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清朝治国重心的转移与靳辅治河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康熙-清朝治国重心的转移与靳辅治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朝治国重心的转移与靳辅治河
孙琰
大清帝国自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康熙统治时期起,其治国重心与方略便发生了转移,即以发展经济、关心国计民生代替了军事武装斗争。而前者所注意的突出问题就是靳辅治河。笔者不揣浅陋,就此谈一点看法。
一、 关于治国重心的转移
清王朝是由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建立的,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一向以“军事建国”称着,以“武功定天下”自诩。正如恩格斯分析野蛮人进行的战争一样,“以前进行战争,只是为了对侵犯进行报复,或者是为了扩大已经感到不够的领土;现在进行战争,则纯粹是为了掠夺,战争成为经常的职业了”[1]。的确,清朝的奠基者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继承者清太宗皇太极,他们毕生用兵,以武力勘定天下。先在辽沈大地称汗建国,继而统一东北,五次入长城.均为掳掠而行。就是1644年奔流入关,定都北京,也没有停止打仗,一方面用兵征服江南,另一方面镇压不断起来抗清的各种武装兵民。经过顺治一朝18年,直到康熙初年,一直处于武功定天下的时期。也就是说,军事武装斗争,是这个时期的中心任务。
在历史上,清朝治国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关心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问题上,则是从康熙皇帝执政时期开始的。康熙帝年轻有为,才华出众,8岁登基,14岁时(1667年)即擒获了专权跋扈的鳖拜,废除了四大臣辅政体制,“躬亲大政”。康熙亲政不久,就确立了要解决的三件大事:一是三藩,二是河务,三是槽运。“以三藩及河务、槽运为三大事,书宫中柱上”[2]。即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他还把这三件事写在皇宫的柱子上,以示时时不忘。足见这些事之重要性。这三件事,康熙首先解决的是三藩之乱。以吴三桂为首的反对清朝统治的暴乱,非同小可。从云南开始,使“散布伪札,四处诱煽”,以致粤、闽、桂、黔、湘等地皆反。康熙凋兵遣将,亲自指挥平定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叛乱,清朝转危为安。[3]这也是一次武装用兵。然而可贵的是康熙皇帝敏锐地认识到大规模的武装用兵之后,“太平”之日到来的时候,应当及时地注意发展经济,关心国计民生的问题。三件大事中,除了平定“三藩”武装用兵外,另外二件事就属于此类于国于民的生计大事,这就是河务、槽运。河务主要是解决黄河、淮河和运河的水患问题。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改道,据统计约达1500次之多。而在康熙元年至十六年,黄河南北两岸决口就达70余处。黄河在江苏淮阴附近与淮河、运河交汇,黄河夺去了淮河人海口,淮水又泛滥成灾,洪泽溯被河水倒槽,整个江淮平原一片汪洋。黄淮为灾,又影响到与其相连的运河,多处航线淤塞成陆地。所谓槽务,就是指通过运河运输粮食,供给清朝文武百官和京城人民吃用。槽运一旦受阻,京师便“危急异常”,关系国家之生存大事,影响政治局势之稳定。所以,当时的有识之士便指出:“国家之大事在槽,槽运之务在河”[4]。毫无例外,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对黄河的治理,他说“从古治河之法,朕自十四岁,即反复详考”[5]。康熙前后治理黄河费时约数十年。明确地说,治理河患,就是解决河务与槽运两件大事,既要解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大水灾,也要保证国家经济大动脉的畅通无阻,使清朝统治具有牢固的物质基础。
清朝将治国重心从武装斗争转移到发展经济,而康熙把治河做为解决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这就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而此时的清朝正是具备了这个条件。首先,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朝统治有了稳固的根基。入关之初,清朝面临着各种形式的武装反抗斗争和起义斗争。自“三藩之乱”平定后,反清的武装斗争差不多完全偃旗息鼓了,长年战乱基本结束。康熙八年( 1669年),康熙智擒专权跋扈的鳖拜之后,亲自掌握了国家大权,宣称“上以寰宇一统、躬诣太祖、太宗山陵展祭,行告成礼”[6]。说明他本人的皇帝宝座已稳如泰山。从此,和平发展代替了武装征服和镇压。清朝迎来了安定团结的新曙光,就连康熙本人也以“今天下太平无事”为一新时期而自诩。“兵革不事,正当与民休息之时”[7]。政治上的安定团结,为治国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保障。其次,生产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经济愈加繁荣殷实。曾经是反抗清朝入关最激烈的江南地区,在清朝确立统治地位后,广大人民积极发展生产,开垦荒地务农耕作。商品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清初的弊政康熙时期彻底废止。康熙二十四年(1687年),康熙下谕令:“凡民间开垦田亩,若圈与旗下,恐致病民,嗣后永不许圈”[8]。经济的发展,为治河提供了充足的财源,康熙亲政之初,国家财政不充裕,对河道不能进行全面治理,仅为保证运道而搞一点应急的小型项目;开支稍大的工程便不能进行。几年之后,随着国家财政状况逐渐好转,康熙在治河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主动精神,颇有未雨绸缪之意[9]。有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安定环境,康熙皇帝遂开始进行大规模地治理河患,开始实施发展经济、关注国计民生的重大任务。
提起治河,我们不能不想到在历史上传为佳话的康熙南巡这一重大活动。康熙在位61年,从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一共6次南巡江浙。人们一般都说是为了阅巡河工,其实,每次除了沿途阅视河工外,还处理了其他方面诸如豁免租赋、察访吏治、观风问俗、刑狱文教等国家大事。但是最重要的当然是治河。是时,江南的经济已成为清朝政权赖以存在的经济支柱。为了进一步巩固江南地区的统治,扬威大清皇帝的隆恩、施惠,康熙皇帝毅然冲出东北一隅之地,过黄河,跨长江,巡阅全国,这正是说明清朝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发展经济的轨道上来了。
二、治河及其与治国的羌系
康熙将清朝治国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关心国计民生重大问题上来,而首要的任务就是治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治河患,康熙重用了一位非常杰出的水利专家靳辅来治河。
靳辅,宇紫垣。祖籍山东历城,明初从军戌辽阳。清朝兴起,隶属镶黄旗汉军。靳辅生于后金天聪七年(豆633年),曾为官学生.历官笔帖式、翰林院编修和安徽巡抚,政绩颇为突出。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被任命为河道总督,从此一直到三十一年逝世,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治河上。
靳辅任河道总督时,正是河水大肆泛滥的紧急关头。时自江苏汤山(今属安徽)直到海口,黄河南北两岸决口 70余处,黄水四溃,不复归海。黄河夺去了淮河入海口,淮水又泛滥成灾。洪泽湖被黄水倒灌,高家堰决口 30余处,翟家坝冲成九道河。高邮的清水潭久溃,下河七州县一片汪洋。运河与黄淮相连,受其影响,清口运河淤塞成陆地,槽道不得畅通。水患无情.任务紧迫。靳辅一上任.不辞辛苦劳累,脚踏泥潭,亲自跑遍大河上下千里之地,了解情况,向当地农民求教。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后,结合我国历代治河的利弊、得失,他制订了八篇治河方略,即《经理河工八疏》,并且在一天之内上奏皇帝,所谓“八疏同日上之”。此举一时传为佳话。康熙曾说:“近简命河臣查理河务,辨其水势,疏其故道,严察下吏,重其考成,果能实心行之,庶或一劳永逸”[10]。靳辅体会皇帝“一劳永逸”的谕旨,他的治河总方针就是把河道、运道合为一体,从头到尾,彻底根治。改变过去只顾运道,不顾河道的片面做法。他的目标有四:一要使被淹之田重新变为可耕之地;二使现在之地保持不再被淹,三让运道畅通无阻;四使应征的课税完全恢复。四个目标是互相连系在一起的。八篇治河方略的奏疏就是实现这四个目标的具体措施。
第一疏主张“挑清浦至海口”,即疏浚黄河下游.从清江浦至云梯关,在河两旁各挖引河一道,使黄、谁下注,新旧河合而为一。第二疏提出“挑疏清口”,高家堰至清口为黄、淮交汇处.清口的淤淀不及时疏浚,淮水直下必然受阻,造成散漫之患。第三疏讲“高堰坦坡”,就是培修靠近洪泽湖的残缺堤岸,下筑坦坡,使水来平漫而上,水退则顺缩而下,不致怒激堤岸,堤一尺,坦坡五尺,夯砸坚实。第四疏中心点是“包土堵块”,原来塞黄、淮决口一贯用塌,既费钱又不耐久,靳辅建议密下排桩,多加板缆,用蒲包裹上,麻绳捆扎而填之,费用可节省一半,坚固超过用塌。第五疏提议“挑运河”,挖河身,堵决口。这里主要强凋挖浚运河 河身,堵塞决口,使运道畅通无阻。第六疏至第八疏讲的是治河管理方面的内容,如筹划饯粮,裁并河官,选贤任能,划堤防守等等。这八篇奏疏表现了靳辅治河的理想、气魄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他的方案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支持,实施以后,初见成效。康熙第一次南巡,视察黄、淮、运河水势、灾情及靳辅治河的各项工程,充分肯定了靳辅的成就,同时提出向“一劳永逸”的目标努力。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靳辅治河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主要功绩首先是根据河床淤塞,河水横溢,开凿引河,修减水坝,利用前人的经验,“柬水攻沙”,堵住决口,疏通河道。其次是在黄河经过的宿迁等地开一条中河,使槽运免去黄河180里的风险,又可宣泄水势,减少水患,这是一个创举。第三是开下河。靳辅主张筑重堤,柬河水人海,让下流的被淹土地得救,因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未能如愿以偿。不久,一代治河专家便与世长辞了。
说靳辅治河充分体现了清朝以发展经济为重心的治国思想,也就是说治河就是治国,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看。
一是康熙在就治河问题上谈些治理国家的道理,把治河和实现清朝的长治久安联系起来。康熙六次南巡阅视河工,亲自解决“久为民害”的河患,这对人民是一个最大的安抚。其结果必定是民安则国安,所以康熙对靳辅提出;“必使此方百姓尽安田亩之日,方是河工告成之时”[11]。民安要靠充足的物质基础、“百姓足则国家充裕”。正如康熙本人所追求的那 样:“较念民依,勤求治理,顷至江南境上,所经宿迁诸处,民生风景较前次南巡稍加富庶”。进一步说,“夫民为邦本,足民即以富国。”[12]他总是招着眼点落到国家上,也是追求“治理”之所在。康熙抓治河,也是想通过治河发展江浙地区的经济。当他在康熙四十二年第四次南巡看到‘四诲奠安,民生富庶”的景象时,这位大清皇帝孜孜渴望寻求的盛世之治也到来了。[13]治理了河患,百姓安居乐业,民安则国安。在河工告成之时,康赐为了鼓励靳辅,在黄河岸边,亲自翰墨,作《阅河堤诗》一首,诗中说:“何年乐稼稻,此日是疏通。已着勤劳日,安涧早奏功。”这里又明确提出把治河与安居乐业结合起来。[14]
二是治河与治槽相伴而行。中国的槽运史表明,元明清时代和以前不同者有二:一是以前的槽运专为军饷而设,元明清因建都北京,南粮北运,不专为军饷,主要是供应首都居民,特别是统治者之需要;二是以前的槽运自有水道,与黄河关系不大.元明清时期,黄河与运河连在一起,有的地方河道、运道分不开,河也兼运,称为河槽。特别是清朝,从顺治到康熙初,黄河屡次决口,槽运受到严重谬响,或坝崩溃,或运道淤塞,引起统治者极为关往,提出“治河即治槽”,“河安则槽安,河变则槽危,重槽故重河”。[15]把治槽看得如此重要,固为这关系到统治者的生存大事。靳辅治河方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把黄河、运河视为一体,把治河与治槽列为同等重要,并进行综合治理。康熙支持靳辅治河,包括支持他的治槽主张。靳辅认为:“清之患莫大于黄。”他认为,运道之阻塞,皆由河道之变迁。[16]为了解决槽运问题,靳辅先把清口至清水潭的230里运河,因黄河内沤,河底淤高,督集民夫大为挑浚;其次堵塞清水潭、大潭湾等处决口和修筑一些槽堤;进而移南遏口于烂泥浅之上,挑两条河接大平坝以防止黄河内槽,保证槽艘畅遁无阻。尤其是所开皂河,实为创举,非常便利槽运。第三则是关系槽运最大的工程——中河的开凿。原来靳辅以运道经黄河,风涛险恶,希望寻找一个妥善良策,便自骆马湖凿渠,历宿迁、桃源,至清河仲家庄出口,取名中河。从此,粮船北上,出清口后,只行黄河数里,即入中河,直达张庄运口,可以避开黄河180里之险。当时和后来的人都因此而赞扬靳辅立了大功,称:“清自靳辅开中河,避黄流之险,粮艘经行黄河不过数里,即入中河,于是百八十里之河槽遂废”。[17]后来,中河、黄河混为一体,又经于成龙、张鹏闲等人的继续改筑,运道又畅通便利起来。康熙通过治河获得治槽的成功,清朝统治有了物质保证,康熙的治国之道也得以具体实现。
靳辅的治河体现了清朝以经济为重心的治国思想,其所完成的工程又为国家保证了南粮北运,便利了人民交通和贸易往来,所以康熙表彰他“功不可泯也”[18]。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