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什么意思
- 去人欲而存天理是谁说的
- 心即理也天下无心外之物
- 王阳明为什么说天理即人欲
致良知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结晶,“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天理,“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良知更是人心,或曰心之本体,“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
致良知是良心的彰显和善性的扩充,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和增益,“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对于人生而言,致良知就是修身,修身既要有本体,又要有功夫,既要在心上用功,又要在事上磨炼。
致良知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结晶,“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良知乃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
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王阳明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天理良知自在人心,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良知是每个人先验的是非标准。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出自王阳明《传习录》。
去人欲而存天理是谁说的王阳明说:“去人欲,存天理。”也说:人欲即天理。
人欲与人需(天理)是两个意思,人欲是过度的欲望(贪嗔痴之类),人需是正常的欲望(吃饭,睡觉)。
心即理也天下无心外之物王阳明是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圣人,是心学儒学集大成者,在他的心学理论中有三个主要命题,一、心即理,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二、知行合一;三、致良知。
王阳明认定:吾心便是天理,便是世界的本体,它既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又是事物变化的归宿。因此,天地间诸事万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等等,无一不是根于吾心而森然毕具。所以,王阳明反复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他提倡求“理需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王阳明“心即理”之说,是其“知行合一”论的基础,它充分肯定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相信自我的道德力量和自我成圣潜在能力,反对迷信外在权威,否定用现成规范和书本教条来禁锢人的身心,而主张依靠自我的“心之本体”(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然而,王阳明的“心即理”之说,把人类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等同起来,这就否定了有离开心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王阳明所谓“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就是把人类认识的能动作用片面夸大和过分神化,以致用吾心之主观精神吞并了客观存在之物理。
王阳明为什么说天理即人欲天理人欲之关系,是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也是宋明理学的关键问题。某种程度上来看,“理欲”范畴在宋明理学众多范畴中使用最多,也最为广泛。从心性的逻辑来看,也可以说“理欲观”是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上的核心范畴。
“理”“天理”和“欲”“人欲”的内涵纠缠不清,着实有些难以理解。其实理欲之辨与儒学道心人心之辨、义利之辨、公私之辨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发展到阳明心学,理欲之辨基本涵有了道心人心之辨、义利之辨、公私之辨等儒学重要问题,在宋明理学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