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亮的发明有什么(2)

首先是火烧博望,这是诸葛亮出山为刘备立下的第一桩战功,诸葛亮巧妙的运用了兵不厌诈的计谋,使赵云诈败,骗取夏侯淳进到博望,之,便用一把火将博望烧的透透的。然后是新野,这是在和曹操对战的时候,诸葛亮再次利用火攻,趁着火势将曹操内部打散,这样一来,便能够杀他个措手不及,最后,曹操打败。在之后,便是火烧赤壁,基本上这是所有人都熟悉的,然后,还有的是火上藤甲军,也就是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时候,故意的任由孟获使用藤甲军来抵抗,等到最后,诸葛亮便将孟获引到山谷中,来个火烧藤甲军,最后,使得孟获心服口服。

有人就说,诸葛亮这种火攻的方法有时候太过惨烈,就连诸葛亮自己都会这样觉得,但是,对付敌人的办法就是越迅速越好,火攻就完全的满足这个条件。

诸葛亮出师的原因究竟为何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这是诸葛亮先生著写的《出师表》中的开篇第一段话。这句话就讲述了诸葛亮出师的原因。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剧照

可以说,《出师表》完全的概括了诸葛亮先生出师的原因,包括诸葛亮为他做了什么样的努力。首先,开篇先说,先帝创业建国达到一半便驾鹤先去,诸葛亮想要完成先帝统一天下的意愿,但是现在蜀中并没有能人善士,收复中原又迫在眉睫;其次,诸葛亮是为了报恩于先帝,报答先帝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所以诸葛亮要出师北伐,完成先帝光复汉室的遗愿。

在出师表中有写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先帝在世时常常和“我”讨论当下时势,并且,是先帝三顾茅庐请“我”出山,所以“我”一方面会感谢先帝,更重要的是我会追从先帝的遗德,帮助先帝完成光复汉室。这是诸葛亮上表出师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刘后主刘禅是一个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的开明能干的君主,所以,诸葛亮就想着上表出师,一方面表达自己对先帝的报答,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不管主君怎么样,“我”诸葛亮都会认认真真的帮助您,一起光复汉室。

《出师表》一文,主要是诸葛亮出师北伐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所以,在文中,不仅谢了自己出师的原因、目标,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更是劝诫后主要继承先帝的遗志,最主要的还是向后主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说:亲贤臣、远小人等等。整篇文章言语委婉恳切,是篇好的文章。

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到底在哪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提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在河南南阳隐居?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呢?

卧龙岗

卧龙岗

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一直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研究的问题,其实,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结论,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就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知识这样一查看,我们可以知道,但是的“南阳”其实说的是“南阳郡”,隆中则是南阳郡的邓县,也就是说,诸葛亮所在的隐居地、躬耕地,其实是隆中。也有人说诸葛亮是在襄阳隐居的,也就是所谓的“襄阳说”,按照“襄阳说”的观点,隆中是属于南阳郡,所以就可以称为“南阳”……等等还有很多这种说法,在很多资料中,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一些方面。比如说:《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后出师表》中有提到“南阳”,《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在汉兴六年所写,《前出师表》是在汉兴五年所写,诸葛亮并不可能在一年内改变地方,所以,种种证据都会有所牵连,但最后都会被推翻。

其实,不管怎么说,都不能改变诸葛亮的一生,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位才华横溢,能够为报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更是能够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全能人才。诸葛亮可以说是受世世代代人们的敬仰,而历史证明,诸葛亮也是完全可以受的上这些敬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