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八字成语形容刘邦在项羽军营里的情形 刘邦团队建设的历史典故

目录导航:

  1. 用一个八字成语形容刘邦在项羽军营里的情形
  2. 恩大成仇的历史典故
  3. 刘邦张良有关的典故
用一个八字成语形容刘邦在项羽军营里的情形

八字成语:身处绝境。
刘邦在项羽军营里,陷入了绝境之中。他身边的人都已经离去,只剩下他孤身一人。他的处境非常危险,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可能导致他的死亡。但是,刘邦并没有放弃,他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不断寻找逃脱的机会。最终,他成功地脱离了项羽的控制,并开始了自己的征途。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绝境,只要保持清醒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八字成语:身在福中不知福。
刘邦在项羽军营里,虽然身处敌人营中,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福利。他身边的人大多都是反对项羽的,因此他有了一些人的支持,这给了他一个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他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反而浑浑噩噩地过着每一天,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做出任何的计划和安排。这种状态就像是身处福中,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了福利一样。因此,他需要及时觉醒,把握机会,才能在日后的事业中更上一层楼。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解释】: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秦朝末年, 各路起义军中有两支最大的力量, 这就是刘邦和项羽的队伍.

他们曾经约定, 谁先攻下秦朝首都咸阳, 谁就在关中一带为王.

结果, 刘邦先攻破了咸阳, 控制了函谷关.

项羽因此非常生气.他想我有四十万大军还没称王, 你十万人马居然称王啦! 於是要找刘邦决战.

项羽的一个远房叔叔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听到这消息, 他连夜告诉张良, 劝他赶紧离开.张良不愿背叛刘邦, 经张良介绍, 刘邦热情地接待了项伯, 并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劝刘邦亲自去向项羽解释、道歉, 以避免这场大战.

第二天, 刘邦带着一百多人亲自去鸿门向项羽陪礼道歉.项羽的谋士范增劝项羽在酒宴上除掉刘邦.宴会上埋伏了一批武士, 约定项羽一举杯, 就立即动手.

在宴会上, 刘邦对项羽态度谦卑, 处处陪着小心.那项羽是个直性子, 被刘邦哄得渐渐高兴起来, 根本不再想杀他了.所以对范增的几次示意, 都没有反应.

范增眼看没按计划进行, 就把项羽的堂兄弟项庄找出来说: ”项王太仁慈了.你快进去借舞剑为名, 趁机杀了刘邦.”

项庄回来便到宴会上敬酒, 并请求让他舞剑助兴.只见剑光闪闪, 项庄越舞越靠近刘邦.项伯担心出事, 对项羽说: ”一人独舞, 兴致不高, 让我和他对舞吧! ”项伯也拔剑起舞, 暗暗地用自己的身体挡着刘邦, 使项庄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张良看到这种情况, 赶忙出去对刘邦的武将樊哙说: ”现在项庄舞剑, 他的用意就是要杀沛公啊 (原文是“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 ”

樊哙一听, 立即拿起武器, 闯到宴会上.

在张良、樊哙的保护下, 刘邦终於借机离开宴会, 安全地回到自己的军营.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的故事.后来张良说的”今者项庄舞剑, 其意常在沛公也”演化成了”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的成语.”沛”本是地名, 刘邦曾在那里做过官, 所以沛公指刘邦.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行动或言语隐约针对某一个人.

恩大成仇的历史典故

1、“大恩即大仇”这句话有个故事来源,在唐代唐肃宗在位时,有个名叫李勉的岭南节度使,他当年曾任开封尉一职。在任上时,曾放走了一个囚于狱中的刺客。

数年后,李勉客游河北,偶然遇到这位当年的囚徒。故囚见到当年的救命恩人,不由分说将恩公李勉拉到家中盛情款待,并私下和结发妻子商量:“此活我者,何以报德?”

妻子说:“偿还千匹可乎?”

故囚说,不行不行,一千匹布不足以报答救命之恩。

妻子又说:“两千匹可乎?”

故囚仍然摇头,说,还不够。

妻子就说:“若此,不如杀之!”

幸得此家仆人密告,李勉才免于一死。

刘邦早年常带狐朋狗友到兄长家蹭饭。大哥去世后,刘邦一如往昔,大嫂对此非常厌烦。有次刘邦再次带人来蹭饭,其嫂就不停的刮着锅底,假装饭已吃完。

客人走后,刘邦入厨房,见锅中还有饭,因此怨恨其大嫂。

刘邦称帝后,封建众子侄为藩王列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刘信。

刘太公问刘邦,刘邦对曰:“某非敢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

经刘太公敦促下才封刘信为羹颉侯,羹颉之意为用勺子刮锅底。

刘邦张良有关的典故

1、运筹帷幄

刘邦称帝后,曾问群臣自己为何得天下。高起、王陵都称赞他是因为大仁大义。刘邦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并认为,自己能任用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因此得天下。

2、退隐黄袍

山相传汉相张良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即寻其师黄石公居住的通城县张师山。张良在张师山相距约50公里处访得一风景宜人的黄袍山隐居下来,张良并修建了“良山道观”,在道观不远处创办了“伐桂书院”,以授当地孩子文字。黄袍山后人为了纪念张良,为其修建了圮桥和石墓。

3、暗度陈仓

张良送刘邦到褒中。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这样,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略定三秦,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一个“明烧”,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张良是刘邦重要的谋臣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奇世功勋。刘邦称赞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因而张良被封为留侯。但是张良却是个淡泊名利、成功不居的君子他谢绝了赐封和利禄却独自逃避到镇安这个深山野林里隐居起来。刘邦听说他隐居的地方叫北阳山便亲自骑马去探访张良甚是感动自知所隐居的北阳山系荒蛮之地偏僻吊野道路艰险圣驾不堪其苦便遣人于镇安县城东15公里今铁厂乡庄河村拦住圣驾马队故称此地为“拦马河”。

刘邦要见张良恳请张良回朝辅政并以功名官爵金钱美女许诺。张良却捎来书信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你封我留侯足矣。人生短暂何若贪图荣华富贵?”坚辞不出刘邦执意要见到张良井威胁说不见到张良就不回京都。张良无奈 只得在月西乡的剑锋垭下拜见了刘邦。从此剑锋垭下的小山梁就叫“等驾梁”。

君臣二人一道同行。他们一边欣赏着山峦起伏、风光如画的美景一边交谈。不知不觉二人便来到了南阳山下的河边。这儿景色极美危岩陡石夹河而立形成深峡幽谷。河床怪石嶙岣凸凹奇崛河水又陡又急形成一个又一个险滩而陡峭的南阳山耸立于河岸与小河俯仰相映。君臣二人赏完了美丽壮观的山水就在这里依依惜别了。这条河也因此叫做“落驾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