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历史上,雍正皇帝是篡位的吗?、、这都被谕为清史三大迷案之一了。谁能回答啊如题,谢谢了
- 雍正是被甄嬛毒死的历史有甄嬛吗
- 雍正王朝历史地位
- 历史上雍正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 胤禛历史原型
- 历史上对雍正的评价
雍正是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的啊。关于正大光明匾后遗诏的传说那是不相符的啊。虽然清朝的皇位遗诏是放在正大光明匾的背后。正如野史记载的一样。野史上说的是传位十四贝勒,就这点就漏洞百出啊。以前所写的数字是十四吗?应该是拾肆啊。如果康熙要传位给十四贝勒,那写的就是传位拾肆贝勒。想想那位那么牛啊。能不着痕迹的把拾改为于啊。这是不靠谱的啊。
雍正是被甄嬛毒死的历史有甄嬛吗雍正帝是清朝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于1722年出生。他在康熙帝去世后,于1723年继位为皇帝,一直统治到1735年逝世。关于他死因的说法众说纷纭,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是被甄嬛毒死的。
甄嬛是古装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人物,她并没有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虽然该剧以清朝宫廷为背景,但很多情节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不能当作历史事件来看待。因此,关于雍正死因是否与甄嬛有关,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实这一说法的真实性。
没有
历史上甄嬛没有害死皇上。雍正皇帝被甄嬛所杀,是《甄嬛传》中为了推动电视剧的情节,虚构出来的内容,历史上真正的雍正皇帝是因为暴病而去世的。根据《清世宗实录》里面的记载,雍正皇帝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的时候在圆明园中得过一场病,在生病后的两天,也就是1735年的八月二十三日子时的时候,雍正皇帝突然病情严重,在深夜子时的时候就去世了。
雍正王朝历史地位雍正在清朝的历史上看似是微不足道,但是他却在清朝的两个关键时期起到了承接与过渡的作用。他上承父亲所创立下的康熙盛世下启自己的儿子所打造的乾隆盛世。
他可以说承受了大清朝三位皇帝的压力,以至于他的父亲与儿子执政时间都要比他长上许多。 不过虽然雍正皇帝执政仅仅有十三年的时间,但是他却为乾隆打造乾隆盛世做好了最初的铺垫。不过这一下就直接将雍正推向了风口浪尖,后世的我们在面对雍正这个人的时候不由得表达出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雍正很伟大,一种是雍正很残忍。
伟大的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至于残忍这一方面应该用更准确的一个词“狠毒”。人都说:“虎毒尚且不食子。”然而雍正却做到了老虎都做不到的事情,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畜生都不如。为了让乾隆即位并且在之后王权不受威胁,他选择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都没有做的事:杀了自己的儿子。
其实事物都有两面性,雍正之所以这样做是吸取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教训。他默默的为清朝承受着他所必须要承担的一切责任。
雍正王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之治,使得康、雍、乾三朝得以持续发展,成为大清帝国的鼎盛时期。
雍正执政期间锐意改革,实行了摊丁入亩政策,成功清除了古代历史上征收了几百年的人口税的弊端。更实行了耗羡归公和养廉银政策的创举,具有现代财政预算、财政管理的重大意义!
统观雍正王朝应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王朝。
历史上雍正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回答:历史上雍正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雍正是满清历史上一个能干的皇帝。近代对雍正评价转趋正面,赞扬其励精图治,革新吏政、活络经济、提升民间生活水准的政绩。
清史学者孟森赞誉:「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又说「其英明勤奋,实为人所难及」。
日本文化首都京都大学历史教授盛赞雍正节俭支出,称「雍正朝后宫一年支出费少于明朝万历帝后宫一天支出费用」。
胤禛历史原型历史原型是雍正皇帝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的历史原型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在位期间政绩卓著,勤于政事。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
历史上对雍正的评价1、能力强。雍正上位后,始终牢牢把控着权力,没有出现专权和皇位受到威胁的问题,稳稳地驾驭着政局。为掌握实情,建立密折制度,赋予中下级官员直接奏报的权力,畅通了皇帝获取真实情况渠道,遏制了大臣欺上瞒下习气,同时也起到了群臣之间相互制约之效。为提高办事效率,设立军机,架空内阁,集中皇权,大事由皇帝和极少数的大臣决策。推行“改土归流”的制度,把土司酋长世袭改为由政府任命流官来管理,收回了土司们的特权,强化了祖国的统一。颁布了摊丁入亩的政策,使百姓负担的赋税更趋合理,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吸取老爹康熙教训,建立秘密立储制度,确保了皇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力度大。雍正做事一向力度大。追讨国库欠款就是例证。上任伊始,就向欠国库钱的王公大臣们开炮,他下令:“凡是康熙朝宽宥者,我一个都不宽恕!”并表示无论是谁绝不姑息,不但追缴,还要严肃处理。对欠款最多的、跟自己不错的原先管过内务府的老十二胤裪,命其拍卖家产还账,爵位从多罗郡王降成固山贝子。欠钱仅次于胤裪的老十胤,直接抄家,并圈禁。对此,老十三来讲情,他说:“尔若不能清查,朕比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查,朕必亲自查出!”大家知道,雍正与老十三交好、也最器重他,为此差点翻脸。足见雍正只讲工作,不讲情面。
3、工作勤。雍正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真的做到了。他非常勤政,在位十三年中,几乎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觉。一年之中,只有生日、过年等为数不多的几天里才会休息。十三年间,在奏折之中批写了一千多万字的批语。召见大臣7200多人,其中文官5800余人,武官在1400多人,这个数字是相当庞大的,因为不是集体会见,而是单独召见。
4、生活俭。雍正一生生活比较节俭、简单。没有像他的儿子乾隆那样好大喜功,讲排场,算是比较低调的。相对来说,他也没有那么大兴土木修建很多的离宫别苑,也没有后宫佳丽三千,更没有像乾隆那样六下江南,耗费国家钱财。
5、成果丰。雍正统治的十三年间,没有大的天灾,百姓生活安稳富足。没有出现大奸大恶大贪的权臣,对外用兵比较顺利,获得了几次辉煌的胜利。工农业生产发展稳有升。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国库从康熙晚年的七百多万两剧增到五千多万两。以反贪为突破口的吏治整顿成效显著,大批贪官污吏打下去,大批清廉能臣用上来。国家治理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