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之前,刘备乃一布衣,在集市上遇见的关羽张飞之后,又时逢黄巾起义,在平定黄巾起义中才逐渐的开始有势。之后的故事自不必细说,这里要说的就是关于刘备的性格以及他本人的发展史之间的联系。
我们现在研究古代历史,一般都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剖析,这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在研究刘备与蜀国的时候,我们也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的。刘备本人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由于隔代较远,刘备本人并没有官宦子弟在政治方面的见识,他所依据的是从书本上学到的政治知识,但是本质上,他的思想是无法脱离农民阶级的思想的。
我们可以从几个地方看出刘备的农民阶级的性质。首先,可以从桃园结义开始。或许有人认为桃园结义和农民阶级思想没有关联,其实大不然。农民之情乃手足之情,官宦之情乃君臣之情,如果刘备并不是心底的农民阶级思想所影响,他不会结义,因为兄弟情义在官场上的地位,大家可以从袁绍的两个儿子以及曹操的两个儿子身上看出来。因此,刘备与关羽张飞结义,其意在于和关羽张飞把关系栓牢了,等以后的时候可以帮助自己,而不至于帮助别人。在和赵子龙相遇时,刘备也照样是这样的情况,视赵子龙为推心置腹的哥们儿,当然了,在刘备的心目中,对待赵子龙的感情和对待关羽张飞的是一样的,皆是出自兄弟情义。
▲刘备率众
其次,刘备有称雄的野心,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达到目的,因此在徐庶推荐诸葛亮之后,刘备便事事由孔明主张,因为在国家大事方面,他几乎一筹莫展,所幸身份乃中山靖王之后,身边的哥们儿又都是虎将,因此,在逐渐的发展成为了能够和吴与魏相抗衡的三国之一。
当然了,最能暴露刘备的农民阶级思想的,还是关羽死后他的所作所为。或许有人认为兄弟情义如此之深,报仇雪恨也就不能说明什么。诚然,这样说来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要说的是,并不全是他为关羽报仇而兴兵攻东吴的事情。其实是自他称皇帝位开始的,他自称为皇帝之后,便觉得人生荣誉以至极尽,在权势方面,并不像开始创业时那样小心谨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关羽死后的刘备的一举一动上看得出来。
▲刘关张桃园结义
在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时,很多人都会得出农民阶级存在自身的软弱性,在稍有成就后,便会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从本质上说起来,刘备的情况和太平天国的是一样的,有所不同的则是时代上的差距以及领导者的身份存在差异,不然,同样是属于农民阶级的起义斗争。
在刘备势力还弱小的时候,他能够忍耐一切的艰苦,利用为人处世的原则,使身边聚集了大批的智士谋臣,以及万夫莫敌之虎将;他之所以能够在混乱中求得自保,也正是农民阶级的思想救了他。不然的话,袁绍乃四世三公,刘表、刘璋、袁术哪一个不是诸侯列强,他们不是农民阶级思想,因此不会像刘备一样,一会儿屈膝于曹操,一会儿又屈膝于袁绍,然后又屈膝于刘表。但是,等到事业做大了,真的在蜀称帝时,贪图享乐,喜好弄权的心理又开始作怪了。
在此之前,他尚能事事都由孔明决断,而之后,他却不听劝荐,独自兴兵东吴,以至犯了兵家大忌,最后中道崩殂,这样的结局正和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义有着一样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