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战役:日本陆军溃败的开始(2)

诺门罕战役经过

1939年5月4日,蒙古军第24国境警备队由西岸涉冰到哈拉哈河以东地区放牧,伪满兴安北警备军骑兵哨所的士兵立即开枪阻截,并乘马追赶,将蒙军连人带马赶回西岸。于是,双方不断在这一地区展开争夺战,战争不断升级。锡林陶拉盖哨所是8个月前建立的,蒙古认为是建在了蒙古一侧境内,是有争议地区。奉命对该哨所进行监视的,是蒙军第七国境哨所,所长是朝格登中尉。当他接到报告之后,认为是伪满洲国军队的越境挑衅,立即带领50余名骑兵,袭击了锡林陶拉盖,占领了哨所。

实际上,日本关东军早就想在这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其东部哈拉哈河地区,作为下一步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妄图联合德国从东西两线夹击苏联。

日本关东军接到伪满兴安北警备军的报告后,认为战机已经来到,立即派出第23师团骑兵联队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高地攻击。蒙军居于劣势,主动撤向河西。政府依据《苏蒙互助协定》,也开始向出事地区集结兵力,储运军需。随后,苏军任命为前线指挥官,则先后任命山松原中将和荻州立兵中将任诺门罕战事司令官。

双方不断向诺门罕地区增兵,并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空战和地面攻势,日军还向苏蒙军进行了。据当地一些经历过这场战争的老人讲,当年在甘珠尔庙、阿木古郎、将军庙一带集结大量军队、坦克和飞机,修建了野战机场,并在诺门罕地区上空与飞机大战过3天,有几十架飞机被打掉坠落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