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闯关东”:清代以来的东北移民

闯关东-“闯关东”:清代以来的东北移民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闯关东-“闯关东”:清代以来的东北移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闯关东”:清代以来的东北移民


关东,泛指今天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构成的东北地区,明朝称“辽东”。清人入关后,这一地区被称为“关东”——因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名。以山海关为界,又有关里、关外之别。“闯关东”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指的是清朝、尤其是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时期关内汉人向东北的移民运动。“闯关东”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闯”,说明向关外移民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属于越轨犯禁的非法行为;而且,因为尚待开发,“关东”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也比较恶劣,进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冒险行为。东北地区逐渐开禁后,移民关外变得合法,但“闯关东”一词却被沿用下来,成为17至20世纪中国内地向东北移民运动的代名词。
从历史上看,内地向东北移民由来已久。从两汉开始,北方每遇战乱,便有百姓迁往东北避难。在清中期之前,因盛京(今沈阳)系龙兴之地,故清廷对东北地区长期实行封禁政策,“闯关东”没有形成规模。到了19世纪60年代,清廷在东北部分地区开禁,于是山东、直隶(河北)等地人民纷纷“闯关东”,民国时期形成大规模的“闯关东”浪潮。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的移民及其衍生人口已由明末的300万人增加到3000万人。纵观“闯关东”的历史,其移民历时之长,人数之众,在世界移民史上也属罕见。
“闯关东”的几个阶段
“闯关东”的发生有移民自发的主观因素,也有当时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根据清朝至民国年间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以及移民的多寡,“闯关东”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了“招垦”—“封禁”—“局部开禁”—“全面开发”几个时期。
1、从招垦到封禁(1651—1860)
清朝初年,由于明清王朝更替而发生的战乱等原因,东北地方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人口损失严重。为恢复东北经济,清廷于顺治初年颁布一系列条件优厚的招垦令,大量汉人应召前往。一时间,“直(直隶)鲁豫晋之人,来者日众”。但这种情形很快引起清廷恐慌,害怕关内汉人的大量迁入会损害满人利益,破坏满人风俗,尤其是有害于“龙兴之地”。故从顺治年间开始,至康熙中期,清廷沿辽河等地筑起一道壕沟,沟上植柳,或筑土为堤,堤上种柳,即“柳条边”,又叫“边墙”,择地设立关卡,查禁犯规之人。康熙七年(1668),清廷废招垦令,正式推行封禁政策。所谓“封禁”,就是禁止边民越过边墙打猎、采参、放牧、耕种。康熙九年到二十年(1670—1681),清廷又构筑威远堡至吉林北边法特哈的“新边”。
尽管有“边墙”的阻隔与律法的惩处,大量流民仍然设法冲破封禁,进入东北地区谋生。据光绪《吉林通志》记载,乾隆五十四年(1789),三姓地区(今黑龙江依兰)一次就驱逐流民61户,303人。然而,到嘉庆中期,吉林府每查一次,辄增出流民数千户,“边墙”形同虚设。乾嘉之交,直隶、山东等省遭遇严重旱灾,大批灾民背井离乡,或泛海辽东,或陆行辽西,涌向关东谋生。清廷为稳定政局,不得不一度放松禁令,允许灾民出关谋生。
另外必须注意的是,清前期的东北也是内地“罪人”的流放地,这些人发配至此,当兵为奴,被称为“流人”;而一般“闯关东”者,则被称作“流民”。
2、从局部开禁到全面开禁(1860—1904)
咸丰、同治年间,战乱和灾荒使山东、直隶等省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为了求生存,大批涌入东北谋生,其势如潮水漫涌,强烈冲击着清廷对东北的封禁政策。另一方面,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叩开了东北的大门,沙俄更是不断侵扰北部边疆,东北防务吃紧,而人丁不足,又加剧了这一情形。凡此种种,均要求清政府改弦更张。咸丰十年(1860),黑龙江将军特普钦数度奏请“解禁”,清廷宣布“移民实边”。自此,东北局部开禁,首先在奉天开放官荒、牧场。近二百年的封禁,渐趋瓦解。
这一时期清廷对东北开禁的态度是犹豫不决的。同治二年(1863),有官员奏请清廷开放奉天官荒马场,清廷饬副都统恩合查复此事,后将大凌河以东牧场全部放垦,以西牧场则封禁如故。光绪十年(1884)、十三年(1887),清廷曾两次下令永远封禁黑龙江。
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军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东北面临空前危险,促使清廷改变立场,发布一系列招民实边的谕旨,以实际行动宣告全面开禁。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战争在东北爆发,黑龙江将军达桂、齐齐哈尔副都统程德全奏请全体开放,旗、民兼垦,并对垦民加倍奖赏。实施数百年的封禁政策至此结束,向东北移民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3、大规模开发时期(1904年以后)
1904年以后,关内移民东北的浪潮持续高涨。20世纪20年代末、40年代初,形成移民东北的高潮。其中,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而山东人口压力最大,山东人成为“闯关东”的主力。据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统计,民国38年间,山东平均每年有48万人闯关东,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792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专门设立掠夺华北劳工的机构——“满洲劳工协会”。该机构仅在1939年到1941年间,就从山东、河北等地抓捕400万人赴东北做劳工,这又是一种变相的“闯关东”。
新中国成立之初,山东因为人口压力,移民东北的惯性仍然在进行着。20世纪60年代,“进军北大荒”成为新一波、也是最后一波移民东北浪潮。
到东北的移民一般分为两种,即季节性移民与永久性移民。季节性移民春去冬回,年复一年,渐渐地,有人开始安家落户,变为永久性移民。早期以季节性移民为多,清末以后,永久性移民逐年增加。
“闯关东”的影响
大量人口迁入,使东北的社会和经济面貌发生了重要变化。没有广大移民披荆斩棘、含辛茹苦的艰难创业,就没有东北由荒凉沉寂到后来人烟稠密、经济发展局面的形成。
封禁时代的东北,“极边寒苦”,风貌原始,生产落后。移民们通过种种形式的垦荒,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生产关系也有所变化。在清代,移民垦种的荒地主要分为旗地、官荒和蒙荒三种。移民初至,大多一贫如洗,往往被旗人雇为佣工,小有积蓄之后,开始向旗人佃种地亩,随后便借旗田之名额外开荒。旗人为了获利,开始出租典卖旗地,原先的农奴依附关系逐渐瓦解,旗地制开始向封建租佃制转变。此外,由移民带来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至清末,所产粮食除东北自给和消费外,还大量销往关内。
移民的进入,也使东北各地大小城镇迅速发展。满人入关后,清廷对商人出关贸易未加禁阻,出关经商者日众,但是那时的商贾大多为行商。后来,在移民浪潮影响下,关内商人日渐增多并定居下来。商业兴旺,带动了大小城镇的迅速出现。晚清以后,东北开始出现中国的工业重镇,其中,路矿业还走到了全国的前列。
简而言之,“闯关东”影响深远。上千万移民的到来,为东北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繁荣了城乡市场。在社会文化领域,大量移民进入东北,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形成新的地方文化。在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中,移民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进取、拼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闯关东”精神,不但是千百万移民的人生写照,也是我们今日积极进取、团结奋斗、振兴东北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
刘平,1962年生于江苏苏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秘密社会史、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化等。出版专着有:《文化与叛乱——以清代秘密社会为视角》、《中国民俗通志·江湖志》、《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关东土客大械斗研究》等多部。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9968.html

以上是关于闯关东-“闯关东”:清代以来的东北移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