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高俅竟是位连苏轼都推崇的人才
高俅原名叫什么,我们在看完小说之后,可以知道高俅本身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那么后来却成为了北宋时期有名的奸臣,这使得大家对于这个人物非常的好奇,那么高俅的原名到底叫什么呢?下面内容就为大家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高俅剧照
高俅原来的名字叫高毬,是东京一个不学无术的诗经流氓。高俅的父亲忍受不了高俅一天好吃懒做,到处惹事的样子。一气之下,高俅的父亲将高毬状告到官府,官员为了惩罚高俅,杖责了他二十大板,并将他赶出了东京。
随后,高俅去淮西投奔了柳世权,当时柳世权开了一个赌坊,他并不像收留高俅,打算乘机将高俅赶出赌坊。在柳世权的推荐下,高俅再次回到了东京,在一名叫董将仕的门下帮助他打点药材生意。董将仕也不想长期收留高俅,便把高俅推荐给了小苏学士。最终,小苏学士又将高俅积极推荐给了王太尉。高俅到了小王都太尉家后,小王都太尉对他十分重视。机缘巧合之下,端王赵佶见识了高俅精湛的球技,便把高俅从小王都太尉那里要了过来,变成了他的心腹。因高俅擅长踢球,这迎合了端王的兴趣爱好。此后,高俅精湛的球技为他带来了官场上平步青云的机会。发迹之后,高毬改为“高俅”。
高俅之前叫“高毬”时,“毬”字左边有个毛字,宋人喜欢踢球,当时也有用毛做成的球以供大家玩乐。高俅认为,“毬”一字指的是让别人踢来踢去,有非常不好的寓意,在他发迹之后,便将“毬”改为“俅”,左边为人字旁,有直起腰板做人之意。这也算是施耐庵在刻画描述高俅故事时,通过名字的变化,展现出高俅的人生轨迹。
历史上的高俅竟是位连苏轼都推崇的人才
在《水浒传》中,高俅担任太尉一职,人称“高太尉”。宋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因高俅球技精湛,并且博学多才,便对他十分重视。没过多久,高俅便成为了端王赵佶的心腹。宋哲宗去世后,端王赵佶继位为宋徽宗。
宋徽宗登基半年后,便封任高俅为太尉。高俅当了大官之后,阿谀奉承的官员自然就多了起来。高俅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便组织军队,多次率兵进攻梁山。奈何梁山好汉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高俅军队每次兴师动众地进入梁山,都以屁滚尿流的姿态率兵逃亡。最后一次时,高俅亲自率兵进剿梁山,结果败于宋江之手,高俅也被张顺抓去。
苏轼画像
历史上,高俅担任禁军首领一职。早年间,苏轼认为高俅是位人才,便把他推荐给朋友王铣。因机缘巧合之下,高俅凭借出色的球技,赢得端王赵佶赞赏。加上,高俅懂诗词文学,又擅长书法,端王更加重视高俅。端王即位后,为了正大光明地给高俅封职位,便让高俅到军队建功立业。高俅在军队时,立下了显赫战功,回朝后,宋徽宗加封高俅为禁军首领,让他掌管御林军。此后,高俅担任了长达二十年的禁军首领一职,他为了训练士兵的战斗力,还开创了一些有趣的训练方法,得到了宋徽宗的认可和赞赏。
小说《水浒传》中的高俅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是史书上对这个人记载不详,一说是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随祖上迁移。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吏,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师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由此可见,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吏(也就是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于抄抄写写。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将高俅推荐给曾布,虽然苏与曾布分属新旧两派,二人在元祐年间是有所交往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交情。据一些学者考证,《挥麈录》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纡,而曾纡就是曾布的儿子,他所记载的曾家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于是高俅又回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