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二二八事件真相:还原历史的另一半(6)

当柯远芬抛出“宁可枉杀九十九个,只要杀死一个真的就可以”的残酷言论时,白崇禧反驳道:“古人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者不为。”这关键十六天里的作为,让白崇禧在台湾人民中间获得了极高的德望与拥护度。他去世时,众多本省人都隐姓埋名来为他送行,直至今日还有许多老人常对白先勇感念其父之恩。譬如如今已90高龄的萧锦文,他当时只有22岁,是《大明报》的一个实习记者,已被押往刑场,突然在半路上接到了赦免令,方免于一死。70年后,他想起当时场景依然感怀不已,老泪纵横。

白先勇始终不太同意现行一般教科书中将白崇禧称为“桂系军阀”,因为“军阀都是为了争夺地方性军事利益,而父亲却是为了全国性、整体性的利益”。在白先勇心中,参加过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打赢过台儿庄大战的父亲文韬武略,剑及屦及,有极高的军事才能,因此才能胜任宣慰善后“二二八事件”的重担,“换一个人,可能就不得了了”。

然而,让白先勇深感遗憾的是,现在几乎所有官方历史文献对父亲的这些善后工作都语焉不详,或是一笔带过,或是直接抹去。白崇禧和其他国民党政府要员一样,被简化为一个政治符号,遭受着不明全部真相的人们的批判。这自然首先归结于白崇禧与蒋介石后期关系的僵化,白崇禧在台声望崇隆,蒋介石愈发担心其日后将对己不利;但同样也与现实原因有关。当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在68年后的今天依然不断刻意地放大、加深、煽动着“二二八事件”的创伤,力图利用亲属伤痛来使两岸关系变成难以逾越的沟壑;而那些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为止痛疗伤而做出的诚恳努力,就这样人为地被湮没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