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样,王皇后被废,皇后位置就空缺出来了。玄宗跳过了贵、淑、贤、德四妃的体制,直接把自己心爱的武氏立为“惠妃”,位列四妃之上,礼秩比皇后,任谁都能看得出来玄宗的意思了。可惜玄宗的如意算盘却遭到了朝堂上下一致反对。大臣们刚刚从则天女皇的阴影中走出来,对武字极为敏感,何况惠妃与王皇后的种种后宫争斗,通过废后等一系列事件在朝野上下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大家的普遍同情心都是放在仁德的王皇后这边。无论是出于同情,还是出于忌讳,他们都不愿意让唐朝再出一位“武”皇后。玄宗没有办法,只好安慰性地将惠妃在宫里的一切都提高到皇后的水准,从此武惠妃就成了不是皇后的皇后。
为自己争后位不成,武惠妃就开始为儿子争储位了。当时的太子是赵丽妃的儿子李瑛,他和皇甫德仪的儿子鄂王李瑶以及刘才人的儿子光王李琚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三人基因不错,都生得“朗秀”,颇得朝臣的拥护。当时的宰相张九龄,是一个正直重大体的人,要收买他基本上很难,所以武惠妃想要达到目的,不但得说服玄宗,还得寻找一位帮手在前朝内外夹攻,最后,这个任务就落到著名的“笑里藏刀”李林甫身上。李林甫为人非常厚黑,现有流传《度心术》一书,堪称厚黑经典之作。他还是吏部侍郎的时候,就曾多次向武惠妃表忠心,经过武惠妃的努力,他终于当上了礼部尚书,与张九龄同列宰相职位。帮手有了,狗仔队也找好了,那就是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他们一个在明面上力挺,一个在私下里暗中打探,四处搜集太子等人的“不轨言行”,通过武惠妃告诉唐玄宗,很快就使得玄宗对太子的感情越来越淡薄疏远。
母妃失宠,父子关系又疏远,于是太子和两位王爷私下聚会之余,总免不了口出怨言,杨洄这位长耳朵人士立即如获至宝地将他们的言论报告给岳母武惠妃,惠妃则在玄宗面前着实上演了一场梨花带雨的好戏,哭诉太子等人是如何地怨恨自己,以至于对皇上也有微词等等,玄宗被心爱女人的眼泪哭得又痛又怒,立即找来宰相张九龄,要治三个儿子的罪。
张九龄却深知其中情由,而且他一向反对武惠妃,无论如何也不肯如皇上所说,治太子和两位王爷的罪,反而委婉地指出武惠妃包藏祸心,所以才会挑拨离间,请皇上不要被迷惑。唐玄宗虽然极为不悦,但确实没有什么实在的证据,于是只好不了了之。这事被武惠妃知道之后,深恨张九龄这块大绊脚石,不停地在玄宗面前吹风,玄宗本来也对张九龄很有意见,加上不久之后,张九龄又因为别的事情屡屡反对玄宗的意见,终于使得玄宗不耐烦起来,罢免他的宰相权力,由李林甫取代。
除去了前朝的绊脚石,武惠妃一党更加快了易储的步伐,终于一出谋划周密的三庶人好戏出场了。
开元二十五年春天,驸马杨洄到处散播太子及其妃兄、二王谋反的消息,弄得京城到处沸沸扬扬,甚至传到了唐玄宗的耳朵里。然后,武惠妃假传圣旨,说内宫有匪盗,让太子及二王披甲领兵护驾。当时太子和二王的住处与皇宫都是紧邻的,有事情去护驾也都合情合理,于是他们并没有疑心,立即照办,带着大批武士进入了皇宫,就一头扎进了武惠妃的大网——要说儿子和儿子真不一样,赵丽妃等生的儿子就是如此天真,而王皇后的养子,日后的肃宗李亨,他可比自己的兄弟们能忍多了,忍辱负重把两个老婆一个杀一个休,终于换来了平安,小不忍则乱大谋,我猜测其中怕也有王皇后教养的功劳。
他们刚闯进皇宫,武惠妃马上向玄宗告密说太子谋反,并让玄宗亲眼看到了这场误会的场面。玄宗震怒之余,来不及思考,立即调派卫队前去抓捕儿子们。直到这时候,太子三人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但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在正规军的迅速行动下,太子三人很快便被抓起来。玄宗仍然余怒未消,甚至都来不及多想一下为什么叛乱会如此快的平息,马上召重臣来商议废太子事宜。这时的李林甫当然毫不迟疑地说:此乃陛下家事,臣等不宜介入。——这件事就这样轻轻巧巧地定性为“家事”,只待皇帝“乾纲独断”了。既然这样玄宗就不客气了,连审讯都免了,直接下诏将太子等三人废为庶人,太子妃兄流放。就这样,武惠妃仍然不放心,和李林甫一起使劲地给玄宗制造紧张气氛,仿佛三庶人随时会杀个回马枪,玄宗本来就对儿子们已经没多少感情了,于是仅仅十五天后,他就下令,将三庶人立即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