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上博七《凡物流形》甲篇第24-25简有一段讲述万物变化终而复始之理的简文。简文云:
是故陈为新,人死复为人,水复于天咸(弌),百物不死如月。出则又入,终则又始,至则又反。
其中“天咸”,整理者认为是“天一”(亦作太一)的异称,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写作“大一”。其中“咸”字写作“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何有祖师兄改释为“凡”,并从下读。[1]今按,楚简“凡”字一般写作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本篇“凡”字甚多,但是均不写作此形。该字明显是从“戌”,其“戈”形比较明显,与“凡”字写法不同。郭店楚简《缁衣》3、5号简“咸有一德”之“咸”写作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可见该字释作“咸”是有根据的,不过这裏释为“咸”的话句意较难解释。整理者将“天咸”视为“天一”的异称,其主要出发点是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简文。这个意见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咸”与“一”在字义上关联性很强。
不过从字形上来看,这个“咸”字的构形与董珊先生释为“弌日”合文的字(见下图)比较类似,[2]不过“咸”字不能类推视作是“弌
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口”的合文,合理的解释是将“口”看作在“弌”上增加的部件;因此这个“咸”字也不排除直接释为“弌”字的可能。楚简的“弌”字一般写作“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郭店《缁衣》“其仪一也”),但也有写作“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
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上博《恒先》“虚清为一”)的。因此这个暂释为“咸”的字很可能是在“弌”字基础上的分化字,而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的从戌从口“会斧钺杀戮之意”的“咸”字实际上是“减”(灭)字的初文,它们应该是同形的不同字。只是后来“杀灭”之义由“减”(灭)字来承担,这样由“弌”字基础上分化出的“咸”字遂与该字合流,如此看来二者在字义上的密切关系当来源于此。不过这个意见暂时还只能算作一个猜想,有关字形的縯变过程尚有待进一步的论证。
若上述假设成立,那么简文中的“天咸”似乎应径释作“天弌(一)”。简文该段论述万物变化终而复始的道理,陈旧复变为新,人死复变为人,水复为天一,而据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中有关“太一”的论述: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
据简文可知太一是万物之母,水由此而生,并因此而生成天地四时。因此水复为天一的结果,仍然是再由天一来生水,这样方才符合万物循环、终而复始的週期性过程。
不过鉴于“弌”的释读仍然存疑,之前我们曾有另一攷虑,现亦简述如下,供大家参攷。
天咸恐怕与咸池有关。咸池古有多意,其一说为古代神话中谓日浴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 。”《楚辞·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揔余辔乎扶桑 。”《楚辞·九歌》:“与女游兮九河,沖风至兮水扬波。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离骚》、《九歌》均为屈原作品,与本篇的时代地域极为接近,特别是整理者已经指出本篇与屈原的《天问》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不难想见当时楚人对“咸池”的认识,既可饮马,又可沐浴,楚人想必是将“咸池”视作天上之水,而简文所云“水复于天咸”想必是说水重新归复到天上之咸池。
以上两说,推测成份较多,均难以确证。不过鄙见以为前一说可能更为合理,至于正确如否尚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编者按:[1]何有祖:《〈凡物流形〉劄记》,简帛网2009年1月1日。
[2]董珊:《“弌日”解》,《文物》2007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388.html

以上是关于上博七《凡物流形》简25“天弌”试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