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元谈1905:又一个“奇迹年”(2)

曹天元:上述这六篇论文,按研究方向划分,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分子测量和布朗运动方面的工作,即奇迹年论文中的第二、第三和第六篇。今天大家都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但在1905年情况却非常不同。当时,原子和分子模型虽然早已被提出,但在科学界却依然只是一种假说。原因很明显:分子太小了,从没有人见过它们。那个年代流行的是实证主义,以马赫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如果某种东西从来没有被观察到,那谈论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如何实际证明和测量分子的存在,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一直很感兴趣,之前也曾经发表过几篇关于分子测量的论文。奇迹年论文的第二篇,就是他利用流体力学中的技巧,试图测量液体中分子大小的一篇文章。在六篇奇迹年论文中,这篇的名气恐怕是最小的,但“实际意义”却最大——它是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为他赢得了博士学位。 此后,爱因斯坦的注意力就转到了布朗运动上。所谓“布朗运动”,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一种现象,当你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会发现这些花粉似乎永远都像无头苍蝇一般,左摇右晃,看似随机地四处乱动。这种不规则运动,后来就被称作布朗运动。 为什么会产生布朗运动?它的根源是什么?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迷惑不解,也曾提出过许多不同的假设。但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一些科学家才提出这样的想法——布朗运动实际上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花粉在水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水分子的不停推搡,因此被推得“东倒西歪”,看上去就似乎在做无规律的曲折运动。 爱因斯坦敏锐地想到,如果这种假设是正确的话,那么,虽然分子本身以当时的技术是观察不到的,但我们完全可以从花粉的运动中,反推出分子的种种性质来。不妨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黑夜的广场上,有一大群喝得烂醉的醉鬼。广场上没有灯,而每个醉鬼都穿着黑衣服,于是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突然,一个穿白衣服的人跑进了广场。这时会发生些什么呢?显然,这个可怜的人会时时刻刻遭到来自各个方向的醉鬼的碰撞,被推得趔趔趄趄,走路也七歪八扭。爱因斯坦的意思就是,虽然我们一个醉鬼也看不见,但只要仔细研究这个穿白衣的人的行为,完全可以推算出这个广场上到底有多少醉鬼,每个醉鬼平均有多壮,或者两个醉鬼之间的平均距离是多少……显然,在这里醉鬼就是分子,白衣人就是花粉,通过对花粉的布朗运动的研究,也可以给我们打开一扇通往原子和分子世界的大门。 这就是奇迹年论文中第三篇和第六篇的主题。当然,论文的具体细节这里没必要展开,总之,爱因斯坦通过研究布朗运动,给出了具体的测算分子质量以及阿弗伽德罗常数的方法,后来,这由其他科学家进行的具体的实验以及计算,成为证实分子论的有力武器。原子和分子的假设可说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基础,费曼曾经说过,假如发生了某种灾难,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丢失了,只允许留一句话给后人,这句话应该是: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这一假设的真实性得到证明,意义可想而知,而爱因斯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指路人之一。 上面三篇是第一类,关于分子论和布朗运动。第二类论文则是关于光电效应的,只有一篇,就是奇迹年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当时,光是一种电磁波的认识早已根深蒂固。而当光照在金属上时,它会从金属表面打出一些电子来,这就叫光电效应。但研究光电效应的时候,有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如果光是一种波,那么光电效应中的一些现象就怎么也解释不了。 爱因斯坦大胆地指出,在光电效应中,只有假设光是一种“能量子”,是离散地作用在金属表面上的,才能解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种种现象。这个假设听起来简单,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因为光是一种波,这是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自然推论,你现在把它推翻,那等于是和麦克斯韦理论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