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

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箸(书)不与(预)事 (甲本16简,乙本11简)
简文“与”字,整理者原将“书”字从上读,以“不与事之”为句,故将“与”解释为“参与”。复旦读书会以“书不与事”为句,但“与”字未作解释。[1]今按,“与”当读为“预”,作预先,事先讲。《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天不可与虑兮,道不可与谋。” 司马贞《索隐》:“与,音预也。”[2]“书不与事”下句为“之<先>知四海,至听千里,达见百里。是故圣人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
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处〉于其所,邦家之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
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危)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
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安)廌(存)忘(亡),恻(贼)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
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盗)之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
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作),可之<先>知。”合而观之,句意大致与今人常说的“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意近。因为书虽不预言某事,但是书中的道理能使人先知四海,至听千里、达观百里,故圣人虽处其家,但是能预知邦家之安危,盗贼之兴作。
(编者按:[1]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编释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8年12月31日。
[2]“预”、“与”通假之例甚多,参阅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第842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402.html

以上是关于上博七《凡物流形》劄记一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