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王阳明是什么圣人
- 明朝四大圣人是谁
- 王阳明是什么学派
- 对王阳明外貌的描写
- 王阳明人生三大愿
- 王阳明是什么派的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阳明是明朝圣人。
首先,在思想上,王阳明的心学在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
根据【明史】记载,王阳明在世时经常在会稽山阳明洞讲学,来听他讲学的人络绎不绝,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山野村夫。在王阳明去世后,由于阳明心学受众面广且影响深刻,学习心学的人在学术上自成一派。王阳明是弘治年间人,但在明代嘉靖年间还有广泛的信徒,例如嘉靖年间的内阁大臣赵贞吉。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学不仅仅在他自身所处的年代影响深远,在其去世之后也给明代的学子和大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由于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在儒学体系上简单的增加和创新,而是主张使得心学的思想内核能够体现在其信徒做人做事的点点滴滴中。
再加上明代不少权臣都是心学弟子,他们本人受心学影响,因此通过治理朝政也影响了明朝的上上下下。从这一点来说,正是由于王阳明心学在明代的影响巨大,从而使得他被称之为明代圣人。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自号阳明子。是明代的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作为儒家的四大圣人之一。著书立说,知行合一,开宗立派。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政治上的地位,都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曾国藩曾这样评价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明朝四大圣人是谁第四名:杨慎
说道杨慎或许有人对这个人不是很熟悉,杨慎字用修,和明成祖朱棣时期的解缙以及万历年间的徐渭(徐文长)并成为大明三大才子,而杨慎又以博学睿智,冠居三大才子之首,同时杨慎还是整个明朝历史上仅有的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的四人之一。
杨慎年轻有为,博览群书在成为状元之后,原本以为从此可以鸿鹄展翅、实现自己胸中抱负。不料却在公元1524年,因为“大礼议”事件而被嘉靖皇帝贬谪到了不毛之地永昌卫,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老死于戍所享年72岁。
而杨慎生前在贬谪期间,寄情山水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有一首叫做《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被作为了名著《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成为了数百年来最脍炙人口的经典,至今依旧被无数后人争相传唱。
第三名:于谦
于谦字廷益,明朝杭州人,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受到当时的太监王振的蛊惑,亲自率领数十万明朝精锐北伐瓦剌。不料却被瓦剌在土木堡打败,史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后,明朝能够够打仗的军队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明朝时时刻刻都被被瓦剌倾覆等等危险,眼看明朝就要重蹈宋朝“靖康之耻”的悲剧。关键时刻身为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大呼“誓与瓦剌决一死战”,最终在于谦高明的战术带领下,明朝打赢了著名的“北京保卫战”。
而于谦这位文弱书生也彻底改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一战被誉为“战神”,成功的为大明王朝又延续了长达200多年的政治宿命。然而,后来明英宗朱祁镇回国后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却将救国有功、力挽狂澜的于谦冤杀。于谦临终前留下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死明志赢得了后人的数百年的赞颂。
第二名:刘伯温
刘伯温可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一位牛人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王佐之才”,据说当时的人们都将他比作明朝时期的诸葛亮,而刘伯温也并不反驳,似乎认为诸葛亮穷其一生也没有能够兴复汉室,而自己则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帝国,或许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要略胜诸葛亮一筹。
刘伯温此人精通天文、兵法以及数理,不过他对古诗词写作也十分精通,他流传下来有一本《诚意伯文集》,书中记述了很作刘伯温的诗作。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工程中,谋略和胆识总是异于常人、人鬼莫测,而朱元璋听从刘伯温的建议之后,几乎是百战百胜。
当时,明朝流传有一句夸赞刘伯温的偕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不过,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之后,刘伯温晚年生活并不好,常常受到朱元璋猜忌,最终在惶惶恐恐病逝,不过也有人说是被胡惟庸毒死。
第一名:王阳明
众所周知,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日本对中国似乎总是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敌意和蔑视。而日本却唯独对中国的两个人人物最为崇拜,其中一个是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的李小龙,另一个就是明朝的大圣人、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阳明独创“心学”一脉,让他成为了同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子、孔子一样被后世敬仰的大圣人,同时他提出“知行合一”、“官民平等“以及“格物致知”的理念影响了中国数百年。
正是凭借着“知行合一”的强大理念,王阳明以一介书生之力,平定了盘踞江西数十年的巨寇,仅用了30多天的时间,就平定了宁王准备了数十年精心准备的叛乱,以及在年近58岁高龄的时候,依旧披马上阵扫清了困扰明朝政府多年的广西匪患。
王阳明临终之前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箴言,他创造出的“心学思想”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提倡人性的解放,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更是影响了后来的张居正、徐渭、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蔡元培以及东乡平八郎等等
王阳明
中国儒教历史上有四大圣人: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四大圣人都是以学术著称,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而鲜为人知的是,王阳明还是一位军事奇才。今天,我们就说说王阳明的军事战绩。
阳明,是他的号,本名王守仁,号阳明子。出身官宦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状元,明朝高级干部。王阳明母亲怀胎十月,他奶奶梦见天神云中送赤子,起名为云,并特意将出生之地命名为瑞云楼。要说王阳明也很奇怪,好几岁了不会说话,但聪明伶俐,过目不忘。后一高僧见他骨相不凡,改名守仁。15岁就给朝廷上策建言,17岁云游塞外,结婚的时候找不到新郎,跑到道观里跟道士打坐。20岁中举,28岁进士及第。35岁得罪大宦官刘瑾,被杖斥追杀,大难不死。后刘瑾被除,复出为官。
明朝四大圣人是第一王阳明,第二刘伯温,第三于谦,第四杨慎。王阳明乃明朝第一大圣人与孔子齐名,刘伯温乃开国第一大军师与诸葛亮齐名,于谦乃明朝第一大功臣与秦叔宝齐名,杨慎乃明朝大才子之一曾乡试,会试,殿试三科全中名扬四海,乃天下第一才子!
王阳明是什么学派王阳明是儒家学派。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自号阳明子。是明代的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作为儒家的四大圣人之一。
王阳明是明朝中后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战略家,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致良知”这一思想,主张要有真知灼见,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问题要以内省为基础,这被视为是王阳明学派的核心思想。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心性,通过不断内省来发现内心天赋良知的教化作用,建立新的伦理道德理论和认识论,强调心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对中国思想史和教育思想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阳明是阳明心学,顾名思义,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心”:继承中国孔孟儒学传统,注重发挥“心”的主体性、能动性。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大组成部分。
对王阳明外貌的描写王阳明先生面容瘦削,颧骨很高,是他外貌上的鲜明特点。
中国历史四大圣孔、孟、朱、王,其中明代的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圣人,他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的。1905年,日本海军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击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后,在庆功宴上,众人看到他随身携带的玉佩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可见王阳明的理念已经远渡重洋,遍地开花了。王阳明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被称为圣人,他有什么样的成就,我们来看看王阳明的典故。
1472年,王阳明原名王云,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王云自小就很聪明,但到了四岁还不会开口说话,五岁那年,王云碰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和尚。他摸摸王云的头,叹息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随后王云的父亲王华就给他改了名字将“王云”之名改为“守仁”,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所以,大家也叫他“王阳明”。
王阳明先生面容瘦削,颧骨很高,是他外貌上的鲜明特点。这样就给画像带来一些麻烦。据《明画录》记载,王阳明在南赣时,招来许多画师给他写真图形,都不当意——“盖两颧棱峭,正面难肖”。“难肖”之意,是既要写实,又不能太过写实,如何处理形似与神似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极高的手段。正当画师们为难时,一个叫蔡世新的青年画师,独与众异,他从旁作一侧面相,大得先生神采,由此名声鹊起。
蔡世新得到王阳明的肯定,以故“先生像,为蔡世新所传者极多”,蔡氏手笔,当为最近王阳明本人的标准像吧!
王阳明人生三大愿王阳明三大愿:
1圣人之道 2.天地万物 3.一体之仁
对于古人,圣人之学有可能就是某个晚上星空下的一次顿悟,但那样的人毕竟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是需要一个渐悟的过程。
阳明心学,本身就是一个致良知的过程,然而,学习者悟性不一,就产生了大量的心法,并且,王阳明所提的观点也不止一个,如心即理,知行合一,都是他爱用的。此外如诚意,正心,格物,功夫……。骤看起来五花八门,其实整体是一贯的。
今人要体悟阳明心学,就需要抛开大量的儒家概念,先找到心学的核心脉络,学习起来就会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否则会有山重水复之感。
阳明心学的修悟,需要一个从“心悟、体悟、到证悟”的三层悟道过程,再加上“致良知”和“心学终极愿景”,构成了阳明心学层层递进的渐悟脉络。所以本课的阳明心学十六法门,就是循序渐进遵循这“三大悟”的修习大纲。
王阳明是什么派的王阳明是儒家学派。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自号阳明子。是明代的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作为儒家的四大圣人之一。
是阳明学派的
又名姚江学派,创始人为明代大儒王守仁,因其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该学派为阳明学派。该学派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后分化为浙中王学、江右王学、和泰州王学等七派。阳明学派是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一个著名流派,其学说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