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尧典》新证(一)

《尚书·尧典》新证(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尚书·尧典》新证(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尚书·尧典》新证(一)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尧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釐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正义》:“马、郑、王本说此经,皆无‘帝曰’”。”[1]《史记》作:“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张守节《正义》:“饬音勑。……舜能整齐二女以义理,下二女之心于妫汭。”[2]荀悦《汉纪》云:“昔尧釐降二女于嬀汭,嫔于虞。”[3]薛季宣《书古文训》“釐”作“《尚书·尧典》新证(一)
《尚书·尧典》新证(一)”。[4]
由于《史记》与“釐”对应的字作“饬”,由此发展出《汉书·谷永杜邺传》谷永所云“昔舜饬正二女,以崇至德。”张守节的解释,即由此而来。皮锡瑞赞同舜以理饬下的解释。孙星衍、杨筠如及金景芳、吕绍刚等人都将“釐”与“饬”牵合。[5]除此之外,这个“釐”字还有如下几种解释:一、以义理。伪孔传:“舜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于所居妫水之汭,使行妇道于虞氏。”[6]依《史记》将“釐降”的主语理解为舜。此说在宋代仍有不少学者遵循,如苏轼、[7]夏僎、[8]吕祖谦、[9]魏了翁、[10]胡士行等。[11]二、理、治。《汉书·外戚传》“《书》美釐降”颜师古注将“釐降二女于妫汭”解为“舜能以治降下二女”。[12]林之奇引曾氏说:“二女之偶,理之使有别。”[13]蔡沈解为治装,将“釐降”的主语理解为尧。[14]陈经解为二女能自治。[15]陈栎解为经理(动词)。[16]段玉裁解为整治,[17]曾运乾同。吴汝纶:“釐降者,谓治服之所谓刑也。”[18]不知何意。曾运乾解为饬、整治。[19]三、制。朱祖义解为以礼法制之。[20]四、予(朱鹤龄《埤传》引袁黄说)。[21]五、饬、令(屈万里)。[22]命令。[23]六、赐(黄怀信)。[24]另外,一些学者所引的王肃解“釐降”为下嫁,[25]似未解“釐”字。
其实,这个“釐”字应读为“赉”(根据上引薛季宣本看,这个字在一些早期版本中很可能本来写作“《尚书·尧典》新证(一)
《尚书·尧典》新证(一)”),意为赏赐,与“降”义近连用。《诗·大雅·既醉》:“其僕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孙子。”《传》:“釐,予也。”马瑞辰《传笺通释》:“釐与赉双声,釐即赉之假借,故训为予。”[26]此说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同。[27]《大雅·江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周颂·臣工》:“王釐尔成,来咨来茹。”“釐”学者们也都读为“赉”。[28]这些都没有问题,不过,“釐”与“赉”的关係,并不只是“双声”。“釐”的早期形体中通常包含“里”,[29]为声符。“赉”从“来”声。上古“里”、“来”声韵皆相同,且“里”声字、“来”声字有互为异文之例,[30]故“赉”可与“釐”相通。
弄清楚了“釐”的意思,便可知“釐(赉)”、“降”都是指上对下,“釐(赉)降二女”的主语是尧。《史记》在“饬下”前加上“舜”,无疑违背了原意。段玉裁根据《正义》所说马、郑、王本无“帝曰”以为“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俱为四岳语,并以为“釐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是“自尧言之”,即主语是尧。皮锡瑞花很长的篇幅批段,力辩“釐降二女”为舜事,未免失之偏颇。
说到这裏,顺便说一下《尚书》中的其他“釐”字。《尧典》:“允釐百工,庶绩咸熙。”《史记·五帝本纪》作“信饬百官,衆功皆兴”。“釐”,伯3315作“《尚书·尧典》新证(一)
《尚书·尧典》新证(一)”,云“本亦作《尚书·尧典》新证(一)
《尚书·尧典》新证(一),力之反,理也。”[31]“釐”,学者们多解为治、[32]或理。[33]《立政》:“亦越成汤陟,丕釐上帝之耿命。”“釐”,学者多解为理。[34]《书序》:“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槀饫》。”“釐”,伪孔传也解为理。[35]这些解释都没有问题。其实,这几个“釐”字,就应当直接读为“理”。古代注疏家或许也已经有此看法,只是没有清晰表现出来而已。“釐”在战国楚简中多写作“《尚书·尧典》新证(一)
《尚书·尧典》新证(一)”;[36]伯3315“釐”作“《尚书·尧典》新证(一)
《尚书·尧典》新证(一)”,或许就是由战国文字而来。

附记:本文为我正在撰写的博士论文《传世〈尚书〉类文献新证》的一部分。草稿初成,切盼批评指正。各位师友若有以教我,可发送电子邮件至【huang-xiang0918@163.com】,不胜感谢!

(编者按:本文到达收稿信箱时间爲2015年11月22日10:34。)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23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22页。
[3][汉]荀悦、[晋]袁宏着,张烈点校:《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03、311页。
[4]顾廷龙、顾颉刚:《尚书文字合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4页。
[5][清]孙星衍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1页。杨筠如:《尚书覈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5页。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23页。
[7][宋]苏轼:《书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册,第491页。
[8][宋]夏僎:《尚书详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9][宋]吕祖谦撰,时澜增修:《增修东莱书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0][宋]魏了翁:《尚书要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1][宋]胡士行:《尚书详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2][后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34页。
[1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9页。
[14][宋]蔡沈:《书经集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册,第7页。
[15][宋]陈经:《尚书详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6][元]陈栎:《书集传纂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7][清]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4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8][清]吴汝纶:《尚书故》,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二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400-401页。
[19]曾运乾:《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6页。
[20][元]朱祖义:《尚书句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1][清]朱鹤龄:《尚书埤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2]屈万里:《尚书集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第16页。
[23]钱宗武、杜纯粹:《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24]黄怀信:《尚书注训》,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18页。
[2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册,第29页。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96页。
[26][清]马瑞辰撰,陈金生点校:《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897页。
[27]高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10页。黄国良:《诗经通假字集释》,唐山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1985年,第81-82页。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816页。
[28]高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64、486页。黄国良:《诗经通假字集释》,唐山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1985年,第81-82页。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914、955页。
[29]参看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6页;董莲池《新金文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第1885-1886页。需要注意的是,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99页“釐”字下所列不一定全部是“釐”字,如该书据《甲骨文字典》将、收入“釐”字下,但较新的《新甲骨文编》(刘钊、洪飏、张新俊编着:《新甲骨文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就未收“釐”字。
[30]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31]顾廷龙、顾颉刚:《尚书文字合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1页。清晰照片见IDP (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国际敦煌项目, http://idp.bl.uk/database/oo_scroll_h.a4d?uid=1451533818;recnum=60607;index=4.
[3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0页。[宋]蔡沈:《书经集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页。
[33][宋]苏轼:《书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89页。孙星衍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3页。杨筠如:《尚书覈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0页。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4页。
[34]参见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1670页。
[3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32页。
[36]参看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6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036.html

以上是关于《尚书·尧典》新证(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