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将为何爱用苦肉计诈降?因能力不足?(3)

  不过,满宠认识还是清醒的,临行前,他命令留守的府中长史说:“如果王凌想去迎接,不要给他兵马。”满宠虽然走了,王凌仍然要不到兵马,就只派了一个督将率领步、骑兵七百人去迎接孙布。孙布在夜里埋伏袭击,督将冲出来逃走,死伤的兵马超过一半。

  东吴这次的诈降计没有完全得逞,与前两次相比并不是有多大的失误,而是满宠不上当。假如换做是王凌,恐怕魏军也会是大有损失。

  东吴人为什么这么爱使用诈降计?这往往是一种弱者对付强者的智计。虽说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总觉得这种示弱还是缺少了那么一点儿豪气,尤其是诈降计当中有了一个“降”字,就少了一股硬气。

  还有,孙权自己也是多次“事魏”。如建安二十二年,孙权派徐详向曹操请求投降;建安二十四年,为了背后偷袭关羽,孙权向曹操写信,说是要为朝廷出力;魏黄初二年,孙权不但再次向这个魏国的皇帝称臣,还将关羽俘获的大将于禁还给了魏国。大家都知道这是权宜之计,是一种政治上的需要,但对于孙权个人,也好像是在演着一出出“诈降计”。

  要说孙权能够建国当皇帝,也不仅仅就是靠父兄那点儿家底,他自己也是雄才大略,自有其过人之处,但后世人对吴国总是缺少一种由衷的崇敬,恐怕就是孙权乃至东吴缺乏那么一种浩然之气有关。看起来,东吴总是能够利用魏蜀两国来获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又是另一种的自我边缘化。所以,在三国这个舞台上,东吴总让人感觉就是一个配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