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保训》研读讲义

清华简《保训》研读讲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华简《保训》研读讲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华简《保训》研读讲义


(美国达慕思大学)
2010年3月20日,美国达慕思大学艾兰(Sarah Allan)教授、理海大学柯鹤立(Constance A. Cook)教授与我在达慕思大学贝克图书馆共同主办清华简《保训》研读会。来自亚、欧、北美约30位学者,共聚阿巴拉契亚山谷,参加讨论。艾兰教授嘱我领读“昔舜久作小人”一节,涉及“中”的难题。“中”之为物,须满足《保训》限定的至少15个条件。现臆说如下,请大家批评。这是讲义稿,难免讲说演义之迹,文简也不拘礼数,请海涵。在美国访问的北师大博士生王进锋先生收集提供了本稿所需的所有文献,特此鸣谢。
一、释文
昔舜久作小人,亲耕于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它攴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于呼!祗之哉!
二、按语
4
……昔舜久作小人,亲耕于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
4.1 “久”,清华释文作“旧”;李守奎读“久”。
按:读“久”似更好,因为句前已有“昔”,“昔”、“旧”重复。
4.2 “曆丘”,清华释文作“鬲茅”,读“曆丘”;李守奎读“曆茅”,释作“曆山之茅”;陈伟读“嵍”(旄),训“丘”。子居有综述,并指出传世文献俱作“曆山”。
按:当读“曆丘”。传世文献作“曆山”或系讳孔子之名。
4.3 “恐”,李锐读“恭”;肖晓晖读“功”。
按:读“恐”甚合文义,详下“讨论”一节。
4.4 “中”,小狐有综述:
李学勤先生认为“中”是一个思想观念,即清华释文所谓“中正、中道”。
赵平安认为“中”与“詷”类似,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
李锐认为“中”有中正义,引申之则与狱讼之公正有关。
李均明认为有两种“中”,一是与诉讼相关的文书,即最终的判决书;一是文王遗嘱之“中”是指治国理念。刘光胜同。
林志鹏也认为简文有两种“中”,一是舜的“求中”,指反求己心;所谓“得中”者,指心明灵清澈(复其本然状态);另一“中”是指军旅所用建鼓。
姜广辉认为“中”就是处理事情时要把握分寸,要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追中于河”的“追”不是“索回”、“归还”,而是应理解为“慎终追远”的“追”,即“追溯”。
武家璧也认为有二“中”,“舜既得中”,是指舜制订出优秀曆法;下文的“砌中”是筑坛聚众,祭告天地,誓师出发,“中”为具体的建筑物“中坛”。
此外,小狐本人认为“中”最有可能是指以军事统率权为中心的最高统治权力;李零认为“中”是“地中”,舜“求中”就是“为民立极”;子居认为“中”即是“众”、“师”,“中”系音同而误(陈伟赞同)。肖晓晖从子居说,读“中”为“众”,并将此句断读为:“亲耕于曆,懋功逑众。”
按:以上诸说皆有道理,但也都有问题。“中”为何物,必须结合前后简文探讨,满足《保训》所限定的至少15个条件,详下“讨论”一节。
又沈培认为此句应读作:“昔舜久作小人,亲耕于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李零等同意“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连读。
按“厥志”不与“不违于庶万姓……”连读。理由一,本篇“厥”字多用于动宾结构,如“稽厥志”、“受厥绪”、“服厥罪”;理由二,古书未见前后两句相连而均以“厥”开头之例,如“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它攴于上下远迩”;理由三,“自稽厥志”更合前后文义,详下“讨论”一节。
5
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它攴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设稽,测
5.1 “它攴”,清华释文读“施”,训“行”;孙飞燕释作“施行恩惠”;肖晓晖释作“延及”。
按:“它攴”《说文》作“也攴”,本义为以攴击蛇,引申义为割裂、分解,于省吾先生有详考。简5“它攴”取“分解”之义。参见下文“讨论”一节。
5.2 “设”,清华释文读“迩”;廖名春读“设”,陈伟、李零赞同。
按:“迺易位设稽,测”末四字,廖名春读为“设立稽测”,似不可从。“易位”与“设稽”并列,都是动宾结构,参见下文“讨论”一节。
6
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
6.1 “逆”,清华释文作“诰”;李守奎释“逆”;房振三释“言生”,读“成”。
按:目前学者多从“逆”,但李学勤先生指出“逆”之“中笔一般通下,此字不然,似还须进一步证明。”
6.2 “兹”,清华释文读“滋”,训“益”;李零以“兹”为虚词。“备”,清华释文训“慎”;李零读“服”,取从事、行事之义。
按:“兹”不是虚词,“备”不读“服”。此简与下简连读:“易实变名”与“兹备惟允”并列;其中,“易实”与“变名”对偶,“兹备”与“惟允”对偶。“备”为谨慎,“允”为诚信,与下简“翼翼不懈”连读。
78
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于呼!祗之
哉!……
按:“于呼!祗之哉!”清华释文(《文物》2009年第6期第75页)及李学勤先生释文(《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8页)均作“呜呼!发,祗之哉!”“发”字不见于简7,当为衍字。
三、讨论
这一节的关键与难点在于“中”为何物。我们所推求的“中”,必须尽可能满足所有这些条件:1、舜“恐”而求之;2、可以助舜“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3、可以“它攴于上下远迩”;4、可以“易位设稽”;5、可以“测阴阳之物”;6、其结果是“咸顺不逆”;7、“中”与“名”、“实”相关;8、“中”使舜“兹备惟允,翼翼不懈”;9、“中”与“三降之德”有关;10、“舜既得中”,“帝尧嘉之,用受厥绪”。正因为“中”有这些特点,文王反复告诫武王要敬慎持中。
此外,“中”还要满足以下条件:1、“中”为“保训”,不传或坠;2、上甲微伐有易,曾“假中于河”;3、得“中”之助,上甲微在战争中“无害”;4、战后,上甲微不仅“归中于河”,而且“持弗亡”(所以“中”不是可以归还的具体之物);5、上甲微持“中”弗亡,传贻子孙,终使商人“用受大命”。
学者们对“中”已有10余种解释,但似皆未能满足以上15个条件。通过学习大家的意见与《保训》简文,我认为,不妨把“中”理解为“数”——“天之数”,就是孔子所传帝尧所说的“天之历数在尔躬”的“天数”,也是传说中舜得河图的河图之数,也是文王据以演《周易》的“易数”。试解说如次。
当舜“久作小人”的时候,他为什么会“恐而求中”?因为他长久地“亲耕”,所以,对天时与农事的关係有切身体悟;这种体悟,使他对冥冥中的天命之数产生敬畏,所以“恐”而求之。舜久为草民,深知万民之多愿(欲),在于敬顺农时、得有丰年,所以以此为志,求得“天之历数”(后人或因此而称舜亲耕之地为“曆丘”或“曆山”)。天之历数,在上古时代,难得定数,所以,舜将之分解,“它攴于上下远迩”,在空间上“易位设稽”,在性质上分门别类,“测阴阳之物”,直至“咸顺不逆”,是称“得中”。舜分解(它攴)天数于上下远迩、易位设稽,遇到两个问题:“名实”与“阴阳”。但舜的悟性使他能在品物流行之中,“不易实变名”(或为商人以不变为占的源起),而是小心谨慎、“兹备惟允,翼翼不懈”,分阴分阳而顺阴阳之德,故有“三降之德”——天德、地德、人德,此谓三德;“三德率行,乃有阴阳”——,深受帝尧欣赏,许配潇湘二妃,纳为佳婿(建立亲缘关係以使继位合于情理),并禅位于舜。尧谆谆诫舜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真理就在你身上,不要玩物丧志,陷入封建迷信而不能自拔(孔子深许之,不仅嘱弟子辑入《论语》,而且秘传“善《易》者不占”,是为后话),不要走极端,而是要“允执其中”。
上甲微为父辈雪耻,在“杀伯辱父”4年之后出兵有易。有易是善战的北方少数民族,上甲微不敢怠慢,所以传说中有向河伯族借兵之说。但“河”非河伯,“假中于河”、“归中于河”,不是向河伯借兵、还兵。古有“舜得河图”、“禹得洛书”之说。“河图”是什么?一至十“天之数”也——在天为日月星辰,在地为阴阳五行。上甲微兵力不足以伐有易(所以备战4年还要向河伯借兵;不到黄河非好汉,到了黄河岂能不加拜河图之数的神力),于是,“假中于河”,凭藉天之数,不仅让“有易服厥罪”,而且自己在战争中也免灾“无害”(有易君命丧战乱,也许只是命数所致),因此,战后必然要去谢天还愿;还愿者,“归”也,是谓“归中于河”。
“中”如此神威,天数之“中”蕴藏命数,不仅非常“中”用,而且无疑在天地人事裏居于“中”心地位,使上甲微一举“中”的,上甲微即便再没悟性,也会谨持不亡,子子孙孙永宝用(商人用受大命,以七八不变之数为占,是为后话)。文王传保时,早已演成《周易》,深知九六之数的玄奥。七八九六之数,上通神明之德,下类万物之情,保身保家保国保天下,是为“保训”。这种性质的“保训”,不得文王的亲传之秘,当然就会坠失湮没,所以文王“恐坠保训”;这种性质的“保训”,化至繁于至简,所以文王要提前在“戊子”日“自演”一遍。
如果此说成立,《保训》内容的古奥珍贵,已不难看见。惟其书法全无古义,须继续研究。

2010年3月18日于学院山
(编者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118.html

以上是关于清华简《保训》研读讲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