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学校教育制度的变迁

清朝-清朝学校教育制度的变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朝-清朝学校教育制度的变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朝学校教育制度的变迁


胡庆华
摘要:清朝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较大变化,从清初承袭注重儒家经典忽视自然科学的封建教育到中西并存的洋务教育,再到清末新政废科举、摒弃旧式封建教育,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教育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作为正式学科确定下来,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关键词: 清朝 教育制度 变迁 国子监 废科举 新式学堂 学制
清朝建立之初沿用明朝学制,鸦片战争爆发以后,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内忧外患,有识之士掀起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革新运动,教育也随之发生了一次次变迁,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育思想逐渐摆脱传统封建教育体现出近代教育特色。
1、清朝建立之初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教育( 1644-1840)
此阶段教育制度基本上与明朝类似,“有清学校,向沿明制” ①,但是学校形式有所增加,具体细节上有所变化。
中央最主要的官学是国子监,1644年设立,既是最高教育机构,又是主管全国学校的最高行政机构,以培养官僚后备人才为目标。内设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录、学正、典籍、掌馔等官职,其中祭酒为最高负责人,雍正三年(1725)设管理监事大臣作为最高领导,直接向皇帝负责;学生来源比明朝多,分为贡生和监生,贡生包括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包括恩监、荫监、优监、例监(明朝只有荫监、举监、例监、贡监四种),还招收部分留学生。学生分为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察志、广业六堂。教学内容包括《四书》、《五经》、《性理》、《通鉴》、《十三经》、《二十一史》、习字等,教学形式有讲书和自习两种。乾隆二年(1751)仿宋朝胡瑗经义、治事分斋法行分斋教学,增加一些实学教学内容,如水利、天官、河渠、算法等。日常管理按照1644年制定的国子监监规执行。
宗学:顺治十年(1653)八旗各设,“凡未封宗室之子年10岁以上者,俱入宗学”,学习清、汉书、骑射,宗学地位最高,“学生不必经过会试,即可直接殿试得官”。②
中央官学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
觉罗学:招清朝创立者觉罗氏子弟八至十八岁入学,教学内容、入学年龄与宗学略同。
旗学:专为旗人开设规模最大的学校,分为八旗官学、八旗义学、八旗蒙古学、景山官学、咸安官学,课程同宗学。
算学馆: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设,招八旗子弟学习算法,主要为钦天监培养后备人才。
俄罗斯学馆:雍正六年(1728)设置,招收俄罗斯留学生,聘请俄人教授满族贵族子弟学习俄文。
从此类专为满人开设的学校可以看出清政府对满族统治者教育更为重视,体现出明显的教育压迫政策。
地方按照行政区划设府、州、县学,传授儒家经典和宋明理学,统称儒学。“各学教官,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皆设训导佐之”。③学生分为三等:附学生、增广生、廪膳生。学习内容主要有《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子宗》、《卧碑文》、《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大清律》等。
乡镇地区设社学,招收乡村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子弟入学,学习优异者可考入各地方官学。义学初设于京师,后各省、府、州、县渐设立,招收所孤寒生童或苗、蛮、黎、瑶子弟秀异者入学。在云南偏远地区设井学。乡镇官学和私人举办的私塾一起构成了清朝的蒙学教育体系。其教学内容包括识字教育、知识教育、阅读写作、道德教育,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蒙求》、《古文观止》等。
与明朝相比,清朝官学种类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是教学内容上依旧是注重儒家经史义理,忽视自然科学,教学形式、方法上也没有创新,继续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各级教育。科举在清朝依然没有松弛的迹象,制度上比明朝更加完备,考试内容从《四书》、《五经》出题,用八股文束缚读书人的思想,各级学校学生以考科举求功名为目的,不求真才实学,更谈不上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的教育制度及学校类型不符合时代的演进,必将被新式教育取代。
清朝书院经历了由沉寂到复苏发展的过程。清初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需要压制书院发展,顺治九年(1652)上谕“不许别创书院,群聚结党,及号召地方游食之徒,空谈废业”。④后来清统治者从自身需要出发放松对书院的限制,书院大量涌现,到乾隆时达到鼎盛,名学大师举办书院着述讲学,各省会、府州县也纷纷设立书院,数量之多,前朝所未有。在清政府干预下,韦院实际上成为官学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同样成为科举的附庸,背离了自由讲学的初衷。
2、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教育(1840- 1864)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西方赖以取胜的坚船利炮也警醒了一部分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深感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必要。魏源(1794-1857)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破了自古以来注重经史蔑视自然科学的腐朽思想,为清朝后期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阶段清朝固有的教育制度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依然遵循清初学制。
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深入,外国传教士深人中国以输入他们的宗教和文化,一种新型的学校——教会学校产生了。最早开设的教会学校是1 839年美国人布朗在中国澳门开办的玛利逊学堂,“校中教课,为初等之算术、地文及英文”。⑤教会学校的初衷是培养为外国人服务的中国人,但是由于采用了西式办学模式,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沉闷局面,客观上也为当时的教育增加了积极因素。“教会学校从其产生的最初渊源上来说,虽然基督教运动是副产品,但其以后的发展已足以证明他们作为教育杌构存在的意义。”⑥教会学校教学内容包括宗教教育、中文、代数、几何、地理、化学与西方自然科学课程,也与中国传统教育相妥协,开设《四书》、《五经》,教授儒家思想。对自然科学的重视是教会学校起到的积极作用,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对清朝教育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教会学校自产生到兴起一直持续到新中国建立后予以取消,举办过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也开设了十所左右的大学,其中包括着名的燕京大学(北京)、东吴大学(苏州)。
太平天国(1851- 1864)是农民政权,建立以后采取了许多体现阶级平等的教育改革措施,部分措施具有进步意义,如: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政策,受教育者不分出身、贵贱,妇女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利;改革原有教育内容,反孔反封建,废除孔孟之道,“成立删书衙,负责删改《四书》、《五经》”;⑦改革科举,增设女科,考试内容不准出《四书》、《五经》题,而从太平天国官书《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出题,还推出了出榜招贤的政策。但是自然科学教育并没有被正式纳入学制,也没有建立新式学校,这是其局限所在。
3、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861- 1895)
笫二次鸦片战争战败以后,清政府内部分为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坚持圣贤之说,轻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墨守成规,死守祖宗之法不放;洋务派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础上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教育上也采取了多项改革,兴办洋务教育。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上都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中央官学国子监。第一任英文教习是英国圣公会来华传教士包尔腾( Burdon 1826 -1907)。起初只开设英文馆,后相继开设法文馆、俄文馆,1872年又开设德文馆,再后来增设了算学、化学、物理、医学等自然科学内容,着名数学家李善兰教授算学。此后洋务派相继在各地兴办了大量新式学校,总体上分为三类:外语学堂,培养翻译人才以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代表是上海广方言馆(1863)、广州同文馆(1864);军事学堂,培养能够操作近代西式武器、懂得指挥作战的新型军事人才,代表是福建船政学堂(1866)、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0)、天津武备学堂(1885)、广东水陆师学堂(1887)等;技术学堂,培养工程技术、交通、电讯、机器维修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代表是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机器学童(1867)、福州电气学塾(1876)、天津电报学堂(1880)、上海电报学堂(1882)、天津西医学堂(1893)、山海关铁路学堂(1895)等。
洋务学堂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将西方自然科学作为主要课程,包括数学、格物、化学、具体的技术课程,摒弃了儒家经典为主的中式传统课程,教学方法上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这是对中国几千年以来以儒学传授为核心的封建教育的积极对抗,为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现实的途径。但是洋务派出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并没有完全背离封建教育,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学堂仍开设了《四书》、《五经》课程,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同时科举制度依然存在,读书做官思想根深蒂固,由于学洋务不能取仕,所以洋务学堂招生数量有限,许多人不屑于进洋务学堂,有些洋务学堂出身的学生最终还是走上了科举考功名的老路,由此可见科举为害之深!
值得一提的是洋务派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官派公费留学教育,被称为“中国两千年历史中特开之新纪元”, ⑧曾先后派出多批学生赴欧美日本学习自然科学、先进技术。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到1875年共派出四批120人;1875年福建船政学堂派人到法国学船政;1876李鸿章派人赴德国留学;1877年起,又派出108人赴英法等国留学。在派遣留学生去国外学习过程中李鸿章起到了积极作用,多次促成,甚至直接派遣,厘定了《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12条,详细规定了赴美留学各种事项。⑨派出的留学生大部分学成回国,成为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其中就有近代着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着名学者严复。
4、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898- 1906)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灏在光绪帝支持下开始了维新变法(6.11- 9.21),维新派反对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反对不求实的经史,提出“天赋人权”,主张学习以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为核心的西学。创办了以广州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为代表的一批新学堂,新学堂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变革需求,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又不可避免地遗留了封建主义因素。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提卅的教育改革包括废八股、变科举;设京师大学堂;改书院为各级学堂等。京师大学堂的设立几经周折,经过朝臣奏请、光绪帝诏令、总理衙门拖延、维新派推动,最终于1899年开学。光绪帝为设此学堂于1898年先后发出两道上谕督办,其中6月份的上谕说:“前囚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特降谕旨,令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奏议,即着迅速复奏,毋再迟延。其各部院衙门,于奉旨交议事件,务当督饬司员,克期议复。倘再仍前玩惕,并不依限复奏,定即从严惩处不贷”。 ⑩后值西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冈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教育改革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外一律废除。因此,戊戌变法并未能对清朝教育作出实质性的触动。
清朝教育制度真正发生质变是到清末新政时期。1901午《辛丑条约》签订,国内各种矛盾激化,革命迹象日益明显,清政府为延续其统治,在慈禧太后默许下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新政,教育方面也开始了较大幅度的近代化改革:
1902年清政府制定了壬寅学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行;1 904年,在对其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正式颁布实行了由大臣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七易其稿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具体包括《奏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奏定大学堂附通儒院章程》、《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奏定实业学堂通则》、《奏定任用教员章程》、《奏定译学馆章程》等22个文件,确定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完整的学制。该学制纵向分作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阶段,由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三级构成;第二段为中等教育阶段,由中学堂(5年)一级构成,第三段为高等教育阶段,由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3—4年)、通儒院(5年)三级构成,共计30年。横向分作三部分:在普通学堂之外还有师范教育(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和实业教育(实业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实业师范学堂)两个独立的系统。癸卯学制虽然具有浓厚的封建教育残余,比如给学习优异的学生奖励科举卅身,但毕竟是第一次由官方自上而下按照西方模式确立起来的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全面引进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如中学堂开设的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等,大学堂除传统的经科、文科之外还分设了医科大学、格致科大学、农科大学、工科大学;教学上打破了封建教育机械记忆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解运用、实践。学制的颁布改变了洋务学堂分散、规模小、各自为政的局面,将洋务学堂重视实科教育的优势用国家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它的颁行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正式建立,亦表明中国新式教育由无系统过渡到有系统”。⑪癸卯学制几经变化,一直沿用到清朝结束。
积极的变化还表现在1905年废除了科举,经历了废八股、改试策论、停止武举(1901)到减递中试名额(1903)再到明谕废止的过程,束缚中国人1300年(607-1905)的科举退出了历史舞台,旧式封建教育寿终正寝,科举取士思想终结,西学在中国传播的最大壁垒被清除,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05年,清政府废国子监,设学部取代以前代管教育的礼部,主管全国教育,标志着专职管理全国教育的中央行政机构出现;1906年省设提学使司,府州县设劝学所,作为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确立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精神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⑫
至此,在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就确立的两千多年以经史义理教育为核心的封建教育被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教育所取代,西学全面引进,自然科学得以堂而皇之地进入课堂,颠覆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赵尔巽.清史稿•志八十一•学校[M]北京:中华书局,1976
②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5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03,106
③赵尔巽:清史稿•志八十一•学校[M]北京:中华书局,1976
④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宋元明清书院的演变及其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4
⑤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容闳西学东渐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3
⑥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1
⑦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4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48
⑧徐庆全.洋务运动[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42
⑨周军,杨雨润.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221
⑩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0
⑪张小莉.清末新政时期文化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9
⑫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Ⅲ版社,2003:278
作者简介:胡庆华(1976-),男,安徽舒城人,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系教师,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学。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