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楚简“一百攸四十攸”解析

包山楚简“一百攸四十攸”解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包山楚简“一百攸四十攸”解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包山楚简“一百攸四十攸”解析


(安徽大学文学院)
战国包山楚简269“一百攸四十攸”的释读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属上读,即“朱旌一百攸四十攸”,幷读“攸”爲“条”,[1]此说恐与当时制度不合。[2]另一种是属下读,即“一百攸四十攸翠之首”,幷认爲是“数量名”结构,[3]然检索战国文献会发现,“百位数+量词+十位数+量词”这样的数量结构只能放在名词的后面或单独使用,恐无位于名词之前的用例,如“广车十乘又二乘”(《曾侯乙墓竹简》120)、“越异之黄金三十二镒二镒”(《包山楚简》107)、“□金十两又一两” (《包山楚简》145反)、“四十乘又三乘”(《曾侯乙墓竹简》121)、“十真又五真”(《曾侯乙墓竹简》140)等。因此,包山楚简“一百攸四十攸”最好单独成句,既不属上称量“朱旌”,亦不属下称量“翠之首”。
从用法上看,“一百攸四十攸”所称量的是“朱旌”上的“羽”,“攸”当读爲“翭”。这裏的“攸”有三种写法,最简单的是“攸”省去右边的“攵”,其他两种是在此基础上增添偏旁“糸”或“习”(半“羽”),儘管字形有异,但都是从“攸”得声。爲方便起见,本文一律写作“攸”。“攸”上古音在以纽幽部,“翭”在匣纽侯部。以、匣相谐已有学者指出,[4]而幽、侯两韵部的主要元音在战国楚方言中则有可能相同。[5]这就是说,“攸”和“翭”声韵皆近,二者相通在音理上是成立的。“翭”,《说文·卷四·羽部》云:“羽本也。”,这是由王念孙最先发现的,他在《读书杂志·余编上·后汉书》中指出“其民户出鶏羽三十鍭”(南蛮传)的“鍭”当读爲“翭”,“鶏羽三十鍭”的结构等同于《九章算术·粟米章》“羽二千一百翭”,幷引刘徽注“翭,羽本也。数羽称其本,犹数草木称其根株。”后来周法高先生明确提出“羽二千一百翭”中“翭”是“羽”的称量词。[6]现在我们把“羽二千一百翭”后面相关的文字一幷补上,“答曰:其一千一百四十翭,三翭一钱。其九百六十翭,四翭一钱。”这裏的“一千一百四十翭”等用法正与包山简“一百攸四十攸”密合,只是量词不在百位数后重複而已。另外查检秦汉简牍,可得“翭”(或借“鍭”、“喉”、“侯”爲之)称量“羽”数例,如《里耶秦简(壹)》8-1457背+8-1458背+8-1260:“翰羽二当一者百五十八鍭(翭),三当一者三百八十六鍭(翭),五当一者四百七十九鍭(翭),六鍭当一者三百卅六鍭(翭)。八当一者五[百] 廿八鍭(翭),十五当一者□百七十三鍭(翭)。·卅五年四月己未□…凡成鍭四百□…”[7]又《张家山汉墓竹简·算术书》:“羽二喉(翭)五钱。今有五十七分侯(翭)卅七,问得几何?”还有尹湾六号汉墓《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乘与五采羽三万一千六百五十八□”,我们怀疑这最后一个缺损的字可能就是“翭”。
综上,包山楚简“一百攸四十攸”中“攸”实乃“翭”的假借字,用来称量“羽”,相当于今天的“根”,这也可能是量词“翭”的最早用例。
(附记:本文写作得到安徽省社科项目“汉语量词发生及发展研究”(AHSK09-10D36)支持。)
(编者按:[1]何琳仪:《包山楚简选释》,《江汉考古》1993年第4期,第63页。
[2]杨英杰:《先秦旗帜考释》,《文物》1986年第2期。
[3]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它》,《着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1页。
[4]叶玉英:《古文字构形与上古音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0页。林亦:《喻四归匣——古以纽演变的另一种形式》,《语言研究》2004年第1期。
[5]赵彤:《战国楚方言音系》,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6]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年,第330页。
[7]杨小亮:《里耶“翰羽”简缀合一例》,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30,2012年8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08.html

以上是关于包山楚简“一百攸四十攸”解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