了什么大不了的处罚。自己人对自己人,总是下不了狠手。八旗兵的不中用,到太平天国兴起时,已经无法挽回了。
八旗兵,汉人比不了。曾国藩练湘军,比的是汉人的绿营。
绿营兵实际上是世袭兵,平时驻扎在各地,充当地方警察,战时临时调集,由朝廷任命将领,领命出征。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本质上,跟积弱的北宋兵制区别不大。
而且这种兵,自成体系,平时的统带者,没有地皮可刮,只能喝兵血,克扣军饷。兵不足额,甚至严重不足额,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世袭为兵,强弱无从挑选,训练早成形式。只要一支队伍有几个能耍把式的,上级若来点校,则临时雇人站班,耍把式的做好表演,再打点好了点校大员,一切OK。士兵们则把打仗,作为捞一把的天赐良机。这样的兵,上了战场,则扰民害民有余,作战基本没戏。
每次打仗,将领们最擅长的游戏,就是杀良冒功,揽功推过,谎报战绩。两次鸦片战争中,充斥了这样的戏法,最后实在演不下去了,只好皇帝出面,赔钱了账。只是,对于洋人,还可以用赔钱、割地、开放口岸来应付,但对于太平天国,则任何妥协都没用。人家不仅要你的钱,还要你的命、你的江山。
曾国藩等人,大多是老于宦海的人物,他们深知清朝兵制的弊病。另起炉灶,编练新军,必须洗心革面,一改旧章。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其实,绿营的病,也是朝廷的病。朝廷固执兵为国有的体制,分隔兵将,为的就是防止武人,尤其汉人的武将擅权,形成不稳的因素。但是,这回长毛造反,火烧眉毛,曾国藩顾不得忌讳,皇帝也只能暂时放下心病,放任曾国藩们去闹。
实际上,湘军的编练,正是针对绿营毛病去的。大路数,是在抄戚继光的旧稿:用山野乡民,编练一支兵为将有的队伍。史家一直称道湘军的营制有独到之处,制度的优势是战胜太平军的最大保障。
其实,湘军的营制,基本上跟绿营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以营为基本单位,营的规模,也大体上在500人左右。其官佐,也跟绿营一样,无非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