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般有名,字,号,三者有很大区别:
【名】
“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
据说在古代,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命名,即“幼名”。这可能是从前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出生满三月的婴儿存活几率才比较大,长辈也会在这时帮小孩正式取「名」。
据《礼记·内则》记载,到了这一天,由母亲和保姆抱着婴儿来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郑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取名。名取定以后,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内室,然后把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父亲则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并报告地方长官,入籍登记。
因此命名仪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这种习俗虽然没有了,但给孩子过“百岁”的风俗依然长盛不衰。
其实在中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
名,一般就是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字】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意思就是,要出生三个月时,取名,为幼名,在二十岁成人行冠礼时,取字。
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由此可见,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独有。举例: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如并列,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比如屈平,字原,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意思相同。
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样,可以互为补充。比如陆机,字士衡,机、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辅相成。
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比如赵云,字子龙。
【号】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字以上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白香山。
这些别号,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还被冠以谥号、庙号,也是别号的一种。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之类。
何时呼名?何时呼字?
因为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而号可以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是文化意蕴,生活情怀的体现,所以古人在取名、字、号时如此讲究
在先秦时期人一出生,长辈会先给他起一个名。这个名,长辈父母叫的。一直长到二十岁,行冠礼,就代表成人了。而且这时候自己同辈的也都长大了,甚至晚辈都长大了。自己出门办事也要独当一面了,此时习俗为了表示对成人的尊重,大家就不能直呼其名了。一般会由长辈给他取一个字。那么以后大家都会称他的字,而非以前的名。后来也有自己给自己取字的,那就显得不太谦虚了,就好像自己要别人尊重自己一样,所以这种情况也比较少。
但是在家里长辈称名成习惯了,一般还会叫下去。所以这到后来成了一种是否尊重对方的一种形式。家中长辈,师长,官长——当然包括最大的官长和家长——王侯等,都可以叫这个人的名字。其余的人一般都要称字,若非则是不尊重。直呼对方的名,就是代表着你是我的儿子,你是我的学生徒弟,你是我的下级乃至子民。于人是不尊重,于己也显得太过狂妄,有失风度。所以有时即使双方有仇怨,也是要称对方的字,这样显得自己有修养。所以,马超控诉曹操暴行的时候,也只是说:“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
而由于一般家里亲人称名,字是是外面人叫的,所以又称表字。这表字起的时候,一般都有讲究。大都是和原来的名,或形,或音,或义,大都有所联系,其本意就是虽然起了表字,但也让人能够“闻字而知名”,能够所有联想,迅速记住。
有的虽然名和字没联系,但和姓氏排行等有联系,也是一个不错选择。比如管夷吾字仲,大家一看,哦就是管家的二小子嘛,比如刘邦字季,大家一看,哦就是刘家的老幺嘛,比如舒庆春字舍予,哦这是舒家的那个孩子。但这种情况在先秦很少见。一般都是取字的时候,就名去找,而且大都是从义上去附和,音形间或有之。
西周早些时期,取的字会有一个核心字,字前加一个排行,字后加一个美辞来修饰。如诗经 《诗经·大雅·烝民》 里说:“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是樊姓始祖樊侯的字。仲是排行,山是本字,甫是美辞。而在人年轻的时候,一般不称排行,简称为“山甫”。等人老了,一般过了五十岁,就会称排行而省美辞,称仲山。我想可能是年轻的时候,弟兄们都在,称不称排行无所谓,到老了有些弟兄可能已经过世,这时候称上排行,去掉美辞,是让后辈人知道自己还有其他的兄弟,莫要忘了。
所以,大家都知道了,孔子名丘,字仲尼。但偶尔会有人称他为尼父,其实他完整的字的称呼是,仲尼父。
到了春秋时期,“子”开始流行,表示美称,于是人们的表字里面大量出现了“子”这个衬字。比如孔子的弟子,几乎都字子什么,颜回字子渊,曾点字子皙,等等。但有时这个衬字是可以省略的,所以他们也被称作颜渊、曾皙。
当然,在先秦已经有两个本字的字,如祁奚字黄羊。不过大多数的字还是“一实一虚”。而且先秦的记录习惯是先字后名,姓常不提,如孙叔敖不姓孙,其实是姓蔿,名敖,字孙叔,孟明视,也不姓孟,其实是姓百里,名视,字孟明。
这里也顺便说下排行吧,一般是伯仲叔季,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是最小,仲和季之间都是叔。孟也是老大,但伯是嫡长,孟是庶长。
既然顺便了,也顺便说下为什么有的人字,有的人没有字。一般贵族士人有成人加冠礼的,才会有字,加了冠就能任职任事——后来的簪缨,其实都是冠饰,簪为文,缨为武。而一般的平民庶民是没有这种冠礼的,他们成年的时候,就用一块黑粗布把头发一盘一包了事,所以这些平头百姓就叫做黔首,也即用黑巾包头的人。黔首没有冠礼,自然无所谓字。
当然还有一种人,一般也没有字。就是非开国的皇帝、王。他们本身已经异常尊贵,只能用身份的称呼,非但名不能叫,连称字也显得不恭敬,只能用更加尊敬的称呼来称谓。比如,裴注三国志里引了一条材料,说刘备对马超很是亲厚,马超与刘备相谈常称刘备的字即玄德。关羽听说之后,十分恼怒,对刘备说,我要杀了他。裴松之驳斥了这个材料,说既然刘备对马超那么好,马超又不是傻子,对君主自然不会称字,那样是不恭敬的。同时我们就可以看出,至少是三国开始,皇帝的字几乎没有意义了,那么干脆就别起了,或者有也没有流传下来。
好了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名和字到底常见有那些联系。我们上面说了,一般有字取名形,取名音,取名义,三种情况。
一、取形。如钱侗字同人,此为拆字。取形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字就取名,或者名的一个字,如孟浩字浩然,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甚至李神符,字神符——大家都一起叫我的名,我不生气的啊,就是这么随和。
二、取音。 如杨统字仲通, 张士逊字顺之 。
当然最常见还是第三种,取义。这种形式又大体可以分为五类相近取义、相类取义、相反取义、相关取义、相因取义五种形式。前三种比较好理解,略去不表,这里说一下相关取义和相因取义。
相关取义,即名和字联系起来,有相关意义。如孔丘字仲尼,即当地有尼丘山;司马耕字子牛,牛是耕地的;赵云字子龙,龙常隐于云中……包括以上提到的李商隐字义山,似也可归入到此类中。
相因取义,就是最难以琢磨的,主观性比较强,往往绕好几个圈让人迷迷糊糊的。比如公良孺字子正,言孺子之教当正等等,似乎已经失去了闻字而知名的原意,但在历史并不乏见。
而且很多时候,几种形式同时用。仔细找才能想见,如以上说的祁黄羊,还有比如张良字子房。
当然还有的人的名和字的确是没有关系的。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我这里举几种,绝对不是全部。第一种,是某些少数民族的人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知道要有字,所以就随便起了,也无甚联系,或者用些译音即使有联系,我们也不清楚。如贺拔岳字阿斗泥、完颜娄室字斡里衍、耶律宗真,字夷不堇 。
第二种,父母对孩子期许,超过了名和字联系的习俗。比如李靖字药师,就是他父亲信了佛,把他们兄弟的字都叫做一些和佛教有关的字。他哥哥叫药王,佛教有药王佛和药师佛,弟弟叫客师,也是佛教里面的称呼。
再有宋代词人贺铸,字方回。由于他早年丧父,家室贫寒,可能是母亲给他取的字。方回——是一个守护民宅的神仙的名字。有传说在门上写上方回两字,就能保护门户不受侵害。可能是他母亲期望他能早些能立起门户,守护住整个家庭。当然也许是我对字上的研究不足,也许铸和方回还有联系,我没注意到,若是请知者垂教,不胜感激。
第三,就是同一家族中的同一辈人,按照一定的排行规则取字,比如唐朝如裴行俭、裴行俨兄弟,薛万彻、薛万备、薛万钧、薛万淑等等,有时候为了迁就这个规矩,有的只好放弃和名相联系这个习俗,比如北魏于祚兄弟三人的名和字,于祚字万年、于忠字千年、于景字百年。老大的字取福祚万年之意,老二跟老三跟着万年走,就不管自己的名了。
总之有联系的名和字也就那么几种联系,没有联系的却各有其原因,不可尽述。限于自身能力只能泛泛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