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始简今巨 福祉中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共产党-始简今巨 福祉中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简今巨 福祉中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始简今巨 福祉中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引用《庄子·人间世》“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语,来说明党的发展壮大:“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
历史前行,我们党由“简”而“大”至“巨”:从50多个党员发展到近8000万党员;从秘密小组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执政党;从为推翻“三座大山”而奋斗到为13亿人民的福祉而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使中华神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一、苦难中国的历史呼唤
历史的中国,在古代农业社会有着5000年文明,并曾以世界上的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千年以上。但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使这个已在内腐的庞然大物轰然坍塌。1840年鸦片战争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这个曾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傲视诸“夷”的“天朝上国”,迅即成为由多个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仅仅五六十年间,几乎所有西方和东方列强都通过侵略战争,签订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疯狂掠夺。曾几何时的泱泱大国,濒临亡国灭种边缘。后来为变法捐躯的谭嗣同,对此悲怆地呼号: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中华民族是个不畏强暴、酷爱独立自由、敢于反抗外敌入侵、自强不息的民族。面对国家衰败和民族危亡,100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 英勇奋斗,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朽封建统治者的革命斗争。同时,奔走世界,寻找强国富民的真理,求索振兴中华之路。但是无论考察西洋还是留学东洋所获得的这个理论那个方案都不能拯救中国于水火。
——最早掀起大规模学习西方热潮的是洋务派。他们中既有朝廷官僚,也有先进思想家。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四十年,虽然开启中国现代工业的先河,但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它的破产。
——积极译介和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维新派,推进民族的思想解放起了重要作用。但急匆匆的“变法”不过是皇帝的道道诏书。势单力薄的一代精英在与顽固派的博弈中仓惶败阵,其维新仅仅“百日”。
——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效法美法革命,通过武昌首义掀起辛亥革命风暴,推翻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神州大地沐浴民主共和的阳光。但是,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的变革,帝国主义势力支持的北洋军阀使国家更加分崩离析,国不成国。
因此,不是中国人不想学西方,而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和宰割,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列强之间火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将自身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地暴露出来。这些国家的广大工人农民遭受更加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贫富悬殊触目惊心,丑恶弊端比比皆是。这也使其为之炫耀的西方政治制度失去了昔日的光环。正在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求索中处于迷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毛泽东回顾这段历史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也给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俄国的情况与中国相近。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的政治变革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适合改变落后国家命运的理论,便将它作为解放我们国家的思想武器。那种夸夸其谈地认为没有马克思主义也能救中国、不进行革命武装斗争中国会进步得更快之类的言论,既无视近代中国历史实际,也太不尊重仁人志士们的思想变化历程。
二、复兴之路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既是中国先进分子苦苦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担当着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党的90年历史大体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30年”。复兴之路的探索,既波澜壮阔,又艰辛曲折。
第一个“30年”: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艰苦卓绝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党成立后即投入迅速到来的革命洪流中。第一次国共合作本来推进了孙中山倡导的北伐革命大好局面。但大革命后期的国民党统治集团背叛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对党和革命人民实行疯狂的屠杀和镇压,继续维护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不仅没有改变,甚至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更加深化,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榨更加厉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步履维艰。共产党人不得不单独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异常艰难、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但怎样结合好,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却并不容易。这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面对反革命武装力量的强大和残暴,革命不能不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党长期处在农村,斗争环境十分艰苦,但最初并未认识到要实现工作着重点的转变。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下属支部,对实际主导共产国际的苏联共产党的指导意见不能不执行,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处于幼年的党,对这些问题很难正确把握,在大革命后期和土地革命前期不可避免地使革命遭到严重挫折。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点。它批判了使革命陷入绝境的“左”倾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实际核心领导地位,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至抗日战争后期的10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对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历史、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实践方面,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率先在井冈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中央苏区等10多个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抗战时期,毛泽东进一步阐释了中国革命走这条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深刻地论述这条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之路的基本经验, 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看做中国革命道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二是在理论上更为全面、系统、深入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毛泽东等领导人在《新民主主义论》等着作中,精辟地论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权、动力、前途、发展阶段、总路线,以及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和政策等诸多重大问题,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党的七大,将作为集体智慧的、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果之大成的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它的指引下,党不仅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第一次打败外国侵略者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且取得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第二个“30年”:党在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了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曲折的双重变奏。在中国,搞建设同干革命一样,马列主义本本里没有现成答案,其他国家的经验和过去干革命的经验不能照搬照抄,只能继续通过实践探索。这是一个比革命更为艰巨的任务。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三大主要成就。一是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探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意味着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后,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地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通过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防和外交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不少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党在这个时期的成就初步改变了国家面貌。
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除了由于特殊国情外,还由于在外部关系上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和紧张的周边关系,在理论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很大局限,在制度建设上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很不健全等诸多原因,自1957年始的20年间不断遭受曲折和挫折,特别是3年“大跃进”和10年“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失误,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了严重灾难。中国共产党是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负责任的政党,既努力纠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又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为改革开放作了诸多方面的重要准备。这“30年”尽管走了“S 形”弯路,但辩证地看待这段历史,无论取得的成功还是经历的挫折,无论正面的经验还是负面的教训,都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30年”: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神州大地发生惊世巨变,开辟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光明前景。十一届三中全会断然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使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这样,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体制机制,在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到实事求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封闭半封闭到全面改革开放的三大转变之后,又开始实现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些转变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朝着持续、平稳和快速方向发展。
这“30年”间,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从实践层面而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理论层面看,先后创立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十七大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纵观党的90年历程,从总体上言,可以概括为:
——历史曲折。党在前两个“30年”的艰辛探索有大的曲折和挫折,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两次伟大转折、走向胜利的坦途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道路成功。党的90年历史,可解读为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开辟出两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一条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再一条是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鲜明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成就辉煌。一是建立了拥有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的新中国,雄踞亚洲东方。二是使国家由“一穷二白”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向富强目标迈进。三是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雪洗多年丧权辱国的历史;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中华民族和平统一大业呈现新的愿景。
三、党的90年历程的基本启示
中国共产党历经90年风雨,始简而今巨,有哪些启示呢?这可作多种概括,至少有这样几点:
(一)始终坚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本来是科学,但人们对它却往往采取非科学的态度。凡是党发生失误和挫折时,从指导思想言都与此有关。第一个“30年”是如此,第二个“30年”也是如此。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指出: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有两种:一种是假马克思主义,另一种是真马克思主义。在七大,又说:我们历史上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他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二)始终坚持真正地了解中国现实实际,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还要真正地了解中国实际,既包括历史实际,更有现实实际。党对于中国国情全面、深刻的认识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通过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的新鲜经验,“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和“中国革命的规律”,懂得“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但是,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革命战争年代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建设时期还要对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不仅十分强调重新认识中国国情,正确把握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而且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了理论提升,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在相当长时期还处于初级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来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第三个“30年”,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快速持续平稳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认识。
(三)始终坚持世界眼光,与时俱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就要求坚持世界眼光,把握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党的历史经验昭示,坚持科学的世界眼光,正确把握时代特点,辨析人类文明成果,最核心的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党的90个春秋,无论取得成就还是发生挫折,大多与此密切相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除了把握好两个制度间的对立、对抗外,还要把握好两者的依存和贯通性,处理好继承和借鉴、共存和补充、辨析和吸纳的关系。
(四)始终坚持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永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这是党成立之后逐渐明确了的性质和宗旨。但是,要始终保持和弘扬党的先进性,同样是异常艰巨的任务。延安时期,毛泽东把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又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具有“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先进性的党作为党的建设的“伟大的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集党的建设90年之经验,使党永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先进性,至少有这样几点是最重要的:一是着重思想理论建设,是党与时俱进不变质的首要关键。二是常抓基本作风建设,是党永葆先进形象的有效路径。三是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是党具有青春活力的重要保证。四是坚持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牢固根基。
90年漫漫求索,90年奋起复兴。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仍任重道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需要中华民族子孙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奋斗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这个伟大工程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