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首发)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竞建内之》第9至10号简是隰朋和鲍叔牙批评齐桓公的话,当中有“进芋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子以驰于倪廷”一句。整理者释“芋”为华,释“倪”为“郳”,[1]都是可取的见解。但把芋前一字释为“进”,倪后一字释为“廷”,认为“进华”“指有进取心且有才华”,“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子”“即‘明天子’,明德圣君”,“倪廷”即“郳廷”,[2]则非是。
芋前一字原作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与楚文字进写法明显不类。[3]字右下为“吕”形,上边“口”与“隹”共用笔画。“吕”的用笔,和郭店《老子丙》第13简“郘”所从相同。因此此字右边实际上与《上博(五)·三德》第10号简“毋雍川”的“雍”右边一致。《三德》篇雍作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左边从水,继承了甲骨文繁式写法和西周金文的写法。[4]考虑到甲骨文繁式雍水旁作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5]上举字的左边可以看作是水形的裂变。如果着眼于西周以来雍中水形的复杂写法,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水形的省变。由于雍字甲骨文和战国文字里有一种简式从隹从吕,[6]而战国文字痈从简式雍作声符,[7]所以上举字也可以分析为从人、雍声。要之,不管如何分析,这个字与雍有关,可以读为拥。
倪后一字作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字头部分和廷差别很大,不可能是廷字。[8]它和《古玺汇编》5602号玺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右下角字相仿佛,可以看作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战国文字编》把该印文收在市字下。[9]看《鄂君启车节》、包山简191号等处市写法与印文一路,我认为这一处理是正确的。倪下一字当为市。
“拥华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子驰于倪市”可以结合《说苑·尊贤》中的一段话来理解: 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10]
其中“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与“拥华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子驰于倪市”事情相当。邑中有市,“倪市”当为倪邑之市。
《史记·齐太公世家》: 四十三年。初,齐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无诡;少卫姬,生惠公元;郑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桓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宦者竖刀以厚献于桓公,亦有宠,桓公许之立无诡。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竖刀因内宠杀群吏,而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奔宋。[11]
简文“华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子”很可能就是《齐太公世家》中的“宋华子”。宋华子为“如夫人者六人”之一,排在六人之末,年龄当小。其子未能争立王位,大概也因为年龄太小的缘故。宋华子得宠之时,当齐桓公晚年,年老的君主宠爱年轻的嫔妃,其实是老套的故事,发生与之同车,招摇过市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宋华子,《集解》引贾逵曰:“宋华氏之女,子姓。”[12]春秋时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邑于华,子孙以采邑为氏。[13]“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应读为“孟”,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从明声,明孟两字声韵相同,可以通假。[14]“华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
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子”就是“华孟子”,这类女子称谓,由女子氏名或国族名加排行加姓组成,和“毛仲姬”(善夫旅伯鼎)、“虢孟姬”(齐侯匜)相似。[15]
至此,简文大意基本明了,原来是说齐桓公拥美女乘车疾驱于郳市。《说苑》提到这件事时,说疾驱于“邑中”,这种差别属于广义的异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术史上的一宗悬案。《说文解字·邑部》:“郳,齐地。从邑,儿声。《春秋传》曰:‘齐高厚定郳田。’”[16]《说文解字注》:“《左传·襄六年》:‘齐侯灭莱,迁莱于郳。高原、崔杼定其田。’杜云:‘迁莱子于郳国。’《正义》云:‘郳即小邾。小邾附属于齐,故灭莱国而迁其君于小邾。’按《世本》云:‘邾颜居邾,肥徙郳。’宋仲子注:‘邾颜别封小子肥于郳,为小邾子。’《左传》曰:‘鲁击柝闻于邾。’小邾者,邾所别封,则其地亦在邾鲁,不当为齐地。今邹县有故邾城,滕县东南有郳城,皆鲁地。且郳之称小邾久矣,不应又忽呼为郳也。许意郳是齐地,非小邾国。凡地名同实异者不可枚数。如许书,邾非邹国,是其例也。据《传》云‘迁莱于郳。高厚、崔杼定其田’,盖定其与莱君之田,以郳田与之也。”[17]郳的地望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杨伯峻曾感叹“惜郳地今已无可考”。[18]《说苑》称“郳”为“邑”,简文郳自当为齐邑,可以证明《说文》对郳的解释是有根据的。
(编者按:[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第175-1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同上注。
[3]张光裕主编,袁国华合编:《郭店楚简研究》第一卷《文字编》,第395页,艺文印书馆1999年;李守奎:《楚文字编》,第9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四册,第110-11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5]同上注。
[6]同上注。
[7]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第405页,中华书局1998年。
[8]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165-16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9]李学勤顾问、汤馀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第339-34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刘向:《说苑》,第6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1]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第1493页,中华书局1959年。
[12]同上,第1494页。
[13]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九,第1323页,中华书局1994年。
[14]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321页,齐鲁书社1989年。
[15]李仲操:《西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第402-403页,中华书局1992年。
[16]许慎:《说文解字》,第136页,中华书局1998年。
[1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98-2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8]杨伯竣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948页,中华书局1990年。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5038.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进芋明(从人)子以驰于倪廷”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