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坡汉简《日书》“司岁”补释

孔家坡汉简《日书》“司岁”补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孔家坡汉简《日书》“司岁”补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孔家坡汉简《日书》“司岁”补释


(首发)
孔家坡漢簡《日書》的全部資料,已經在新近發行的《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1]中公佈。這是目前所見最為完整的一批漢代《日書》資料,對研究古代數術特別是古代選擇術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孔家坡漢簡《日書》內容豐富,有些部分還不見於以往的各批《日書》,整理釋讀頗為不易。《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一書的釋讀工作十分出色,為我們研讀孔家坡漢簡《日書》提供了便利。下面,擬在該書釋文的基礎上對《日書》“司歲”篇的釋讀略作補充。
從照片看,“司歲”篇寫于簡四二七至簡四三八等十二支簡的第一欄,共計十二條占文,因竹簡殘損,有些文字已經佚失。這裏先將整理者的釋文抄出:
正月子朔,聞(攝)民(提)挌(格)司歲,四海有兵,有年。
丑朔,單囗日百興(?)實日秋食。
寅朔,執孔家坡汉简《日书》“司岁”补释
孔家坡汉简《日书》“司岁”补释(徐)司歲,日食毋(無)寒。
卯朔,大亡小為司歲,百資不食,兵起,民盈街谷。
辰朔,隤(敦)臧(牂)司歲,有兵。
巳朔,蓋(協)囗司歲,民有 疾,年囗春囗食,有兵。
【午朔】囗囗司歲,百資不成,三穜(種)。
未朔,作駱(噩)司歲,有兵起。
【申】朔,奄(閹)戊(茂)司 歲,有 年,中 央,黃啻(帝)。
【酉朔】……囗囗,東方昊,南方叔倍。
【戌朔】……兵西方耑王內。
亥朔,赤奮若 司 歲,大 風 ,報,兵 革 起,火行。
整理者在注釋中已經指出,“司歲”前的那些名字見於《爾雅·釋天》、《淮南子·天文》等古書,與古代所謂“星歲紀年”有關。簡文十二歲名的寫法與古書略有差異,這裏試作解釋。
與古書“攝提”相當的歲名,整理者釋作“聞民挌”。從照片看,這樣釋讀是有字形根據的。我們認為這裏的“聞”字,其上部的“門”實為“聑”的訛寫。所以,這本是一個寫作上“聑”下“耳”的字,亦即“聶”的異體。秦漢文字中的“聶”字可以寫作上“耳”下“聑”,也可以寫作上“聑”下“耳”[2]。“攝”從“聶”得聲,故簡文的“聶”可以讀為“攝”。若簡文原作“聞”,則與“攝”形音義皆不相近,不好解釋。其後面釋作“民”的字,在秦漢文字中也可以釋作“是”。“民”、“是”二字在秦漢時期有時相混,我們以前曾作過討論[3]。參照文義,《日書》的這個字可以直接釋作“是”,讀作“提”。當然,如果將其釋作“民”,當作“是”的訛寫,也是可以的。最後的“挌”,可以看作“格”的異寫,也可以看作“格”的通假。總之,簡文的歲名似以釋作“聞〈聶(攝)〉是(提)挌(格)”為妥。
與古書“單閼”相當的歲名,整理者釋作“單□”。從照片看,“單”後一字的筆劃尚存,釋為“閼”應無問題。其後面被整理者釋作“日百”的兩字,似仍當釋作“司歲”,只是筆劃有些不全。
與古書“大荒落”相當的歲名,整理者釋作“大亡小為”。古書為三字,這裏為四字,差異較大。我們認為,所謂“亡”、“小”二字,原來是一個字,即“巟”字。抄寫者將其上下兩個部件寫得較遠,看起來確實像是兩個字。但據文義推斷,仍當看作一字。“荒”從“巟”得聲,故簡文的“巟”可以讀作古書的“荒”。所以,簡文的歲名只有三個字,和古書的歲名為三字一致。從照片看,其後面的字釋“為”應無問題,只是“為”與“落”的古音不甚接近,還需再作研究。
與古書“敦牂”相當的歲名,整理者釋作“隤臧”。“隤”與“敦”,“臧”與“牂”,古音十分接近,整理者的意見可從。
此外,申、酉、戌三條末尾的文字值得注意:
中 央,黃啻〈帝〉(申日條)
東方昊,南方叔倍(酉日條)
西方耑王內(戌日条)
酉日條的“東方昊”似是“東方大昊”之脫,“南方叔倍”似可釋作“南方剡[4](炎)啻(帝)”。戌日條的“耑王”似可釋為“耑玉”,讀為“顓頊”[5]。其後面的“內”可能是“白”,因前一行的“白”字而衍。這些內容與前面的占文好像沒有明顯的關係,也可能不是“司歲”篇的內容,似可以考慮將它們另歸為一篇。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考古隊:《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文物出版社,2006年。
[2]參看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第481頁,文物出版社,2001年。
[3]參看劉樂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第233-243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照片上此字與“剡”的寫法不完全一致,也可能是“剡”的訛誤或通假字。
[5]“顓頊”當與北方相配(簡文缺北方一項),簡文此處與西方相配,可能是抄寫錯誤。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900.html

以上是关于孔家坡汉简《日书》“司岁”补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