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在位17年,他雄才大略,不愿做一个守成之君,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非常重视风俗习惯的改革。例如满洲婚俗:嫁娶不择族类,父死,子可娶后母;兄死,弟娶嫂子等。皇太极下禁令,永远禁止娶继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媳。然而,皇太极却一连娶了姑侄三人,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吗?
英雄难过美人关
1616年,后金政权的建立,标志这个新兴的政权已具备与明朝公开抗衡的实力,公开举起反明大旗。哲哲作为和硕贝勒福晋(“哲哲”为崇德后宫妃嫔对孝端文皇后的称呼,即“姐姐”)地位也随之提高。
伴随哲哲而来的,有喜也有忧。哲哲与皇太极结婚已经7、8年,虽然两人亲密无间,但始终未能有一子,这就成为了哲哲的一块心病。
后金实行的是封建领土承袭制,如果哲哲不能生子她正福晋的地位将很难长期保持,将来皇太极归天之日,其旗主及大贝勒爵位或许还要包括汉位,必将由侧室所生之子继承,就没有她的家族什么事儿了。
寄人篱下,悲惨命运可想而知。正因如此,哲哲的娘家科尔沁部的亲人为了本部的利益,也会关心皇太极的继承人问题。
哲哲既然不生,势必要考虑皇太极续娶之事了,如果续娶人出自于本部家族,那皇太极的后代就会有自家血统,自家姐妹、姑侄共事同一夫君,矛盾总会少一些。
刚刚十岁的布木布泰,发育良好,体态丰满,一副子孙娘娘的“福相”,年龄小,好调教,容易安于侧室地位,尊重姑母大福晋,而且容貌俊美,皇太极一定喜爱。所以,哲哲与科尔沁部娘家人,积极促成布木布泰与皇太极成婚。
三年之后,也就是历史上的1625年,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时年皇太极24岁,布木布泰13岁。举行婚礼当天,皇太极亲自到沈阳城北岗出迎,努尔哈赤和众贝勒以及后妃也出迎十里,大宴成婚。
皇太极得此美女,宠爱不已。九年后,布木布泰二十六岁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真可谓是姑侄三人同嫁一人了。
皇太极的另一面
当代小说家金庸评价:“皇太极的智谋武略,实是中国历代帝皇中不可多见的人物,本身的才干见识,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中国历史家大概因他是满清皇帝,由于种族偏见,向来没有给他以应得的极高评价。其实以他的知人善任、豁达大度、高瞻远瞩、明断果决,自唐太宗以后,中国历朝帝皇没有几个能及得上。皇太极的军事天才虽不及父亲,政治才能却犹有过之。”
我们就来看看皇太极在政策上的调整。
首先,皇太极知道,汉官汉民备受虐待是祸乱之源,因此对努尔哈赤歧视汉人、压迫汉人、杀害汉人的措施适时做出调整,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
他强调“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工务,毋致异同”。他采取具体步骤从多方面来改善汉人的政治、经济状况,调和满、汉之间的矛盾。他将汉人的壮丁分屯别居,把汉族的降人编为民户,放宽对逃跑人员的惩治,于是“民皆大悦,逃者皆止。”
此外,皇太极重用汉官,优待汉官,为笼络士子,说“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这些政策的调整,顺应了民心,得到了汉族人民的认同。
其次皇太极还重视农业生产,停止妨碍农业生产的建筑工程,禁止屠杀牲畜,禁止满人擅取汉人财物,禁止放鹰糟蹋庄稼,实行“三丁抽一”政策:一家三丁,一人出去打仗,两人留下从事生产,以保证劳力。这些措施,发展了农业生产,使后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最后,皇太极改革了满洲违背儒家道德的习俗,禁止“近亲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