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槐树的传说: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人为什么要迁徙?(2)

  为了不忘故土,许多移民后代都纷纷登记族谱,将迁徙的事纪录下来,也成为这次迁徙的佐证。如湖北省宜城县郭海村《周氏祖碑》载:始祖周继全,自洪洞古大槐树筷子巷迁到宜城县关集,后居张家村,又改为周家楼。还有些移民到了迁徙地后,还是用原来的故乡名字来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根据考证他们都是明朝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这些纪录主要是来自移民后裔的口口相传,关于胡大海这个人在《明史》中确实有记录,但他杀光河南人口的事并没有相关史料,可能是后人的附会和猜测。现在大部分的专家和学者还是认为山西大槐树迁徙还是与当时中原之地兵火连年和长期的黄河泛滥有关,元朝末年,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及安徽一带,人口锐减,土地荒芜。而山西由于太行山的阻隔,没有遭受到战火摧残,风调雨顺,经济繁荣,人丁兴旺。附近省份的难民也逃到山西,使山西南部更加是地少人密。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河南、河北人口均不过189万人,而山西却达403万人,超过河南、河北人口总和。当时刚刚建立的明王朝政权为能把各个省的经济都发展起来,实现天下大同,才会大规模进行迁移。而洪洞又是山西人口稠密的县之一。所以明朝政府在这里给移民登记造册和编排队伍是完全有可能的。还有人认为移民是为了减少社会矛盾,平衡人口,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

  六百多年过去了,山西大槐树迁徙的原因仍待考察,那棵汉代古槐也早已消失。槐乡的后裔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槐树之乡牵动着海内外华人的心,每年4月1日至10日洪洞当地的人民还举办“寻根祭祖节”,牵动海内外大槐树后裔前来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