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子乔:古文字“用”演化再论——兼说利簋“用”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物-子乔:古文字“用”演化再论——兼说利簋“用”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子乔:古文字“用”演化再论——兼说利簋“用”字
古文字“用”演化再论——兼说利簋“用”字
子乔
自唐兰、郭沫若两位先生以来,《利簋》译文多有将“赐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之“用作”译为“用来做”、“用王赏赐的铜作”者[1]。对于古文字“用”的意义和用法,赵诚先生曾发表《甲骨文至战国金文“用”的演化》一文,文中提到《利簋》,也是这个观点。只不过,赵诚先生强调了《利簋》的“用”是介词,而非动词,相当于“拿”此金铸器,意义是虚化的,“作”是主要动词用作谓语[2]。
赵诚先生的文章非常重要,不论材料、方法,还是观点,都给人以很大的收获和启发。但是,赵诚先生认为“用”作为连词至周代才出现,笔者认为不妥,其实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因此,《利簋》的“用作”应以训为“因而作”为宜,这是在强调铸器与受赏的因果关係。“用”的意义不仅涉及到语言文字学,其所造成的这种语境,还关係到先秦史上的“王号生称说”。下文先介绍赵诚先生文中与本文有关的观点,然后再做讨论。
赵诚先生认为,“用”有一个“由用作动词向用作介词、用作连词、用作助词的发展过程”。对于动词发展为介词,赵诚先生说:“从殷商甲骨文一直到后代,‘用’均可用作动词,……殷商甲骨文的‘用’未见用作介词者,周代金文的‘用’却大量用作介词,……这一转化大体完成于周代。……是由‘用’用作动词虚化、发展而来,……”
对于介词发展为连词,赵诚先生说:“殷商甲骨文的‘用’未见用作连词者,周代金文的‘用’却大量用作连词”。在研究西周早期铭文的部分,赵诚先生对不同赏赐物后面的“用作”做了区别:
1、如果赏赐的是金(铜料),而没有别的,则将“用”解释为“用(铜铸器)”,可以看作介词。
2、如果赏赐的是贝(货币),而没有别的,则将“用”解释为“花(钱铸器)”,也是介词,但比前者更加虚化。
3、如果赏赐的是羊、衣、臣、妾之类,则将“用”解释为“像是一种连词,近似于后代的因”。因为这些都无法拿来铸器,“当然也可以硬着头皮按照古代以物易物的原则说成是拿……去铸作铜器,但是实在太勉强了。很可能的情况是得到了赏赐,是一种光荣,因而铸作铜器,留作纪念。如果确是如此,则这种句式中的‘用作’只是一种继承性的惯用型用法,其中的‘用’已经进一步虚化而不再用作介词,……也可以这样认为,……即由介词‘用’虚化为连词‘用’的中介。”
4、有些赏赐物“即使硬着头皮按照以物易物的原则也无法说成是拿……去铸作铜器。……宾是典礼中的傧相(唐兰释),……有的只是一种嘉奖,如‘执犬休善’[3];有的只是承认其功绩,给予一种荣誉,如‘蔑历于保’,……‘用作’只是袭用了习惯的说法,其‘用’已经毫无动词的性质,已不再是一个介词,完全虚化成了一个连词,……为因而之义。”
但是赵诚先生也认为,“由于西周金文是这一转化的过渡时期,……某些‘用作’连用的‘用’就可能有两解。……《卿鼎》为西周早期铜器,属于转化过程的时期之初,铭文中‘用作’之‘用’释为介词更好一些。但绝不能说这个‘用’释为连词就是绝对错误。……《史颂簋》为西周晚期铜器,所属的时代转化已经完成,铭文中‘用作’之‘用’释为连词更好一些。但绝不能说释为介词就是绝对错误。”
赵诚先生认为,西周康王时产生了“对扬王休,用作”的句式,昭王时使用得比较广泛,“‘用作’之‘用’,应该是已经由介词完全虚化为连词,应当看成是连词。……‘用作’连用之‘用’作为连词有因而之义以表示结果,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比较早产生的现象。在发展中,‘用’不在‘用作’的结构中,不在上举各例那一类句式中也可用为连词而表示‘因而’之义。”
“……‘用’在‘用作’这样的结构中,由介词逐渐虚化而转化为连词,但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完全清楚。后来,……这一结构之前产生了一个对扬休美之类的短语,‘用作’之‘用’才在虚化转化中固定下来成了连词,但‘用’仍和‘作’连用。……即要依靠‘作’这一动词,当然也是由于惯用句式使用的力量所束缚。再往后,‘用’才脱离‘用作’这一固定结构而发展成为一个能够自由、独立使用的连词,……”
以上是赵诚先生文中与本文有关的主要观点。其最大的问题,是在提到商代古文字材料时,只说商代甲骨文的“用”未见用作介词和连词者,周代金文的“用”则大量用作介词和连词,却不提商代金文,而商代金文中有不少“用作”,大致分为四种情况(均为商代晚期):
1、赐金……用作……
《小臣系卣》:“王赐小臣系,赐金,在寝,用作祖乙尊。”(集成5379)
按:第二个“易”字左边有五个点,刘传宾先生认为是“易金”二字的合文,可备一说[4]。本文的释文以《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为基础[5],择善而从,并儘量从宽从简。与论点无关之处,不做讨论。
2、赐贝……用作……
《肄作父乙簋》:“弜师赐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