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芃:《左传》“昌歜”补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苏芃:《左传》“昌歜”补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苏芃:《左传》“昌歜”补正
《左传》“昌歜”补正
苏 芃
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
《左传·僖公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歜、白黑、形盐。”杜预注:“昌歜,昌蒲葅。”孔颖达疏:“昌歜,飨之所设必是笾豆之实。《周礼·醢人》‘朝事之豆,其实有昌本、麋臡’,郑玄云‘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爲菹’。彼昌本可以爲菹,知此‘昌歜’即是昌蒲菹也。齐有邴歜,鲁有公甫歜,其音爲触。《说文》云‘歜,盛气怒也。从欠蜀声’。此‘昌歜’之音相传爲在感反,不知其字与彼爲同爲异。徧检书传,昌蒲之草无此别名,未知其所由也。”[1]
孔颖达最早提出关于“昌歜”之“歜”音义的疑问,顾炎武《日知录》对此作出考证:“今考顾氏《玉篇》有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徂敢切,昌蒲俎也’。然则《传》之‘昌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正合此字,而唐人已误作‘歜’。是知南、北之学,陆、孔诸儒,犹有不能遍通。”[2]
顾氏之后,关于“昌歜”的认识,观点有二:
一类认同顾说,以“歜”爲“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之误,清代学者陈树华[3]、沈钦韩[4]、丁晏[5]等皆述顾说,高邮王氏父子亦持此说,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王念孙《广雅疏证》卷第八上《释器》:“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鮆、鮨,鮺也。……《说文》:‘䰼,鮺也。一曰大鱼爲鮺,小鱼爲䰼。’《玉篇》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音才沈、才感二切。僖三十年《左传》注云:‘昌歜,昌蒲菹也。’《释文》‘歜,在感反’。在感与才感同音。昌蒲菹谓之歜,犹鱼鲊谓之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矣。”[6]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七“昌歜”:“《广韵》入声一屋,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说文》本才六切,歍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也,‘才六’之音转爲‘在感’,乃幽、侵二部之通。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从鼀声,而音在感切,犹燅从坴声,而音徐盐切,鼀坴皆以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爲声也。若从蜀声之字,徧考诸书无读入侵部者,以是知其当从鼀,不当从蜀也。特以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或省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黾字隶书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与蜀相似,故传写者误作歜。《史记·仓公传》‘肝气浊而静’、‘心气浊躁而经’、‘肾气有时闲浊’、‘心脉浊’,徐广并云‘一作黾’。可知‘黾’与‘蜀’字常相乱也,‘歜’爲‘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之误,‘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爲‘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之省,依字正当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爲《左传》音者,有服虔、嵇康、高贵乡公诸家,《玉篇》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音徂感反,盖师承有自矣。《广韵》虽误作‘歜’,而亦音徂感切。孔氏《正义》亦云‘昌歜’之音相传爲在感反,段氏乃欲改爲尺玉切,而云香气触鼻,故名昌歜,我未之前闻也。”[7]
日本学者安井衡《左传辑释》[8]和竹添光鸿《左氏会笺》[9]皆用王引之《经义述闻》之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亦用王说:“昌歜之歜,据《释文》,不音触,而音蚕上声。王引之《述闻》谓当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传写致误,或然。”[10]
另一类观点否认顾说,别立新解。以段玉裁、朱骏声、刘文淇、刘寿曾等爲代表,具体意见如下: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欠部》:“歜之读在敢反者,语之转也。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与歜同在三部,音转皆可入八部,是以《玉篇》云‘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亦徂感切,昌蒲葅也’。盖古本《左传》有作‘昌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者,二字可相假借,皆可读屋沃本韵之音,非必定当在敢反也。”[11]
朱骏声《春秋左传识小录》卷上“有昌歜”条:“按歜者,欿之误字,借欿爲灆也。灆,葅也。故歜相承读如谄音不误,《玉篇》所引则又误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必无徂敢切之理。”[12]
刘文淇、刘毓崧、刘寿曾《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黄承吉云:‘段氏《说文注》云:“言昌阳气辛香以爲葅,其气触鼻,故名曰昌歜。”其说至当;然又狃于《玉篇》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之音训而云:“盖古本《左传》有昌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者,二字可相假借”,则非也。蜀之制字,其义本同于触,故触之字起于蜀。《说文》解蜀字,谓“葵中虫,上目象蜀头形”者,正是上触之象,故加蜀以角,则爲角之触,加蜀以欠,则爲气之触。《说文》解歜爲盛气怒者,是气触之本字也。后经籍中一切引伸,皆通用触字,因于气触,亦书爲触,而置歜字不用,其实与触一字也。夫触字之音义皆如触发之触,触向升而上,故昌葅之气出取之。若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之音义,则皆如蹙缩之蹙,蹙反向内而向外,于昌葅何取焉?’文淇案:‘此传昌歜字,自《正义》谓歜之音,相传爲在感反,而人不知昌歜之歜当音触,自《玉篇》以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爲昌蒲葅,而人不知昌歜之字本当作歜,不当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黄说是也。’寿曾曰:‘……朱氏(朱骏声)驳《玉篇》是也。其谓作欿,又叚爲灆,义转迂曲,传文审是欿字,则服注不必言昌本之葅矣。杜注“昌歜,昌蒲葅”,用服说。《醢人》“朝事之豆,其实昌本”注:“昌蒲根也。”《公食大夫礼》“醓醢昌本”注:“昌本,昌蒲本葅也。”服以昌本释昌歜,用《周礼》文。郑君义与服同。《说文》:“葅,酢菜也。”《韩非子·难四》:“文王嗜菖蒲葅。”’”[13]
或因前人观点的分歧,至今《左传》校本几乎全作“昌歜”,《汉语大词典》也只有“昌歜”的词条,而无“昌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实际上,藉助日藏《玉篇》残卷材料,可爲顾氏观点提供新证。
《玉篇》残卷卷九欠部:“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子合、子陆二反。《说文》:‘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也。’野王案:口相呜之声也,或爲噈字在口部。又音徂感反,《左氏传》:‘响有昌歜白黑形塩。’杜预曰:‘蒲葅也。’鲊名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说文》爲鱼字,在鱼部。”[14]
此段文字是《玉篇》日藏古写本,讹夺满纸,当先加校理。
查核《说文》和《大广益会玉篇》(下文简称广益本《玉篇》),“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即“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引《左氏传》“昌歜”之“歜”当是“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形讹,疑梁代《左传》传本“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已与“歜”讹混,亦或是后人抄撮之误。[15]
《玉篇》残卷“鲊名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说文》爲鱼字”,“鱼”胡吉宣《玉篇校释》校作“䱹”[16],恐误,此处“鱼”当是“䰼”字的残文。《篆隶万象名义·欠部》:“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子合反,噈字。䰼也。”[17]“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即“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玉篇》残卷“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音徂感反、《广韵》“䰼”音徂感切,“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与“䰼”音同;《说文》大徐音与《集韵》“䱹(鮺)”注音皆作“侧下切”,音义皆同“鲊”字[18],却与“徂感反”有别,可知《玉篇》残卷的“鱼”字不当是“䱹”误。又,《说文》“䰼,鮺也。一曰:大鱼爲鮺,小鱼爲䰼”,义与《玉篇》残卷“鲊名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说文》爲䰼字”亦合。
校正后这段《玉篇》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子合、子陆二反。《说文》:‘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也。’野王案:口相呜之声也,或爲噈字在口部。又音徂感反,《左氏传》:‘响有昌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白黑形塩。’杜预曰:‘蒲葅也。’鲊名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说文》爲䰼字,在鱼部。”
参考以上材料,回顾《左传》“昌歜”之“歜”的音义问题,顾炎武等学者对“歜”是“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误的判断、王氏父子对“歜”字音义的认识都可得到证实。“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读作“徂感反”或“在感反”[19],含义当与《说文》“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也”之义无关,而与“䰼”字音同义通,当指“菖蒲根製作的酱料调味品”,诚如王念孙所言“昌蒲菹谓之歜,犹鱼鲊谓之䰼”。而《玉篇》残卷亦有“歜”字,作“充烛反,《说文》:‘盛气怒也。’《左氏传》周大夫有甘歜”[20],并未及与“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关联,段玉裁“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可相假借之说恐不可信。
另外,《玉篇》残卷的“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亦可证王引之“‘歜’爲‘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之误,‘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爲‘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之省”的推断。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歜”字,音项(二)据《广韵》“徂感切”作“zàn”,释义作“切断的菖蒲根,可佐食,也可入药”,并引广益本《玉篇》“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材料判断“疑‘歜’释菖蒲葅,误”。 [21] “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音项(三)据广益本《玉篇》“俎感切”作“zàn”,释义作“切断的菖蒲根”。[22]“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据《集韵》“徂感切”,注音作“chù”,义“同‘歜’,切断的菖蒲根,可佐食,也可入药”。[23]此三处释义皆可商榷。“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是“昌歜”之“歜”的后起字,当爲区别“盛气怒”义的“歜”在原字形上加 “艸”,注音作“chù”误,与“徂感切”不合。
然而,如若再进一步溯源,“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从𡴆、从黾、从欠,音“在感反”或“徂感反”,查《广韵》《集韵》[24],“感”韵下除“歜”字外,另有“黕”“眈”“抌”“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衴”“紞”“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髧”“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䏙”“𧖺”“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醓”“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诸字,皆从“冘”得声,其中“黕”《说文》释“滓垢也”,“䏙”《说文》释“肉汁滓也”,“𧖺”《说文》释“血醢也”,似均与“昌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之“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义有关联。疑“昌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之“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本或从“冘”,“欠”或是“冘”形譌。[25]该字左半构件从𡴆、从黾,亦或另有所原,至南朝梁代,字形已与“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完全混同,故顾野王将其附于“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下。
又,《周礼·天官·醢人》:“醢人掌四豆之实。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茆菹、麇臡。”[26]疑《左传·僖公三十年》“飨有昌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白黑、形盐”之“昌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或本是二物,“昌”爲昌本,“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爲醓醢之属,后爲合称,即菖蒲葅。
以上两点推断且留待日后新材料验证。关于“昌歜”之“歜”的认识可归纳如下:
该字形在南朝梁代已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音“徂感反”,至唐代又与“歜”字混同,然其读音仍有相传,孔颖达审其音而不能明其字,后人爲区别“歜”字,又造“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以示差异。清儒多从“歜”字构件“蜀”出发探讨其得声之由,或失之毫釐,该字读音疑与“冘”有关。至于其义,杜预释“昌歜”爲“昌蒲葅”,王念孙以“昌蒲菹谓之歜,犹鱼鲊谓之䰼”,均可取。
附记:本文初稿写成于2012年3月,原爲徐复先生百年诞辰会议而作,后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杭州)报告,又投寄《中华文史论丛》,应编辑部要求删节成3篇补白的形式合刊于2013年月第3期。此处是未删节稿。
[1]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831页。
[2] 顾炎武着、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56页。该说亦见于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歜字误。《玉篇》作‘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徂敢切,菖蒲葅也。”《清经解 清经解续编》第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5页。
[3] 陈树华《春秋经传集解考正》卷七:“《玉篇》‘
苏芃:《左传》“昌歜”补正’字诸家俱未之及至亭林顾氏始举出。”《续修四库全书》第14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34页。
[4] 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四“有昌歜”条用顾说,《续修四库全书》第1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5] 丁晏《左传杜解集正》卷三“又传飨有昌歜”条用顾说,《续修四库全书》第1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6页。
[6] 王念孙《广雅疏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5页。
[7] 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14页。
[8] 安井衡《左传辑释》,台北:广文书局,1987年,卷七第5页。
[9] 竹添光鸿《左氏会笺》,台北:天工书局,2005年,第532页。
[10]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482-483页。
[1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12页。
[12] 朱骏声《春秋左传识小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53页。
[13] 刘文淇、刘毓崧、刘寿曾《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443页。
[14] 顾野王《玉篇》残卷,《续修四库全书》第2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8—329页。
[15] 敦煌文献P.2509《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作“歜”,后世《左传》传本皆作“歜”,结合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对“昌歜”之“歜”音义的疑问,可知早在孔颖达的时代,《左传》传本“昌”已皆误作“昌歜”,《玉篇》残卷的抄写时代或晚于此,抄写者所见《左传》其时可能已皆误爲“昌歜”。
[16] 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923页。
[17] 空海《篆隶万象名义》,中华书局,1995年,第89页。
[18] 敦煌文献S.388《正名要录》:“鮺”与“鲊”“字形虽别,音义是同。古而典者居上,今而要者居下”。黄征《敦煌俗字典》附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90页。
[19] 陆德明《经典释文》第十六:“昌歜,在感反,昌蒲葅。”黄焯《经典释文彙校》,中华书局,2006年,第499页。
[20] 顾野王《玉篇》残卷,《续修四库全书》第228册,第333页。
[21]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崇文书局、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2307页。
[22]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第2309页。
[23]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第3352页。
[24] 此处承蒙姚永铭先生提示参检韵书。
[25] 隶楷字形“冘”“欠”易淆,例如甘肃博物馆藏《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五“躭酒嗜色”的“躭”字形作“”,黄征《敦煌俗字典》,第74页。
[26]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