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的死陶谦要如何应对?

文/(疯子,妖孽)

在陶谦治下的徐州,虽然成了乱世中的一方乐土。可在董卓进京后,国家形势却是一天比一天凶险。

初平元年春正月,关东牧守拥立袁绍为盟主,矛头直指在洛阳的董卓。徐州所在广陵太守张超更是为促成同盟不遗余力。当时天下郡县响应,大兴义兵,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

 

曹嵩的死陶谦要如何应对?

可是陶谦却没有加入关东声讨董卓的军事行动之中,选择了观望态度,他看不起联军,认定联军是乌合而成,成不了气候。事后证明陶谦不加入是明智的,在关东同盟不到一年之中,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兖州刺史刘岱杀东郡太守桥瑁;曹操杀河内太守王匡;袁绍要挟韩馥,吞并冀州,最后关东联军被迫解散。陶谦若是贸然加入,难保下场不和王叡、张咨、、桥瑁、王匡、韩馥一般,可见其眼光犀利。

陶谦虽然不看好“关东诸公”,但却并不是躲在一旁看戏。在董卓如长安后,陶谦改换了立场,开始反董,却不是和联盟一起反,而是与朱儁一起反。这个一直对董卓不满的名臣,在率部脱逃出洛阳后,便屯兵于中牟(今河南中牟东南),并移书各州郡,请求派遣部队,随他讨伐董卓。

第一个相应的,且积极的,就是陶谦。他一接到这位平定黄巾之乱的名将之书,就立即调遣三千精兵,向中牟集结,也算是曲线救国。成鲜明对比的,其他的州郡,只是拨出了少量的军队,意思意思就够了。陶谦在派出军队的同时,还做出了一个政治行为,上表朝廷,让朱儁代理车骑将军。上表是形式,实际上是自行其是。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王允、吕布诛杀董卓,其后李傕、郭汜等人反攻,六月初一,长安沦陷。当时陶谦认为朱儁既是名臣,又数次建立战功,可委以大事,能与李傕、郭汜等抗衡,以争政权。于是陶谦便联合了前杨州刺史周干、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共朱儁为太师,移檄牧伯,同讨李傕等,并奉迎天子,一时声势浩大。

但得知此消息的李傕等人抢先一步,在十二月,李傕用太尉周忠、尚书贾诩的计谋,以献帝名义征召朱儁入朝。朱儁手下的官吏将士都知入关不妙,纷纷劝阻,恳请朱儁拒绝入关,并且响应陶谦起兵,作武装对抗,将天子迎来中原。可惜朱儁实在太过于乐观,认为傕、汜小竖,樊稠庸儿,可乘间而灭,不需要兴师动众的,他单枪匹马就能做到,实在不清楚朱儁这个人究竟是太高调还是太低调。

于是朱儁辞谢陶谦的提议,没有同意诸侯与名士的要求,甚至烧毁了陶谦等人发来的奏记,只身应召入朝。但盲目自信的结果是很严重的。自信满满的朱儁到了长安后才发现,斗争形势很不乐观,李傕等人比董卓还要不讲道理,根本就惹不起,甚至到最后自己还被郭汜绑架了,秉性刚烈的他怒气攻心,即日发病而死。

好友朱儁的死亡也正式宣告了陶谦此前的种种努力都付之东流,虽大计不举,可经过两次对天下大事的干预,陶谦的名声,已经越出了一般的诸侯,成为一支海内值得关注的军阀势力,不容人轻视。

既然不能为国分忧,那就现实一点,为自己分忧吧。陶谦见纠合诸侯功亏一篑,就采用治中王朗、别驾赵昱的计谋——遣使奉承王命,为的就是直接和皇帝挂上钩,以便大幅度提高政治地位。具体做法就是派出使者,到达长安给献帝送去了一些紧缺物资,以表自己的忠心。

皇帝为了嘉奖陶谦的忠心,发诏委任他为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