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老师是谁(2)

除了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淮军参加的大小战役也是很多的,比如1884年的中法战争,还有在历史上较为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

李鸿章有着怎样的一生

李鸿章是清朝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他的功劳不小,而他的过错也不容忽视,李鸿章的一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李鸿章照

李鸿章照

李鸿章出生于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他的父亲是当时政府中的官员,在北京任职,因此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他进入私塾学习的时间比较早,6岁就进入私塾学习,而且聪明好学,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

由于李鸿章在家里比较出众,所以他的父亲就让他到北京学习,在去北京的路上他做了10首诗,以彰显自己的志向。到北京后他的父亲利用自己的关系为他介绍了很多名人,和这些人的往来增加了他的见识。

后来他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人,之后拜在曾国藩门下。这时候的李鸿章才气很高,所以本人十分高傲,面对这样的李鸿章,曾国藩有意打磨,使得李鸿章的性格和见识进一步改变,为他后来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当时太平天国起义如火如荼,于是曾国藩让李鸿章参赞军务,后来李鸿章回到自己的老家组建淮军,成为地方比较大的武装力量。自此以后李鸿章官位逐步上升,一直做到了和曾国藩平级的高官。

曾国藩去世以后李鸿章成为清政府最为倚重的大臣,各界名流开始向他靠拢,清政府的各种事情也都有李鸿章的参与。他投身洋务运动为中国重工业打下了基础,晚年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使他的名誉受损,晚年得病去世。

李鸿章外交的功绩

李鸿章是清朝中兴时期的重要大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他的后半生,几乎参与了清朝各方面的事物,但凡有重大事件发生,必然会有李鸿章的身影出现。

李鸿章照

李鸿章照

李鸿章不但在国内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他也是频频亮相,是当时清政府最重要的外交大臣之一。李鸿章认为,当时的清政府比较落后,所以必须要利用列强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得到更多的和平时间,这样就能充分发展,达到强国的目的。

所以李鸿章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很多外国人也非常喜欢和李鸿章打交道。虽然李鸿章的形象很好,能给外国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是在外交上李鸿章还是多数失败的,这是因为当时的国家不富强,列强处于优势地位,清政府只能退让。

李鸿章一生中和外国人打交道很多,主要是和列强谈判,而这些谈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签订不平等条约。在李鸿章的一生中,签订了三十多个条约,这其中多数还是不平等条约。

在这些条约中,除了有大量的赔款外,还有大量的割地,可以说当时的东南沿海地区多数重要港口几乎都被割让出去了。这些绝大多数都和李鸿章有关系。

李鸿章的外交是失败的,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太弱,没有强大力量的支撑,外交就是任人宰割。再加上李鸿章也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外交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晚清名臣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相较于其他学子,李鸿章获得的人际关系远比官职更为重要,例如他的恩师曾国藩。

李鸿章照片

李鸿章照片

咸丰年间,李鸿章通过镇压太平军进入了军中,随后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组建淮军,以曾国藩的湘军为骨干,淮军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势力,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在湘军解散后,淮军仍旧是江南最精锐的部队。这支地处江南的武装力量成为李鸿章拥有清政府话语权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