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甲4“谓冈隶之日”。[1]“冈”字整理者初释“罔”, [2]《天水放马滩秦简》释“甿”,此从施谢捷先生释。[3]“隶”字程少轩先生改释爲“楺”,[4]待考。整理者所释“日”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非。放马滩秦简“日”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甲1)、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甲2)、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甲3),可以比较。疑是“困”字。宋王宗传《童溪易传》卷二十一“阳刚中正之君,方务去刚揜之困”,可以参考。
甲20、乙24“闭日可以决池”。按,所释“决池”二字作: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甲20)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乙24)
其字形与“决池”不类。从字迹比较清楚的甲20来看,疑是“波渴”二字。秦汉简帛“波”、“渴”、“谒”三字举例如下:
“波”: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睡虎地秦简《日书》甲142背[5])
“渴”: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马王堆帛书《缪和》41行[6])
“谒”: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1)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睡虎地秦简《日书》甲138正)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睡虎地秦简《日书》乙39)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睡虎地秦简《日书》乙91)
可以参照。“波渴”疑当读爲“破堰”。“波”、“破”幷从“皮”声,音近可通。睡虎地秦简《日书》甲142背有“波地”,“波”读爲“破”,是其证。“渴”属溪母月部,“堰”属影母元部,声母都是喉牙音,韵部对转,读音相近。“曷”声字与“安”声字相通,“安”声字与“匽”声字相通,[7]“渴”从“曷”声,“堰”从“匽”声,故“渴”可通“堰”。“破堰”见于古书,如《三国志·吴书·陆抗传》“(羊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歩军”;明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二十五引张洪《常熟县重濬七浦塘记》“尝见古之言水利者,或凿渠以灌溉,或破堰以宣洩”。就水利语境而言,“破”、“决”义通,如《陈书·吴明彻传》“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马主裴子烈议曰:‘若决堰下船,船必倾倒……”,上言“破堰”,下言“决堰”。《周书·王轨传》“方欲密决其堰以毙之,明彻知之,惧,乃破堰遽退”,上言“决堰”,下言“破堰”。《太平御览》卷七十二《地部·陂》引《异苑》“东乡太湖,吴庚申岁于此有一军士五百人,将破堰取鱼……明往决水,翕然而尽……”,“破堰”就是下文的“决水”。故睡虎地秦简《日书》言闭日可以“决池”,而放马滩秦简《日书》言闭日可以“破堰”,其言虽然不同,其事却是相类的。又,据上所述,乙21“彼水”也当读爲“破水”。
甲28、乙61“其室在北方,其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扁匜,其室有黑荦椟”。施谢捷先生把“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改释爲“序”,简文中疑指堂屋两侧的东西厢房;幷读“扁匜”爲“匾㔸”,“其序匾匜”指厢房低矮窄小。[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以下简称“复旦读书会”)则认爲“此条所述‘室’在北方,则‘序’或指西厢房”;幷引蔡伟先生意见,提出“扁匜”或可读爲“偏迆”,歪斜的意思。[9]按,施氏把“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改释爲“序”以及读“扁匜”爲“匾㔸”,均可信,“序”的解释则尚可商榷。“匾㔸”义主在“薄”,如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匾㔸”条引《纂文》云:“匾㔸,薄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匾㔸”条引《考声》云:“薄皃(貌)也。”[10]房屋似不可称“薄”。《说文》:“序,东西墻也。”古书有“墻薄”,如《管子·八观》“大木不可加之薄墻之上”,《新序·杂事》“墻薄则亟坏”。简文“序”疑即指堂屋东西墻,“其序匾㔸”是说堂屋东西墻的墻体较薄。
学者指出上引甲28、乙61简文和睡虎地秦简《日书》乙259“其室在西方,其北壁臣”一段辞例相类。刘钊先生很早就指出“臣”当读爲“坚”。[11]方勇先生看法相同,幷且把“其北壁臣(坚)”解释爲“他房子北面墻壁的土是很坚硬的”,[12]可从。其先说室的方位,次说墻壁的厚薄,和放马滩秦简甲28、乙61是一致的。
甲30、乙68“盗它所人殹”。复旦读书会认爲简文意谓“盗贼是其他地方的人”,[13]说当可信。“它所人”疑与甲34“外人”义近,指外乡人。古书有“他所人”,如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三十三:“据自抚定以来,不选如何断讫流移在他所人等,并放还乡。”清姜宸英《湛园集》卷三《狄梁公庙记》:“汝乡有善人焉,即徙而之他所,乡之人必曰:‘某固某生也。’其他所人亦必曰:‘某地某之所经歴与其葬处也。’”“它所人”疑即“他所人”。
甲31、乙67“其盗从北方憙大息”。[14]李学勤先生把“大息”读爲“太息”,“当据牛好喘息而言”。[15]复旦读书会疑“大息”义同“大鼻”。[16]按,李先生读“大息”爲“太息”可从,不过简文说的是盗,其言“喜太息”似非据牛好喘息而言。古医书常提到有一种人“喜太息”,如《金匮要略论注》卷十一《五臓风寒积聚》云:“肝中寒者……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十《心脏方》云:“心脉沉之小而紧……喜咽唾……喜太息,得之忧思。”《普济方》卷三十四《胆腑门》:“天雄丸:治胆虚生寒,气溢胸膈,头眩口苦,喜太息,呕宿水。”
乙357有“大(太)息申申”。“申申”见于《楚辞·离骚》“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王逸注:“申申,重也。”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申申,繁絮貌。”“太息申申”大概与“喜太息”意思相近。
甲37~41有“爯在某处”,如甲37“爯在牢圈中”,甲38“爯在山谷”,甲40“爯在积薪粪蔡中”。根据辞例,曹方向先生已经指出“爯”字或许是隐藏之义。[17]疑“爯”当读爲“侧”。“爯”、“侧”中古音都属曾摄开口三等齿音,上古音“爯”属昌母蒸部,“侧”属庄母职部,韵部有严格的对转关係,声母亦近。《淮南子·原道》“侧溪谷之间”,句式与简文一致,高诱注:“侧,伏也。”《文选·顔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上清脁侧”,吕向注:“侧,匿也。”“伏”、“匿”幷与“藏”义通。
甲36“臧中廏庑刍稾中……”,[18]乙72与之相当的简文作“爯中厩臧刍稾中”。按,“爯”已有“藏”义(参看上条),“臧(藏)”与“爯”义重,恐有问题。乙72所释“臧”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字迹模糊,疑非“臧”字,可能是一个与“庑”相当的字。甲36所释“臧中”二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模糊难辨,乙72字迹较爲清楚,若据以爲准,则甲36所释“臧中”疑当是“爯才(在)”二字。
甲73、乙65“塞穴置鼠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囷”。乙65“穴”、“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二字整理者误释,此从曹方向先生。[19]关于“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字曹氏认爲:
其字从溉从土,或可读爲溉。“溉囷”又见于周家台秦简。不过简文该字又从土。似乎也可读爲墍。《説文》:“墍,仰涂也。”《尚书•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墍茨。”对比甲本简73“塞穴置鼠溉囷”来看,我们更倾向于前一説。
曹氏所引周家台秦简371“溉囷垤穴”,整理者把“溉”解释爲“用水浇灌”,谓“垤穴“即“蚁穴”。[20]曹氏认爲“溉”当训“涤”,即古人所説的“洒埽”。[21]关于“置鼠”,曹氏疑读爲“炽鼠”或“炙鼠”,是熏鼠的意思。放马滩秦简甲71有“窴穴”,曹氏指出“窴”即“填”字,“填穴”与“塞穴”意同,指填塞洞穴,目的是防鼠居。[22]按,曹氏对“窴穴”的释读可信,对“置鼠”的释读则尚可商榷。“置”疑当读爲“窒”。“慎”字古文“昚”与“窒”通,[23]“寘”、“慎”幷从“真”声,“置”与“寘”通,[24]故“置”可读爲“窒”。《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毛传:“窒,塞也。”《东山》“洒埽穹窒”,郑笺:“穹,穷。窒,塞。穹窒鼠穴也。”简文“置(窒)鼠”与“塞穴”、“窴(填)穴”应该都是指“穹窒鼠穴”。“窒鼠”见于古书,如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八《贤达髙风·于谦》:“谦曰:‘不可。如亨言,譬之窒鼠,是自毙也。’”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囷”之“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我们认爲当取曹氏所引第二说,训爲“涂”。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杂说》:“九月治场圃,涂囷仓。”“涂囷仓”即简文“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囷”之义。
甲38、乙74“爲人美,不捦”。复旦读书会引施谢捷先生释文把“捦”字改释爲“牷”,认爲从图版来看当以释“牷”爲是;并疑“牷”可读爲“全”,“不全”指肢体有残疾。[25]按,肢体不全而谓之“美”,揆之人情,似有未安。“美”疑当读爲“霉”。《说文》:“霉,中久雨青黑。从黑,微省声。”“美”、“微”音近可通,古书“美”或作“媺”,[26]古文字材料中“美”常用“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等字表示,[27]皆其证。《广雅·释器》:“霉,黑也。”《楚辞·九叹》:“顔霉黧以沮败。”《淮南子·说山》:“文公弃荏席,后霉黑,咎犯辞归。”字又作“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文公反国……面目黧黑者后之”。“爲人美(霉)”就是説肤色黧黑。乙61“爲人黄皙”,“爲人”下言肤色,是其比。
“不”下之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甲38)、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乙74)。睡虎地秦简“金”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效律》7),“全”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法律答问》69)、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日书》甲75背),“金”字“亼”下有四横笔,“全”字“亼”下有三横笔。从乙74该字来看,右旁“亼”下有四横笔,故当以整理者释“捦”爲是。疑“不捦”当读爲“𩑢顉”。《说文》:“𩑢,曲颐也。从页,不声。”《玉篇·寝韵》:“顉,曲颐也。”“𩑢顉”可能是同义词连用,表示“曲颐”。古书说人貌丑常有“顉颐”一项,如《汉书·扬雄传》载《解嘲》云“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顉颐折頞,涕涶流沫”,顔师古注:“顉,曲颐也。”《文选》“顉”作“顩”,[28]刘良注:“言泽丑貌也。顩,口向前引也。”“曲颐”指下巴上翘,大概就是现代方言俗语所说的“鞋拔子脸”。
甲25、乙64“其爲人操不靖”。“操不靖”何双全先生读作“燥不静”。[29]吴小强先生读“靖”爲“清”,“操不清”指女子缺乏操守。[30]范常喜先生同意何氏的释读,认爲“操”亦可能当读作“躁”,“靖”可如字读,“躁不靖”是指盗者性子急躁不安定。[31]复旦读书会引某位同学的意见,提出“操”或可读爲“劋”,狡猾;“靖”训爲善。[32]按,范氏读“操”爲“躁”,把“躁不靖”解释爲指盗者性子急躁不安定,均可从。唯论述较略,我们在此稍加补充。范氏已经指出简文“爲人”后是述说盗者性格的,古书有“性躁”,如《汉书·食货志下》“莽性躁扰”,“爲人躁”盖相当于“性躁”。古书常见“不靖”,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天下不靖”。“靖”、“安”同义,如《广雅·释诂》:“靖,安也。”“不靖”就是“不安”。古书常见“烦躁不安”,至今口语习用。又可说“躁不安”,如《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五“産后血虚,心无所主,躁不安”;《薛氏医案》卷六十六“后因乳母饮酒,儿躁不安,口内流涎”。“躁不靖”盖相当于“躁不安”。唐许嵩《建康实录》卷十八“景宗爲人自恃,性躁不能沉黙”,可与简文对照。简文此语是针对女性盗贼而发,明蔡清《易经蒙引》卷二《需卦》卦辞下说云“葢阴柔性躁,不能宁耐”,可爲简文注脚。
甲41、乙77“其爲人长面折鞮”。复旦读书会读“提”爲“题”,“题”指额头,“折”义不明。[33]按,所释“鞮”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甲41)、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乙77)。[34]秦简“是”、“曷”形近,如睡虎地秦简“騠”字作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秦律杂钞》27号),“缇”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封诊式》21号),所从“是”旁均与睡虎地秦简“谒”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日书》乙91)者所从“曷”旁接近。颇疑简文“折”下“鞮”字实爲“鞨”字误释,或简文把“鞨”字误书爲“鞮”。“鞨”当读爲“頞”。《说文》:“頞,鼻茎也。从页,安声。齃,或从鼻、曷。”段玉裁注:“曷声也。”“鞨”、“齃”幷从“曷”声,故“鞨”可读爲“頞”。古书形容人相貌丑陋常有“折頞”一项,如:
《后汉书·周燮传》:“燮生而钦頥、折頞,丑状骇人。”
萧常《续后汉书·吴载记》:“(诸葛恪)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颡,大口、髙声。”
《汉书·扬雄传》所收《解嘲》:“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颔颐折頞,涕涶流沫。”
《太平御览》卷382引刘思真《丑妇赋》:“鹿头猕猴面,推颡复出口。折頞靥面鼻,两眼䫜如臼。”
“折頞”似即现代俗语所谓“塌鼻梁”。乙238有“折鼻”,盖与“折頞”所指相同。
乙106“乘马不肯行……乃之令行”。 按,所释“乃”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当是“引”字。秦汉简帛“引”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睡虎地秦简)、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马王堆帛书),[35]可以参照。古书有“引之令V”这种句式,如:
《宋书·殷景仁传》:“景仁对亲旧歎曰:‘引之令入,入便噬人。’”
《宋史·牛思进传》:“尝取强弓絓于耳,以手引之令满。”
《肘后备急方》卷六“治耳中有物不可出方”:“以麻绳剪令头散,傅好胶,着耳中物上粘之,令相着,徐徐引之令出。”
“引”、“牵”同义,古书多见“引马”,如《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慈引马至城下堑内”,《隋书·高祖纪》“逢扶老携幼者,辄引马避之,慰勉而去”,皆可参照。
乙154“正月甲乙雨,禾不享……庚辛雨,有年,大作邦”。按,“享”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右侧仍有笔画,当是“孰(熟)”字。睡虎地秦简“孰”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36]可以参照。《开元占经》卷三引《天镜》“天雨五穀,是谓禾不熟”;卷五“当至不至,先旱后水,岁恶,禾不熟”,均可参照。简文“禾不熟”和下文“有年”对应。
乙158“壬癸雨,大水,禾粟邦起,民多疾”。按,所释“禾”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笔画颇多,疑是“麦”字。睡虎地秦简“麦”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37]可以参照。“麦粟”之称见于古书,如《文献通考·市籴考》引白居易疏“既无贱籴麦粟之费,又无转卖匹段之劳”;《宋书·李参传》“令民自隐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皆可参照。
乙207“胎濡殹,小面,多黑贝……”。所释“胎”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程少轩、蒋文先生已经指出释“胎”可疑,“似笔画有残泐,待考”,又说“□濡”可能与鼠或蝙蝠有关”。[38]网友“s21679”认爲“胎”有“小”意,“胎濡”似可读爲“胎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39]我们怀疑可能是“朐”字,“句”旁右侧竪笔磨灭,但仍存上端,可以和下揭睡虎地秦简从“句”之字对照:[40]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朐濡”疑当读爲“狗獳”。《山海经·中山经》“有兽焉,名曰𤢺,其状如獳犬而有鳞”, “獳犬”或即“狗獳”。《广雅·释草》:“鸡狗獳,哺公也。”王念孙《广雅疏证》云:“‘鸡狗獳’三字不相连,疑‘鸡’下脱去一字。”其说若信,则是“狗獳”连用爲一词之证。
所释“贝”字又见于乙236,后者整理者释爲“髮”,方勇先生指出并当改释爲“艮”,[41]可信。但是方氏认爲“艮”或可读爲“根”,指鼻梁,或可读爲“𩒝”,指耳后,其说尚可商榷。网友“一上示三王”曾在“艮”后括注“(眼?)”,[42]仍存疑问。按,“艮”读爲“眼”当是。《集韵·产韵》“眼,古作“𥃩”。古医书描述人常见“黑眼”,如《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云:“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爲之精……筋之精爲黑眼……是故瞳子黒眼法于隂,白眼赤脉法于阳也。”《灵枢·玉版》云:“其白眼青,黒眼小,是一逆也。”《类经》卷十八解释“筋之精爲黑眼”说:“黒眼,黒珠也,筋之精主于肝,肝色青,故其色浅于瞳子。”“黑眼”就是俗称的“黑眼珠”,“多黑眼”就是黑眼珠多,白眼珠少。《玉管照神局》卷下“夫兔形者,……细睛,青白少,黒多”,“黑多”盖即“多黑眼”。
乙208“……大也,启颜,兑喙,长要,色黄……”。程少轩、蒋文先生指出“‘大’之名颇怪,原图版不清,疑有误”,又说“‘大’恐係‘犬’之误排,或即‘火’之误释”。[43]按,古书所记三十六禽有“熊”、“罴”,[44]二字下部皆从“火”,疑简文本是“熊”或“罴”字,上部磨灭,下部“火”被误释爲“大”。简文称“锐喙、长腰”,亦类熊罴。古书记载罴爲黄色,如《诗·大雅·韩奕》“赤豹黄罴”,《尔雅·释兽》“罴,如熊,黄白文”。简文称“色黄”,指罴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乙211“旄牛殹……其行丘丘殹,苍晰色,善病颈项”。按,“丘丘”疑当读爲“瞿瞿”。《易·大畜》上九“何天之衢”,马王堆帛书本作“衢”作“瞿”,上博竹书本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45]“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从“丘”声,是“丘”可通“瞿”。古书多见“瞿瞿”,如:
《诗·郑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毛传:“瞿瞿,无守之貌。”朱熹《集传》:“瞿瞿,惊顾之貌。”
《唐风·蟋蟀》“良士瞿瞿”,毛传:“瞿瞿然顾礼仪也。”朱熹《集传》:“瞿瞿,却顾之貌。”
《礼记·檀弓上》“瞿瞿如有求而弗得”,孔疏:“瞿瞿,眼目速瞻之貌。”
《礼记·玉藻》“视容瞿瞿梅梅”,郑玄注:“瞿瞿,不审貌也。”孔疏:“瞿瞿,惊遽之貌。”
“瞿瞿”是惊遽却顾之貌,简文所说“善病颈项”,不知是否与“瞿瞿”词义有关。
乙212、213“其行延延殹”。按,“延延”疑当读爲“㢟㢟”,《说文》:“㢟,安步㢟㢟也。”《广韵·獮韵》“㢟,安步行之。”乙236有“长要(腰)延延殹”,此“延延”疑当如字读。《广雅·释训》:“延延,长貌也。”《楚辞·九思》有“鳣鲇兮延延”。
乙215“兔殹,圆面”。按,所释“圆”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似从“亘”,当隶定爲“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读爲“圆”。睡虎地秦简《日书》甲77背“盗者园(圆)面”。“洹”与“园”通,[46]“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可通“圆”,亦如“园”可通“圆”。
乙217“谿,衷癃,长喙而脱,其行跌跌,善病肩手”。程少轩、蒋文先生认爲“谿”当即“豯”。[47]按,所释“谿”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是“綌”字,当读爲“鹤”。“鹤”属匣母铎部,[48]“綌”属溪母铎部,与“鹤”音近。“长喙而脱(锐)”,正是鹤的特徵。《埤雅·释鸟》“鹤”条云:“食于水,故喙长。”《五行大义》引三十六禽异说有“鹤”。[49]
所释“癃”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是“𤸰”字。“𤸰”字《集韵·蒸韵》收爲“鹰”字或体,也见于古文字。[50]睡虎地秦简“应”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51]上从“𤸰”声,可以对照。简文“𤸰”疑当读爲“膺”,胸也。“𤸰(膺)”上之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整理者释“衷”,不确。《埤雅·释鸟》“鹤”条云“囘翎亚膺,则体轻”,可以参考。
“其行跌跌”,“跌跌”疑当读爲“秩秩”。《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孔疏:“其折旋揖让随其左右,趍翔威仪甚肃敬而秩秩然,而不失礼也。”朱熹《诗集传》:“秩秩,有序也。”“其行秩秩”大概是说鹤行走时显得很有秩序。《埤雅·释鸟》“鹤”条云“今鹤雌雄相随,如道士步斗”,似乎正是“其行秩秩”的写照。
乙221、乙227有“启顔”。所释“启”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左上尚有一横,当非“启”字。放马滩秦简“启”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乙236),可以比较。疑是“叚”字,睡虎地秦简“叚”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秦律十八种》104)、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秦律杂钞》36),可以参照。简文中“叚”疑当读爲“嘏”,《尔雅·释诂》:“嘏,大也。”《方言》卷一:“秦晋之间,凡物壮大谓之嘏。”乙208也有“启顔”,“启”字看不清楚,待考。
乙227又有“长兆”,所释“兆”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是“北”字,读爲“背”。
乙230、231、238 有“负娄”。按,所释“负”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当是“免”字。放马滩秦简“免”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乙371)、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乙257),可以对照。“免娄”当读爲“俛偻”,《汉书·蔡义传》“貌似老妪,行歩俛偻,常两吏扶夹乃能行”。
乙230又有“恶行夸夸然”,“夸夸”疑当读爲“偊偊”。“夸”、“偊”都是鱼部字,声母都属喉牙音。《列子·力命》“偊偊而步”,《释文》引《字林》云:“疏行貌。”
乙238又有“恶行彼彼殹”,“彼”、“跛”幷从“皮”声,“彼彼”疑当读爲“跛跛”。《说文》:“跛,行不正也。……读若彼。”宋吴则礼《北湖集》卷一《泗州南山赠吕少冯》:“跛跛践危磴,行行把长萝。”宋吕南公《灌园集》卷八《送刘进士序》:“而今也爲一切之温饱,而跛跛于白襕之间,岂不可怜!”“行跛跛”大概是指行走趔趄,盖与上文“免(俛)偻”有关係。
乙211“旄牛殹,兔颜”。按,所释“兔”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似是“免”字(参看上文)。“免”疑读爲“脕”,《楚辞·远游》“玉色頩以脕顔兮”。《玉篇·肉部》:“脕,色肥泽也。”乙220又有“兔头”,所释“兔”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头”字模糊,疑也是“免顔”。
乙236“善病樊中”。按,所释“樊”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非“樊”字。中间似从“糸”,待考。
乙232“帚□□殹,负□□鼻长靖靖殹”。所释“负”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疑是“免”字(参看上文)。下一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是“湏”字(《说文》“沬”字古文)。
乙240“善病北癃瘇”。按,所释“癃”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是“𤸰”字,“北𤸰瘇”当读爲“背膺肿”。“背肿”、“膺肿”(亦称“胸肿”)都是古医书常见症候。古人又常常“背膺”连言,如楚简常见“背膺疾”。
乙244“曰是是大赢以寘三以子爲贞”。按,所释“寘”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52]程少轩先生已经有疑,而括注爲“(寅?)”。[53]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196号“慎”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放马滩秦简甲71“窴”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所从“真”旁“目”形之下都有一横,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与此不同,故疑非“寘”字,而可能是“买”字。睡虎地秦简“买”字举例如下: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秦律十八种》18)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法律答问》5)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法律答问》11)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法律答问》23)
宋刘宰《漫塘集》卷二十三《二十三都义庄记》“岁取其赢,以买公田”,辞例可参。
乙253“曰是是有闻大木有窌窴……”。程少轩、蔡伟先生读“窌”爲“柳”,[54]这种读法跟把上文“大木”有关。按,所释“木”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似非“木”字。乙255“大木”之“木”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可以比较。所释“窴”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甲71“窴”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与之不同。疑是“罙”字,石鼓文《灵雨》“深”字所从“罙”旁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小篆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均可参照。“窌”即后世“窖”字,“罙”疑当读爲“深”。“窌(窖)”常以“深”言,如《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三《人事部·游说下》:“鬼谷先生弟子五百余人爲之土窟,窖深二丈。”牛僧孺《谴猫》:“鼠窦,厚垣窌深也;猫,安荐茵堂室也。”
乙254“曰是是于居作行,左右可望,日中爲期,聚此输羊,有亲弟兄,或死”。按,所释“于”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是“作”字,疑当读爲“乍”。“居”有停止之义,[55]与“行”对言。“乍居乍行”盖即《说文》“乍行乍止”(“辵”字说解)之义,与《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朝廷兴居无节”之“兴居无节”义近。“左右”盖指追随者,“可”疑当读爲“何”,“乍居乍行,左右何望”大概是说行止不定,让人难以取则。宋耿南仲《周易新讲义》卷四“既不常其徳,则万民何望焉”,辞例可参。所释“输”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是“羭”字。《说文》:“羭,夏羊牡曰羭。”文末“或死”后面的缺文大概是“或亡”,“行、望、羊、亡”押阳部韵。
乙260“十月再唐,复其故所”。所释“唐”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56]疑是“周”字。睡虎地秦简《封诊式》65有“再周结索”,“周”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可以参照。“再周”古书习见,如《旧唐书·文宗本纪》“灾气上腾,天文谪见,再周期月,重扰星躔”;元毛应龙《周官集传》卷四“若徒致详于九九而御以爲叙,一月再周以爲时”;清徐彬《金匮要略论注》卷三“曰六十日愈,谓月再周而隂胜,则伤邪自平也”,辞例皆可参照。明潘士藻《读易述》卷八“不过爻位一周,则复其故常”,与简文句式相类。
乙272“唐虞始訢,啻尧乃韦九州,以政下黔首,斩伐寔寔,杀戮安安”。“韦”疑当读爲“围”。古书常见把“九州”称爲“九围”者,如《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毛传:“九围,九州也。”孔疏:“谓九州爲九围者,盖以九分天下,各爲九处规围然,故谓之九围也。”《礼记·孔子闲居》引此诗,疏云:“九围,九州之界也。”《周礼·夏官·量人》疏云:“故《诗》云‘帝命式于九围’,是州各有围限也。”简文“围”是动词,指划分範围,“围九州”就是划分九州範围。《尚书·禹贡·序》有“禹别九州”;《周礼·夏官·量人》有“以分国爲九州”;《左传》襄公四年有“芒芒禹迹,画爲九州”;《山海经·海内经》有“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简文“围九州”和“别九州”、“分国爲九州”、“画爲九州”、“均定九州”意思相近。《诗·商颂·长发》“外大国是疆”,《大雅·绵》“乃疆乃理”,《左传》宣公八年“楚子疆之”,“疆”均用爲动词,指划分疆界,可与简文“围”字参照。
“以政下黔首”大概是说把“政”降下给“黔首”,“下”是降下给予之义。《战国策·中山策》“君下壶飡饵之”,鲍彪注:“下,以与之。”“下”字用法与简文同。简文含义可能与西周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公盨铭文“设征降民”类似,“下”、“降”同义。研究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公盨的学者皆不以“设征降民”连爲一句,[57]也许可以重新考虑。铭文“征”裘锡圭先生读爲正长之“正”,指五行之官,[58]简文“政”大概也应当读爲“正”,与铭文“征”同意。
《说文》:“寔,止也。”“安”亦可训“止”,[59]“斩伐寔寔,杀戮安安”大概是说斩伐杀戮之事停止下来,这是帝尧“以政下黔首”的功效。“寔寔”、“安安”是以内动词而用叠字,[60]与《诗·大雅·公刘》“于时处处,于时语语”之“处处”、“语语”类似。[61]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九十二上载《元赠光禄大夫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謚孝肃程公行録》云:“公审机识变,决策全城,抚安境内,日惟以止杀戮、安凋残爲劝戒,由是存活益衆。”“止杀戮、安凋残”之语,可与简文“斩伐寔寔,杀戮安安”参看。
乙279“禹以成略溉旤溉成……忧心中中不可”。按,所释“旤”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是“就”字,睡虎地秦简“就”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效律》49)、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日书》甲56),可以参照。“成”、“就”同义,“溉就溉成”当读爲“既就既成”,指禹略已经成就。“忧心中中”疑即《诗·召南·草虫》及《小雅·出车》之“忧心忡忡”。
乙281“是胃炙人襄襄”。按,所释“炙”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62]周家台秦简“炙”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关沮秦汉墓简牍》13),下部幷不相同。疑是“𢌳”字。睡虎地秦简有“頯”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63]所从“𢌳”旁可以参照。《説文·廾部》:“𢌳,持弩拊。从廾、肉。读若逵。”“𢌳”、“仇”并属群母幽部,音近可通。《周易·夬》“壮于頄”,《释文》引郑本“頄”作“頯”,可证。“𢌳人”疑当读爲“仇人”。
所释“襄”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睡虎地秦简“襄”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64]幷不相同。疑是“竞”字,秦汉简牍“竞”字作: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关沮秦汉墓简牍》21)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同上22)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同上26)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同上139)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银雀山汉简[65])
可以参照。《广雅·释训》:“勍勍、竞竞,武也。”王念孙疏证:“‘勍’、‘竞’古幷同声,重言之则曰‘勍勍’、‘竞竞’也。”“勍”、“竞”都是群母阳部字,表示强武之义的“勍”、“竞”是同源词。不过从用字习惯来看,古书多称“勍敌”,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勍敌之人”。若读“𢌳人”爲“仇人”可信,则“竞竞”可以读爲“勍勍”。《说文》:“勍,强(强)也。”
乙284“从天之令,乃下六正”。按,所释“之”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似是“出”字。“天出令”与乙285“天降令”同意。《旧唐书》“汉文帝九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文帝出令:郡国无来献。”“从天出令”谓令出自天,即《诗·大雅·大明》“有命自天”之意。
乙296“处臣妾作逋……”。按,所释“作”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当释“逃”。甲18“逃”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乙122“逃”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可以参看。“逃逋”盖即古书习见的“逋逃”之倒言。《通志·四夷传》“更受其逃逋之臣”。
乙321“吏官毋以壬戌归及远役”。按,所释“役”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实“没”字。《吴越春秋》佚文“至令相国远没江海”。[66]
乙321“中期如参合之数,远数有参之,配以钟音之数矣”。按,所释“配”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当是“即”字。乙293“因而参之,即以所中钟数爲卜”,辞例可参。两处“即”疑并当读爲“节”。
乙334“篪篌,男子……□,女子如郁闻声殹,…… ”。“女子”上一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疑是“麇”字。
乙345“凡卜来问病者,以来时投日、辰、时数和之,上多下,白病已……”。按,所释“和”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当是“幷”字。乙241“投日、投辰、投时而三幷之”,“幷”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乙347“刑直并在土”,“幷”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皆可参照。所释“白”字作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当是“占”字。《六壬大全》卷八“游子稼穑亦名五坟卦,不宜占病已”。
(编者按:[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秦简》,中华书局2009年8月。本文引用简文及“整理者”意见,凡出自此书者,不另注。
[2]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0页。
[3]程少轩:《放马滩简“刚柔之日”小考》引,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http://www.gwz.fudan.edu.cn/)2010年2月5日。
[4]程少轩:《放马滩简“刚柔之日”小考》。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第114页。下引睡虎地秦简资料出处同此,不另注。
[6]张政烺:《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中华书局2008年4月,第30页。
[7]参看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7月,第174页“頞与齃”、“按与遏”、“按与偃”、“案与偃”条。
[8]施谢捷:《简帛文字考释札记》,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第三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71-173页。
[9]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盗篇〉研读》,注9、10,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0月24日。
[10]徐时仪校注:《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上册第140页,中册第1186页。
[11]刘钊:《读秦简字词札记》,收入氏着《古文字考释丛稿》,岳麓书社2005年7月,第310页。
[12]方勇:《读睡虎地秦简〈日书〉札记二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0月18日。
[13]复旦读书会:《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盗篇〉研读》,注26。
[14]甲31原释文有误,参看方勇《读〈天水放马滩秦简〉小札(一)》,简帛网2009年10月17日。另参看复旦读书会:《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盗篇〉研读》,注21。
[15]李学勤:《〈日书〉盗者章研究》,收入氏着《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16]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盗篇〉研读》,注22。又, 胡文辉先生早已提出这个猜测,见《放马滩〈日书〉小考》,《文博》1999年第6期,第27页。
[17]曹方向:《读〈天水放马滩秦简〉小劄》,简帛网2009年10月3日。
[18]“刍稾”整理者误释,此从曹方向:《读〈天水放马滩秦简〉小劄》。又,复旦读书会《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盗篇〉研读》注36引施谢捷先生亦有相同改释。
[19]曹方向:《读〈天水放马滩秦简〉小劄》。
[20]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年8月,第135页。
[21]曹方向:《试説秦简“垤穴”及出土文献所见治鼠措施》,简帛网2009年8月4日。
[22]曹方向:《读秦汉简劄记(三则)》,简帛网2008年11月11日。
[23]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93页“愼与窒”条。
[24]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409-410页“置与置”条。
[25]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盗篇〉研读》,注41。
[26]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606页“媺与美”条。
[27]白于蓝:《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49-150页。
[28]关于此处异文,参看王念孙《读书杂志》,中华书局1991年10月,371页。
[29]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0页。
[30]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7月,第268页。
[31]范常喜《孔家坡汉简〈日书〉札记四则》,简帛网2006年12月26日。
[3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盗篇〉研读》,注13。
[33]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盗篇〉研读》,注48。
[34]乙77图版取自李书敏策划、马建华主编《河西简牍》,重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5页。
[35]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2月,第191页。陈松长编着:《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第515页。
[36]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第41页。
[37]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第81页。
[38]程少轩、蒋文:《略谈放马滩简所见三十六禽(稿)》,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1月11日。
[39]“s21679”2009年11月11日在程少轩、蒋文《略谈放马滩简所见三十六禽(稿)》文下跟帖。
[40]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第36、83、153、155页
[41]方勇:《读〈天水放马滩秦简〉小札(三)》,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0月17日。
[42]“一上示三王”2009年11月11日在程少轩、蒋文《略谈放马滩简所见三十六禽(稿)》文下跟帖。
[43]程少轩、蒋文:《略谈放马滩简所见三十六禽(稿)》。
[44]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330页。
[45]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参看廖名春:《楚简〈周易•大畜〉卦再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清华大学简帛研究网2004年4月16日。
[46]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166页。
[47]程少轩、蒋文:《略谈放马滩简所见三十六禽(稿)》。
[48]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14页。
[49]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第329页。
[50]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133页。
[51]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第164页。
[52]此图版据《河西简牍》,第14页。
[53]程少轩:《试说放马滩简所见三合卦》,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1月28日。
[54]程少轩:《试说放马滩简所见三合卦》。
[55]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620页。
[56]此图版据《河西简牍》,第11页。
[57]参看李学勤:《论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公盨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又收入氏着《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裘锡圭:《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公盨铭文考释》,同上;又收入氏着《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朱凤瀚:《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公盨铭文初释》,同上。李零:《论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公盨发现的意义》,同上。饶宗颐:《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公盨与夏书佚篇〈禹之总德〉》,饶宗颐主编《华学》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周凤五:《遂公盨铭初探》,同上。刘雨:《豳公考》,邢文主编《国际简帛研究通讯》第三卷第二至第六期,美国达慕思大学2003年。艾兰:Some preliminary comments on the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公盨,同上;《浅析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公盨》,江林昌等主编《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李学勤教授伉俪七十寿庆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裘锡圭:《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
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公盨铭文考释》。
[59]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第560页
[60]《诗·大雅·皇矣》《书·尧典》皆有“安安”,其用法似皆与简文不合。
[61]参看丁声树:《诗卷耳芣苡“采采”说》,《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乙编上,1940年。
[62]此图版据《河西简牍》,第14页。
[63]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第141页。
[64]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第133页。
[65]骈宇骞:《银雀山汉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7月,第87页。
[66]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彙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265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131.html

以上是关于天下九州-放马滩秦简《日书》识小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